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跨出实验室的高墙,走向更大的社会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12 05: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跨出实验室的高墙,走向更大的社会

张天一

跨出实验室的高墙,走向更大的社会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法]布鲁诺·拉图尔[英]史蒂夫·伍尔加 著 修丁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天一

1979年,布鲁诺·拉图尔(1947—2022)与史蒂夫·伍尔加(1950—)以英文出版了《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过程》一书。该书以拉图尔于1975年10月至1977年8月在索尔克研究所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由拉图尔与伍尔加合作撰写,旨在探究科学家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建构科学事实。在初版问世7年后的1986年,拉图尔删掉了原题中的“social”一词,以《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以下简称“《实验室生活》”)之名二次出版。又过了两年,该书以拉图尔的母语法语第三次出版,不过,除去他意译了第一章,并删去英文第二版的序言与跋,其余大部分翻译工作并非由他完成。前两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二版新增一篇后记,并去掉了题目中的“social”,而法文版则在特定章节上大有调整。正如拉图尔自己在法文版的“致读者”中所言,从英文第一版到法文版出版的10年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迅猛,以至于若不重写一番,便不能用法文写作它。

两版英文版的第一章均从生动而又寻常的实验室的一天开始,徐徐展开一幅围绕着秩序开展生产的画面:外界普遍认为组织有序、逻辑明确、条理清晰的科学实践体系,实际上由一系列混乱无序的观察组成,科学家在其中奋力创造出秩序,继而叙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突破创新之处;法文版的开篇虽保留了对实验室场景及内部日常活动的刻画,但很快便进入对实验室研究相关民族志的反思。从英文版到法文版的变化不仅源于科学论的兴起,也在于拉图尔的学术立场日趋成熟。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将视域转向更大范围,着手将一种研究方法发展为一整套社会理论体系,其中既包含以高卢式风格书写的非还原性原则,也有如今颇为时兴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这套体系中的不少术语(如“对称性”)并未在英文版中出现,但在法文版中已初露峥嵘。掉过头来看,在法文版中也难以看出英文版的原初观点。仅就第一章而言,与其说法文版是对英文版的意译,不如说是重写。

如果中文读者能敏锐捕捉到上述版本间的变化,契机或许是《实验室生活》新译本的出版。实际上,2004年出版的首个中译本脱胎于1988年的法文版,新译本并非对它的重译与再版,而是译自1986年的英文第二版。希望这串绕口令式的概述在提供一些背景信息的同时,也能呈现出学者学术思考的路径:它往往不是线性的、一以贯之的,个中曲折迂回不单是常态,也是作品在推敲、思想在锤炼的最好印证,而在不同版本的对比中,我们恰能一窥智慧的模样。可以说,对于认识拉图尔及其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新译本的出版称得上功莫大焉。如果想将进度条拉到起始之地,如果想了解有哪些学派在影响拉图尔尚未定型的思想、又如何让他对自己的原创观点犹豫不决甚至自相矛盾,如果想知道是什么样的问题被拉图尔遗留在了实验室、却又持续使他在未来研究中不断找寻答案,那么,新译本必将是拉图尔口中那能“带来差异”的选择。

无论是英文版、法文版还是旧译中文版,拉图尔与伍尔加的这本著作都已问世数十载,其影响既超越了学科边界,也跨越了“文化”界限。抛开版本的差别,各版《实验室生活》要研究的都是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必然面对一团乱麻,既要操作实验器材,又要处理学术论文,遑论其他事务,而这一系列混乱、无序与纷争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转变成不容置疑的科学事实,也即“有关科学的陈述”?具体而言,通过考察“TRF(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是Pryo-Glu-His-Pro-NH2”这一陈述的演进路线,从“近乎胡言,到可能,到错误,到可能正确,到不争的事实”,作者逐一展示出科学事实的建构步骤,以此追踪一个科学事实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超越社会解释范畴的属性。他们揭示出事实建构过程的一个特点:当某个陈述稳定下来,它就摆脱了对建构过程的依赖,成了所谓客观、外在的“实际存在”,在这样的建构过程中,科学家也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藏匿起所有建构的痕迹。在拉图尔与伍尔加看来,不是科学家在被动地发现真理,而是真理在科学家的陈述中被主动地建构起来。实验室内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他们的论点,TRF绝不可能靠它自己便通行于世。

