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锦涛
6月26日至27日,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与会专家代表现场观摩了人工影响天气空中、地面综合作业平台和业务指挥系统,分析了当前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各地气象部门总结交流了各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验。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强介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初步实现由分散、粗放、相对独立发展向集约化、研究型、安全性、融入式转型发展,在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方面成效显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袁达表示,人工影响天气是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将在坚持遵循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技创新、坚持经济合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技术装备能力建设,为更好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国家重大战略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十三五”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基础业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技术装备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使用各类人影飞机56架,各地建设人影地面作业站点约1.7万个,其中标准化固定作业点6235个。
会议还就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跨部门议事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