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
可以说,人才就是一个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现代化的强劲支撑。
如何因地制宜,加强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做强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呢?
四川仁寿鑫龙水务集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赋予这传统的“传帮带”以新的时代命题。既解决人才断层问题,让技艺和人文精神,在鑫龙水务人代际中延续生长;又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储备核心力量,让更多的“能工巧匠”,成为推动企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强将手下无弱兵 “科班”徒弟蜕变成一线干将
早上7点半,唐少云就会提前到公司。
作为仁寿县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制水部经理,他要利用这提前的1个多小时时间,对四个水厂巡查一次,看看设备、参数等是否正常。提前到公司巡查水厂,已成为他多年来的习惯。
今年55岁的唐少云,2002年转业安置到供排水公司工作,十一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铁血式的担当。
“我们做水,这是要‘入口的’,一定要讲良心。”他的师父余某的教导,成为他制水工作的座右铭,时刻鞭策着他。

唐少云带着徒弟罗杰,在调度中心查看供水管线运行情况 鑫龙水务集团供图
如今,身为生产制水部45名员工的负责人,唐少云“以师带徒”方式,悉心指导团队成员,言传身教,做好代际传递。“加氯机开机前要先检查恒压供水水压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先预热再启动药剂计量泵”“药剂投加参数要根据原水进厂水量、化验室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消毒药剂用太多会造成浪费甚至亚氯酸盐超标,少了则水质直接不达标”......他将自己掌握的制水工艺和技能,包括师父对自己的教诲,毫不保留的教给制水部每一个人。
制水部罗杰,就是唐少云带出的优秀徒弟。33岁的罗杰,学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21年11月,进入公司生产制水部。
“你放宽心,好好干,尽快熟悉制水工艺和设备,你们大学生,是有理论基础的,我相信你能够很快上手”, 罗杰清晰的记得,到部门报到时,唐少云的鼓励。
唐少云亲自带着这个大学生徒弟,到黑龙滩取水口、四个制水厂区、城区加压站等现场,详细介绍各类制水工艺和设备。小到现场每个控制柜的开关按钮作用、大到供水调度系统理论,都详细解释。“耳朵,听机器运转声音,判断运转是否正常;眼睛,看设备参数、看浊度、看颜色……”唐少云耐心叮嘱,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原水浊度增大,更要时刻在池子上转,根据浊度检测数据,随时调整净水药剂投放量。
“师父教,我自己也通过资料室查阅资料学习,并多多请教同事前辈,后来我基本熟悉了厂区各工艺环节和设备、掌握了滤池清洗等操作流程,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故障诊断和处理”,罗杰回忆。如今的他,已全面熟悉了厂区的各工艺环节和设备,除完成本职制水运维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到一些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等重大工作任务当中,成为了公司青年骨干。
“制水,要对得起良心。”罗杰也将这师父唐少云的教导,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

