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5: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听从秦将司马错之言,派虎狼之师秦军顺金牛道直捣蜀国,并之后回师灭了巴国,置汉中郡、巴郡与蜀郡。

巴蜀之地交通不便,秦中央政府掌控力有限。但为何秦国不顾此时东方合纵之险,灭巴蜀两国呢?因司马错之言?还是看不起张仪?

其一:秦国出师有名

看到题目不少人会心存疑问,攻伐乃不义之举,怎会师出有名?但事情偏偏很巧,巧的秦王能从梦中笑醒。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秦惠王九年(前316年),蜀国攻打巴国,巴国国力衰微,求救于秦。为何?话说蜀王有弟被封于苴(今四川广元一带),被尊称为“苴侯”。苴侯好交友,与巴国国王称兄道弟,而巴国与蜀国是世仇国家。弟弟胳膊肘往外拐,自然引起蜀王生气,于是伐苴国后,又伐巴国,巴国打不过求救于秦。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秦惠王对巴蜀之地可谓垂涎三尺,很早之前就用“五牛生金”的骗局,骗蜀王开山引秦军入川。虽然之后事情难产,但伐蜀之心不减。此次巴国的求援信,正好给了秦惠王机会。于是以救援为名,却披着灭国的军事阴谋慢慢形成,虎狼之师悄悄向蜀国边境集结……

其二:司马错据理力争

为何?对于灭蜀秦国朝政分两派。一派张仪领衔,主张灭韩为先。一派以司马错领衔,主张伐蜀战。张仪脑子里满是“中原中心论”,完全看不起周边蛮族,在他看来夺取中原,定鼎天下才是根本,抢一个边边角角的土地有何用?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司马错可谓是战略家,而非是一张嘴就做到秦国宰相的张仪可比。他说,成王者之国,其一必有广阔的土地,国家可富;其二民富则军强;其三称王要广施恩惠。三者做到了王者可成,霸业可期。

怎么理解呢?夺取蜀国的土地可以壮大秦国的地盘,夺取蜀国的财富可以充实秦国的国库,改善军队的装备。另外蜀国国力不强,秦军伤亡小。救援巴国,师出有名,灭了蜀国,天下人不会因此说秦国残暴,捞足了好处,天下人不会说秦国贪婪。因此不管从道义上,还是好处上,秦国占利不占忧。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而攻打韩国呢?挟天子令诸侯,既是不义之举,又会引起诸侯反感,五国再次伐秦,秦国可顶不住被痛揍。因此东方合纵的借口不可创造,灭蜀更具有吸引力。于是权衡利弊,秦惠文王选择了攻蜀。秦国灭国级战役的大嘴,正在向巴蜀国张开。

其三:秦国国力强盛,蜀国危如累卵

这时的秦国,距离商鞅变法开始不过四十年。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秦国的国力不可同日而语。苏秦就曾言秦国国力“秦虎贲之士百万,车万乘,粮粟如山”。而蜀国呢?社会和平已久,军队废战,军力和好战秦人差距甚大。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于是当秦国兵团在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区)遭遇蜀军时,蜀军大败。蜀王在武阳被杀,太子、宰相等向秦军投降。于是在(前316年)十月,蜀国投降,而巴国则被秦国顺手灭了。秦西南置三郡,派秦惠王之子担任蜀侯,之后只保留郡守作为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从此秦国占据大西南,动员万家百姓移民蜀地,因此现在的四川不少地区还有秦俗之风留存。之后秦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都江堰治水一举使成都平原成为一个”旱涝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为何秦国不顾东方合纵之险,长途跋涉也要灭了巴蜀两国?

源源不断的粮食出金牛道到秦都咸阳,伐六国更有了粮食等后勤保障,灭六国之功大部分要记在”灭蜀“之果上。事实证明司马错灭蜀是有远见的决定,此后的楚国要面对西部与北部、陆上与水上多重秦兵压力,而秦国水师也可大显神威。

结语:秦国占据大西南,掌控“天府之国”的粮仓。东北有高山与函谷关之屏障,南有地势与河流之利。秦国水师可顺长江流域直下楚国,秦国陆军可出函谷关震慑东方诸国。

进可攻退可守,据黄河、崤山天险,控长江上流,以高临之,窥视东方,隐隐有君临天下之感。如此之利,六国伐秦何惧?八百年楚国何惧?三晋何惧?对于灭韩与灭蜀之争,各位看官有什么呢?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资料:《华阳国志》、《战国全史》

强秦的噩梦!强秦六位国君一生之痛的制造者,是怎样般的人物?

信陵君死后,为何诸侯合纵抗秦,再无胜利?其中是非,你可知晓?

大国沦落,为何秦穆公至秦孝公继位前,近300时间,强秦变为小丑

“出世至楚境三千里,发兵五十万灭百越”,壮哉秦国水师你知道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巴山夜雨之巴蜀争端
...将司马错认为,秦国目前应该征讨巴蜀。秦惠文王认为,合纵已成,秦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办法对付三晋,为了富民,秦国的征伐目标就应该是巴蜀。正在秦国上下考虑如何对付巴蜀时,巴王灰头土
2023-10-13 15:24:00
秦国具备了哪些六国合纵都打不倒的优势
...大秦国的国力。经过六代人的开拓和坚持。秦国具备六国合纵都打不倒的优势。形势反转,秦国各个击破,六国只能被动接招。基本上只能被吞并。最近看了电视,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更详细了。秦国
2024-06-16 20:48:00
秦惠文王是怎么带领秦国东征天下的
...秦后便离开了秦国)。张仪主张“连横”,公孙衍主张“合纵”。所谓连横,是指“事一强以攻众弱”。所谓合纵,则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目的都是通过抱团提高自身实力,只是策略不同。张仪
2023-01-01 16:49:00
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同样邻近的楚国
...、《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国(今四川东部)、蜀国(今四川西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
2024-07-03 16:19:00
秦惠文王:英明领袖,奠定千秋伟业
...秦惠文王拜为客卿。随后张仪多次帮助秦国破解山东六国合纵联盟,并且为秦国攫取了大片土地,大大削弱了魏国、楚国等相接壤的国家。公孙衍因为要合纵多国所以提出了五国相王,为了保证秦国
2024-03-09 02:52:00
大骗子张仪是怎么出谋灭掉巴蜀的
大家都知道,战国后期,秦国用了一个计谋灭亡了蜀国,并一举攻灭巴国,然后再出夔门打败楚国,最终一统天下。这个计谋是著名的纵横家、大骗子张仪给秦王出的。张仪让秦王告诉蜀王,说秦国准备
2023-04-22 14:19:00
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为何说不过一位武将
...国第一嘴炮---张仪组成新一代黄金CP。作为大名鼎鼎的“合纵连横”主角之一的张仪,在战国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过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并不是他,对于张仪的介绍留到下一篇再说。
2024-06-18 19:12:00
...了胜利。到前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失败,巴国赶紧讨好秦国,又和楚国修好,这才暂时缓和了两国的关系。前611年,巴、楚、秦三国联军还一起灭了庸国(湖北竹山)。灭了庸国之后,巴
2024-04-29 22:02:00
秦朝皇帝赢驷简介秦惠王(前356—前311)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名驷,本名赢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二年(前336
2024-04-30 22: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