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10 13:58:00 来源:开菠萝财经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原创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金玙璠

近期,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火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预计2025年实施。消息一出,回农村盖房养老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实际上,在城里打工、回村里盖自建房的年轻人正在变多,在他们聚集的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也越来越热。在小红书上,“农村自建房”相关笔记达28万篇;在B站上,与自建房相关的视频,每一条都吸引了近百万年轻人的观看,点赞量最高的评论是“这种农村自建房不比城里别墅差,甚至还要更好”。

同样在大城市打拼的你,会怎么选?

开菠萝财经和五位分别在重庆、西安、北京、杭州工作,却选择在农村自建房的年轻人聊了聊,发现他们追求的并非诗情画意、闲云野鹤,而是考虑更实际的问题——自建房不用背负房贷压力、住房面积更大、没有物业费,总之,住房成本低。

如此看来,回村“盖别墅”,对于在城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缓解关于住房的焦虑,也能照顾到更多家人的需求,更何况,现在的农村自建房已经今非昔比,能够建造出更现代、更贴合年轻人审美的房子。

但在这背后,年轻人通常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来跑通“拿下建筑施工审批手续-盖毛坯房-硬装-软装”的流程,可能还需处理复杂的邻里关系,以及和建筑工人斗智斗勇。但多位受访者提到,父母的夸赞和孩子玩耍的背影,会让他们觉得一切都很值。

不过,这些年轻人都表示,为下一代考虑,他们无法一直待在农村,主要的生活地点还是教育、医疗、购物、就业等资源更优的大城市。正如一位年轻的爸爸所说,“我确实割舍不掉大城市,但总需要在农村老家有个归属地。”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花100万在农村盖120平三层别墅,值吗?

30岁的万万想在农村自建房的念头,可以追溯自她上高中的时候。

她自小和家人生活在绍兴嵊州的农房里,当时家里只有三个房间,一间爸妈住,一间奶奶住,弟弟原本和爸妈住一间,当弟弟长大到要和她抢房间睡时,她决定长大后一定要盖大房子。

2019年春节,她正式提出了重建房子的想法,但一直磨到半年后,父亲才点头答应。因为老房子一直是父亲内心最骄傲的存在,那是他当年为了迎娶母亲,亲手用红砖垒起来的。万万仍然记得,父亲亲自推倒老房子的那一天,全程一言不发。

好在建造的过程比较顺利,到2021年底就建成了毛坯。只是2022年的春节,他们一家人在外婆家度过,爸爸反复念叨着,“过个年,家都没了”。

在接下来一整年的装修过程中,万万包揽了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紧赶工期、全程紧绷,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带领家人搬进了新家。她也将房子设计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留白很多,干净简单,一楼全部打通,一眼望去非常“开阔”。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万万家的老房子和新房子对比图源 / 小红书博主“Million Hundred”

这是一座占地120平的大三层,房子里有7间卧室,每一层都配有独立卫生间。“花100万建成并装好一个房子,每个人都有大房间,我觉得很值”,万万说。

原本在城市里有房,等孩子长大想换更大房子的人,一定更理解小爽的选择。

小爽在重庆某区县工作,城里已经有房,2021年,她和爱人想再买一套房子,总价需要100多万,因为手里存款有限需要贷款,而回村只需要10多分钟车程,两人觉得不如就近回村,建一栋自己喜欢的房子。

于是小爽和父母凑了50多万,花1年造出了一栋“两层楼+一层阁楼”的大房子,总面积270平。“房子够大,性价比够高,带一个100平的院子和一个露天大阳台,最重要的是,不用考虑房贷。”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小爽的自建房受访者供图

不想背贷款,也是依依选择自建房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没有存款,必须回到市里当化妆师,我会一直生活在农村,平时就种种菜、养养花,特别舒适。”

她在北京市平谷区的村子里寻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在对比发现重建和修缮的价格几乎一致后,依依在2021年8月初决定重建老屋。从老房拆迁到主体建成再到装修完成,她见证了每一砖每一瓦的建设过程,历时1年3个月后,终于入住新家。