唐少云师徒二人制水车间巡查 鑫龙水务集团供图
“公司四个水厂,每天制水25.5万吨,保障仁寿城乡生活用水。我们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对全县群众负责”唐少云说。为了保障水质,制水部每月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业务培训会;同时,每年请专业药剂公司工作人员来公司开展技术培训,让制水部每个员工,都成为制水“行家”“能手”。既实现精准药量投加,降本增效,又确保水质达标,安全卫生。
“老黄牛”是“考证狂” 也是各类机器设备的“管家”
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特种设备管理A证、污水处理工程师证、高级电工证……启源环境园区片区污水处理厂机修负责人李全民,就是一个“考证狂”。
2020年5月进厂从事机修工作后,他通过自学,短短几年时间,就拿到了5个资格证书。
29日上午11时许,在城南综合污水处理厂见到李全民时,他正蹲在水解酸化池边台上,和几名工友一起,更换潜水推进器叶轮。
“再生水厂、城南综合污水处理厂、文林B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文林工业污水处理厂……”满头大汗的李全民说,他们机修组6个人,要负责园区片区四个污水处理厂、价值过亿的机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机修负责人李全民和同事更换潜水推进器叶轮 彭江摄
“干过工地、当过保安、开过餐馆,到污水处理厂后,我才开始学机修。”李全民毫不掩饰自己的“小白”经历。他说,干机修,不怕苦、不怕脏,更要肯学。设备厂家师傅来污水处理厂,他就像跟班一样,跟在师傅身后,不停请教学习。同时,自己也在网上找来不少视频自学,还买来专业书籍学习并参加技能考试。
在李全民办公室桌上,有厚厚一摞专业书籍。涵盖了低压电工作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废水处理工程、高压电工实用技能全书等,仅面上的粗略统计就有10多本。
正聊天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同事打来的,询问一污水厂路灯线路故障处理问题。
2025年年初,半夜1点左右,某泵房突发故障,值班人员排查后无法有效解决,只能拨通李全民电话。寒冬接近零度的夜晚,李全民没有半点耽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二话不说脱下厚外套、戴上安全帽,开始检修。通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修复工作,成功让机组恢复正常运行。
“我们机修组6名同事,基本都年龄偏大,特别在智能化当下,完全跟上有些吃力。”李全民介绍,在平常维护维修工作中,他一般会现场指导,教大家如何通过听(机器运转声音)、测(电压)、查(电路)等判断发现故障点,并围绕故障点拿出解决方案。
跟他学习半年的徒弟姜凯,如今在三污厂当机修员。遇到问题,姜凯随时请教师父李全民。
今年2月,姜凯就遇到一个设备时间继电器故障,通过微信请教师父。李全民画好电路图过去,指导如何布线,后又亲自过去指导搞定。
如今的李全民,不仅要负责园区大片区四个污水处理厂价值10亿元的机器设备维护维修,厂外污水进水管网出现问题时,机修小组也要提供抢修方案。
对于厂区这10个亿的设备维护维修,他坚持一个原则,“能修,就不买”,能买材料自己动手做的,就不买成品配件。李全民说,降本增效不是口号,而是要日常的生动践行。
不久前,某厂一个配电柜和水动气阀故障,李全民现场检查后,提出购买材料自行维修的建议,在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修复,节约成本4000余元。
在同事们的眼里,李全民就是一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他多次获得公司年度“先进个人”称号,也获得了仁寿县“最美基层环保人”、 “仁寿榜样·敬业模范”等荣誉称号。
对于自己的“传帮带”,李全民谦虚的称之为“大家学习,共同进步”。
培育人才梯队厚植发展根基
师徒结对,只是四川仁寿鑫龙水务集团加强人才建设的举措之一。
“只有加强人才建设,才能强化现代化企业的支撑。”鑫龙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士表示,近年来该集团通过扎实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强化人才引进、推进基本薪酬制度改革、抓实群团纽带提高队伍凝聚力等举措,强化人才建设,夯实企业加快发展的支撑。
“我们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目前集团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着队伍年龄结构失衡、学历层次与现代化治理需求脱节、专业结构与新业态匹配不足”等矛盾,人才梯队断层凸显,转型升级动能不足的客观存在。鑫龙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诚。“师徒结对的方式,正是我们立足实际,打破这种梯队断层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代代青年技术人员在师徒接力中实现阶梯式成长,真正践行了“经验传承不断档,团队力量薪火续”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理念。

鑫龙水务集团供图
在集团党委的布局下,四川仁寿鑫龙水务集团将师徒结对从传统的“经验传递”升级为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经验分享、合作攻坚等模式,将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企业文化的传承有效融合,既解决技能人才断层问题,又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将以专业人才引进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并且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培育机制,为集团中长期发展积蓄力量。
匠心赓续传薪火,奋进接力启新程。四川仁寿鑫龙水务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人才梯队建设长效机制,以“传帮带”为纽带,持续为高质量发展锻造薪火相传的生力军。(彭康文)/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3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