乍一看,化学式确证为Pryo-Glu-His-Pro-NH2的TRF不像是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在该书初版以前的关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多是从文化、制度或科学家心理等外在面向来讨论科学。受知识社会学影响,在默顿所开辟的科学社会学传统中,科学知识的内容常在研究范围之外,人们认为社会学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解释科学事实。为克服这一限制,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提出“强纲领”,主张要将社会学方法贯彻到科学的知识维度,无论是经验科学知识,还是数学知识,都应被当作研究素材。然而,他们虽宣称要关注特定科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却难以找到实例来支撑其主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图尔走向了实验室。相比于宏观解释框架,拉图尔与伍尔加更偏好微观方法,尝试在具体实验环境中去探究社会到底如何影响具体的科学知识。拉图尔在实验室中看到,科学事实的产生不仅与实验相同步,对物质的操作与关于物质的观点实则嵌入同一形成过程,因此很难在某个科学活动的物质产物(科学产品)中区分出“物质”与“智力”的成分。所以,有必要意识到科学事实的“黑箱化”,而不能倒因为果地将呈白色粉末状的TRF视为科学活动的原因。

《实验室生活》对科学家与他们所开展的科学活动进行了相当翔实的记录,呈现出科学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在当时的一些评论员眼中实属对科学“不敬”。可恰是这样的研究才让人们接触到科学知识如何生产,进而“明白它不比其他行业的产品来得更为非同凡响”,从而不会要求科学家去做他们力所不及的事情,也不会对科学家心存恐惧。不过话说回来,《实验室生活》自非完美之作,章节之间不一定十分连贯,第三章“如何建构一则事实”与第五章“信用循环”就存在些许内在矛盾。一方面,这体现出两位作者的不同学科背景——当时的拉图尔颇受法国哲学影响,而伍尔加则主攻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苛求,《实验室生活》是科学论的一次全新且大胆的尝试,作者突破了不易突破的制约,为之后的研究开创出一片不曾有过的广阔天地,使后续研究愈加丰富,光彩迭生。但这种新尝试肯定会有不成熟的地方,后来拉图尔自己也提到:《实验室生活》径直从实验室出发,把实验室当作孤立的单位,而未考察实验室内外的关联,也没有想想这一出发点是否适切,少有考虑如何描述才能变得适切。这番反思性的评价并不只是口头说说,他在《实验室生活》之后便没有再依着这般路数开展研究,他没有停留在实验室,而是跨出它的高墙,走向更大的社会,开启了“重组社会”的工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OpenAI o1强推理能提升安全性?长对话诱导干翻o1
...模型的安全性会越好吗?近日,上海交大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质疑。这篇题为《Derail Yourself: Multi-turn LLM Attack thro
2024-11-08 09:46:00
...之中。”近日,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气候未来全球创新实验室创始主任、耶鲁大学世界学者王彬彬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中法两国在建筑、文化等诸多方面,携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绿色探索,而
2024-12-24 12:53:00
当最闷的书店,开始成为网红
...——“我们从未现代过”——印在收银台上方,七个摘自拉图尔书封的繁体字构成暧昧语感,整个店面打散又重构,频繁地被拍摄、被注意、被推上社交分享平台。印有书店名与拉图尔肖像的灯箱。
2023-05-10 15:58:00
气候争鸣|我们该如何看待气候怀疑论
...视角2022年10月去世的著名法国哲学家、科技与社会研究者拉图尔(Bruno Latour,1947-2022)是上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说的始作俑者之一
2024-03-28 09:49:00
这20本好书里,有我们身边的传奇|刀锋关注
...难。 如何“入坑”维特根斯坦,楼老师写了十堂课。 《实验室生活》[法]布鲁诺·拉图尔 / [英]史蒂夫·伍尔加 著 修丁 译薄荷实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7-05 13:03:00
...《登春台》有尼采意义上的永恒轮回式的时间结构,也有拉图尔意义上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空间结构。连植物都是行动者。如今,物联网不仅是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新的世界法则。”这一层哲
2024-03-24 11:01:00
失散24年,他等来一场“高墙”里的特殊认亲
...数月的寻亲终于等来了结果。经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DNA实验室鉴定,证实这位老伯是“开心”的亲生父亲。“你失联24年的儿子找到了!”民警第一时间给“开心”父亲打去电话,这一消息
2023-06-13 10:55:00
出勤率不到50%,大学生为什么不爱上课了?
...究,不完全受制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法国人类学家拉图尔则将“科学”和“研究”区别开来:“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科学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但对这种进步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
2023-09-14 16:28:00
人工智能写作与网络文学重大变革
...类输入指令,就能自动生成短小篇幅作品,借鉴法国学者拉图尔的说法,这里出现了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拟主体”。第三,对于当前大语言模型网络长篇小说创作来说,人类作者按照网络类型