在河北保定农村,高女士拥有一栋两层楼、共有270平的房子。为了预防孩子近视,她还给房子设计了大阳台、150平的院子,建造和装修共花费约70万元。“房子大小适中、物尽其用,既觉得够宽敞,又没有大到打扫卫生也费劲的地步。”高女士称。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高女士的自建房 受访者供图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她和家人在房子里度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寒假——孩子在露台能看到开阔的风景,充分享受室外的阳光,老人回归田园式的生活,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

2021年春节,生活工作在陕西西安的樱桃石榴一家人回到咸阳老家过年。期间,父母提出修缮老宅的想法,为完成年迈父母的心愿,改善大家庭的居住环境,他于当年6月将闲置的老宅进行重建。历时1年4个月,一栋房屋总面积约275平的楼房拔地而起,共计花费约50万元。

身为建筑设计师的樱桃石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处能适应三代同堂的现代居住空间。在他们的村子里,近五年新建了一批欧式、中式、现代等各式各样的自建房,直到他设计建成的一栋造型简洁、空间实用的小二楼落成后,在当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效仿。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人生第一次盖房:

灯不亮、墙不直,和父母斡旋

因为对房子的审美与父母不同,年轻人想在农村建起一座自己满意的大别墅,不仅要说服父母,与工人斗智斗勇,还要挤出休息时间,亲力亲为,一刻也不敢放松。

在自建房前,学会使用CAD画设计图,这一步就难倒了很多人。它是用来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申报的材料,告诉他们自建房大概的层高和面积,也是供施工队参考,注意上下水和电路的留位、贴砖排布等细节的资料。为了设计图纸,有的人请朋友帮忙,有的人直接购买现成图纸、边学边施工。

在修建房子的过程中,不少受访者都需要与当地一些施工队斗智斗勇。

例如,依依觉得房子因为墙体不直,导致洗手间贴砖前后差了七公分,洗手间的门也因为两边的墙厚度不一样而难以安装。“贴砖的师傅也不专业,连纹大砖因为粗心切错浪费了4块,后续还切砖崩瓷,只能拉去加工”,依依说,无奈停工了半个月。

再比如,高女士家客厅的“无主灯”设计,追求匀称无暗角的照明,棋盘式分布着筒灯。当她入住后发现,有几盏灯的线路和开关出现错乱、无法控制,想要维修还需要开槽,无奈只能妥协。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高女士客厅的“无主灯”设计 受访者供图

还有一些受访者的工人是由熟人介绍,很多时候会碍于情面,不当面指出问题,出了差错只能自己“认栽”。

万万说,在村里,施工队一般没有合同,因为缺少约束就容易产生一些麻烦,她就遇到了临时加价的工人。这位电工是亲戚介绍给她的,最初的报价是45元/平,不包材料,结果主体浇楼板时电工称路途太远、不过来预埋线路,在她的再三催促之下,工人才让两个学徒过来,并要求她去指定的店铺买材料。

后续,这位电工又称工序复杂,连涨两次价,涨到60元/平,万万不得已重新找了电工。重新找人事小,但由于工人没有预埋管道,导致整层楼的强弱电都走了地面,如果后期电线有损坏,也无法更换。

小爽家的堡坎(用于道路边坡的保护)和院坝的硬化,最开始就是找的同村熟人,但在她看来,做出来的表面坑坑洼洼,极易积水,后续重新找人做了第二遍,由于是不同的两层工艺,也有部分开裂,两次硬化花了近4万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而整个建房过程中最难的一环,或许要属与父母的理念不一。

在村里,不管是亲戚还是父母,他们大多遵循长辈和匠人的意见。“期间,晚辈但凡提出打破他们固有认知的布局,就不容易接受。”樱桃石榴说。

他发现,传统三开间的布局导致中间是过道,左右两侧开不了窗,影响楼梯、卫生间的通风、采光和动线设计。在狭长的空间内,通常会从中间挖出一个庭院,既能保证所有房间均有南向的采光、通风,还能使居住空间富有变化。但在父母看来,中间挖空就要把墙变成玻璃,一方面增加造价,另一方面认为出门都是田地,不需要院子。最终,这场分歧以他大部分妥协告终。

