• 我的订阅
  • 国内

三年奋进 在蜕变中崛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5 08:25: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2019年8月,景德镇获批全国唯一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试验区建设方面,景德镇蹄疾步稳、高效推进,活力迸发、形势向好。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博城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活力不断彰显。2022年,景德镇全市陶瓷工业产值达665亿元、三年增长155%,陶瓷行业税收由3.5亿元增长到7.6亿元、规上陶瓷企业数由103家增长到203家。

三年奋进 在蜕变中崛起

陶阳里御窑景区

三年奋进 在蜕变中崛起

昌南里

三年奋进 在蜕变中崛起

陶溪川集市

三年奋进 在蜕变中崛起

“夜珠山”消费带——陶溪川(图片由景德镇文旅提供)

深化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景德镇围绕国家试验区“两地一中心”(即把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战略定位,大力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景德镇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该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手工制瓷一般纳税人减按3%征收增值税”等一批政策成功落地,发展红利不断释放;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等30余项国家试点获批实施,发展动能不断激发;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博城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活力不断彰显。2022年,景德镇全市陶瓷工业产值达665亿元、三年增长155%,陶瓷行业税收由3.5亿元增长到7.6亿元、规上陶瓷企业数由103家增长到203家。

在保护中传承陶瓷文化。为保护好千年遗址,景德镇出台了《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好千年技艺,创建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建非遗协会,设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呵护好千年匠心,实施艺徒制度、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讲述好千年故事,挖掘阐释陶瓷文化,创作出一批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力作,让景德镇始终是一本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在创新中发展陶瓷产业。在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的基础上,景德镇把做强先进陶瓷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的“2+4”重点应用领域,打造了中日陶瓷产业园等一批先进陶瓷产业集群,2023年先进陶瓷产值有望突破200亿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景德镇陶瓷工业;同时,推动陶瓷产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国首家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陶瓷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重塑“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创建全国首个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发布中国陶瓷价格指数。

扩大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创造了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更坚定了景德镇在开放中繁荣交流交易的发展格局。

2022年12月,景德镇成功承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全市上下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该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外事外交活动,与72个国家180余个城市建立友好联系。建设体量大、品位高、业态全的陶博城,打造“全天不下线,全年不落幕”的瓷博会,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综试区,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陶瓷贸易中心;创建全国首个“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景漂”“洋景漂”创新创业。

2021年以来,景德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构建了“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文化旅游+其他优势产业的“3+1+X”特色产业体系。

大抓工业强市不动摇。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瓷都,最基础、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还是工业发展。景德镇将坚持集群化发展,大力铸链、补链、稳链、扩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景德镇将坚持规模化发展,深入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景德镇将坚持集约化发展,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从“拼规模、拼土地”粗放式发展,转向“拼效益、拼质量”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低产变高产、寸土产寸金。

大抓招商引资不动摇。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既要招大项目更要招好项目,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今年景德镇锚定目标,引进制造业百亿项目1个、重点产业优强项目15个。具体来说,要做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谋划建设和引进更多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无缝对接,让更多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实现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重点推进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性专业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化招商等模式,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大抓营商环境不动摇。2022年,景德镇创新推出“企业安静期”“超时默许制”“首违轻微不罚”等87项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要巩固好这些改革成果,树立需求导向抓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全面推进权责“清单化”、政策“透明化”、服务“标准化”等“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审批、“掌上办”审批、容缺审批,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执法环境、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提振消费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2023年以来,景德镇经济工作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扩大大众大宗消费、恢复文旅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丰富提升消费场景。

在“夜经济”方面,景德镇创建了2个国家级、4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2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设区市。为此,该市以“夜珠山”为主牵引,倾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品牌。

在“夜经济”布局上,景德镇按照打造“一核两轴、一圈两区”全域融合发展的思路,构建了“双圈双十”的“夜珠山”发展格局。“双圈”即“15分钟夜经济圈”和“半小时夜经济圈”。“双十”即围绕“15分钟夜经济圈”,重点打造10个15分钟“夜珠山”打卡地;围绕“半小时夜经济圈”,重点打造10个半小时“夜珠山”打卡地,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省标杆、三年全国示范”的目标。

“夜经济”之美,美在特色。文化是“夜经济”的内核,精神消费是“夜经济”的高级形态。景德镇拥有全球独树一帜的陶瓷历史文化生态,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御窑文化、工业遗产文化、里弄文化、景漂文化、码头文化、会馆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景派小吃文化、景派节日文化等文化形态,在满足多层次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不断对景德镇地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加强“夜珠山”区域品牌管理,大力发展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打造了富有景德镇特色的“十类”文化场景。

为满足各年龄段、各圈层、各场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景德镇还坚持雅俗共赏、动静结合、老少咸宜、内外兼修,合理布局高中低端业态,坚持内涵与外在并举、室内与室外并行、本地人与外地人需求并重,重点围绕精品夜游、沉浸夜演、饕餮夜宴、文创夜购、多彩夜展、风情夜宿、品位夜读、捡漏夜淘、时尚夜娱、兴趣夜研等十大业态,提升夜间消费品质,丰富夜间消费内涵,用心塑造“夜珠山”业态新貌。

瓷都之美,美不胜收。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正蹄疾步稳,必将以最美姿态迎八方游客。(朱弢/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淄博不仅有烧烤还有陶瓷 主官率队考察景德镇陶瓷业
...、陶溪川、中国陶瓷博物馆等地,了解景德镇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历史、陶瓷文化传承创新、陶瓷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并对景德镇立足陶瓷文化资源优势,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2024-03-22 07:08:00
...记、省长叶建春说: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正焕发勃勃生机。叶建春说,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推进陶瓷
2024-05-19 13:22: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2023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论坛举行庄兆林出席并致辞本报景德镇讯 (全媒体记者王景萍)10月17日,2023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
2023-10-18 04:52:00
胡雪梅代表:打造“千馆之城” 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陶瓷出海”“陶瓷产业发展”等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胡雪梅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2024-03-09 10:08:00
向世界,说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广体验中心暨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在迪拜华丽亮相
8月5日至6日,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广体验中心暨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在迪拜华丽亮相。景德镇陶瓷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符号,成为书写海外璀璨华章的新亮点!以创新驱动开拓海外市场陶瓷是中华
2023-08-21 09:00:00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守正创新 金融赋能景德镇文化产业焕发新活力
...频道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如今,改革春风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端到高端、从少量到规模的转型发展。一路走来,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江西中行”)始
2024-07-31 20:29:00
建立数字展馆、发展“零碳陶瓷”,代表建言擦亮中国陶瓷名片
...江西景德镇,获批全国唯一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景德镇的人大代表们,纷纷发挥各自专长优势,为持续擦亮中国陶瓷名片、讲好中国陶瓷故事
2023-03-08 15:50:00
...景漂”在国际陶艺工作室还有很多。近年来,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陶瓷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再现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盛景。国际陶艺工作室的国外驻场艺术家已成为
2025-04-29 11:38:00
...的祖师爷,宁封窑因此而得名。在传承景德镇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的同时,宁封窑还在坚持创新。宁封窑创始人袁文明怀着“还原景德镇历朝历代古法制瓷大观园”的构想,2012年,由其主导的
2023-08-25 08: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