2024-06-22 03:1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铭记历史 厚植家国情怀
大河网讯 秋风肃穆,钟声长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94周年之际,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慎德书院以“博闻慎思 兼听明辨”为院训
2025-09-19 15:36: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新兵”夺铜:逆袭传奇背后的热血征程
大河网讯 9月1日,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闭幕式上铜钟清脆敲响,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制造与维修赛道的激烈角逐正式落下帷幕
2025-09-19 15:36:00
河南省超硬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入选省级建设名单 政校企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大河网讯 9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公布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名单的通知》(教职成〔2025〕182号)
2025-09-19 16:37:00
迎新启航!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新生音乐会举行
第1眼TV-华龙网讯(符琳 通讯员 姚转花 钱圩 )9月16日,重庆财经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葵心向阳 财韵新声”新生音乐会在学校运动场举行
2025-09-19 16:37:00
如何争当数智“弄潮儿”?郑州科技学院新生生涯规划有答案
大河网讯 “低年级夯实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等基础,积极参与 项目;中年级聚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参加数据科学竞赛
2025-09-19 16:38:00
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大河网讯 9月16日,河南省社会办医协会医教研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举行。全省近70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声乐作品《锦瑟》在全国老年文艺展演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近日,2025“乐龄杯”全国老年文艺展演落幕,河南开放大学老年合唱团凭借声乐作品《锦瑟》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声乐类第四名
2025-09-19 16:38:00
河南开放大学积极践行\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部署,河南开放大学于8月1日派遣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贾博文、机电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尹斌赴坦桑尼亚
2025-09-19 16:38:00
以行走传递温暖,用行动汇聚仁心——齐鲁医药学院获山东省红十字会通报表彰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印发《关于表扬2025年“5・8人道公益日”筹资活动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报》,齐鲁医药学院在活动中表现优异
2025-09-19 16:38:00
健康微笑 从“齿”开始 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爱牙日主题活动纪实
鲁网9月19日讯金秋送爽,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牙日”来临。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牙护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微笑
2025-09-19 16:39:00
萌娃解锁童趣科学密码——济南历下三幼嵘汇园迎接科普大篷车入园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科学梦想和探索热情,在全国科普月的热烈氛围中,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嵘汇园迎接满载知识与趣味的济南市科技馆科技大篷车入园分享
2025-09-19 16:40:00
铭记国耻,吾辈自强——齐鲁医药学院开展纪念“九一八”系列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9月18日,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齐鲁医药学院开展纪念“九一八”系列活动,共同缅怀沉痛历史,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2025-09-19 16:41:00
童语同音 筑梦童心 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
2025-09-19 16:42:00
齐鲁医药学院召开2026年度国基金动员会暨2025年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鲁网9月19日讯为系统总结2025年上半年科研工作,全面部署2026年度国家基金申报任务。9月18日,齐鲁医药学院召开2026年度国家基金动员会暨2025年上半年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025-09-19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