好在,看到房屋建成后,父母欣然接受。而这栋房子最让他骄傲的,是施工时没有一处窝工和返工,材料也没有浪费,原因在于实施之初就考虑好了一套成熟的落地方案。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樱桃石榴的房屋建造过程 受访者供图

村里装修,邻居也是一道难过的坎。依依盖房期间,她家门前的路因为东面的邻居家挖下水,需要重新修,但是前面的邻居不让修,说修高了下雨可能会淹到他家房根,一定要比之前矮才行。但依依说,“其实根本没有超过他家地基,而且东高西低有坡度水才能流出去”,无奈,最终仍是按邻居的要求弄的,“邻居一家三口轮流看守,超出一厘米都不行”。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农村很好,但依然离不开大城市

在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印象中,农村更多是出差途中高铁上的窗外一景。但如今,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农村的生活正在变得更为具象,更为充实。

对这些在房子上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年轻人来说,来自于父母的认可,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之一。

万万的父亲从一开始不同意推翻重建,到现在反复说着“真好,多亏了你才能有这个房子”。今年春节,她能明显感觉到父亲发自内心地为她开心。

未婚的她目前在杭州租房,曾经有人劝她省钱在杭州或者嵊州市里买一套房子,但她还是选择在老家自建。现在她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花了不到县城商品房一半的价格,盖出了比商品房舒适度还要高的房子,这也让樱桃石榴父母的态度,从反对设计到接受、认可乃至赞扬。“我们在新家共度春节,还给孩子办了个满月酒,亲戚朋友都来参观和祝贺,这让我的父母也很自豪。”他称。

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大的居住空间,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也是自建房带来的最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这座像是从宫崎骏动画里走出的房子里,小爽感觉到自己的爸妈和孩子的笑容都更多了。

尤其是她的父亲,回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生活的地方,周围邻居都是老朋友,现在过得特别充实自在,忙的时候去照看果树,在田里种菜,在院子里晒干辣椒、水稻、玉米;有时间就去串门、打牌、钓鱼。

回农村之后,孩子的变化也很大。之前在城里,孩子的日常活动范围更多是在家里和附近的公园。在农村生活久了,孩子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更愿意主动带小朋友们回家玩滑板和打羽毛球,一家人还可以在阳台看夕阳、看星星。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小爽夜晚可以在阳台吹风看星星 受访者供图

对于年轻人来说,此前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会开始享受农村生活;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则会重新爱上这里。

在村里生活,依依最爱做两件事。一件是逛清晨的菜市场,一件是骑着电动车去山里溜达,春天满山的鲜花可以让她忘记烦恼,下过雨还能闻到青草的香气;夏天的夜晚,骑车逛山下的马路,“比在家开空调还要凉爽舒适”。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依依的家和她的电动车 受访者供图

高女士和爱人都在城市长大,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现在,两人回村住以后,总是跑上跑下打扫卫生,反倒锻炼了身体,“房子很大很新,收拾完之后,住起来也神清气爽”。

万万的感受更深。“以前我很少回老家,现在每个礼拜基本都要回去,开车两小时直达。如果说老房子是我爸的孩子,现在这个房子就像是我的孩子。”万万说,自己也终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感受。

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阳台,拉开窗帘就可以眺望远山,“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都很好看”,四季更替,更是能收获不同的风景。

大城市打工的尽头,是攒100万回村盖别墅

万万拥有独立的阳台受访者供图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表示,不会一直在村里生活,还是要回到城市去。

不但是因为,相比于拥有自己房子的满足感,村里的“人情世故”、快递外卖的缺乏、较差的卫生条件、以及相对匮乏的娱乐方式等让人头疼,更在于,城市里配套的教育、医疗、购物、就业等资源方面都更占优势。由此看来,年轻人在农村自建房,更多还是为了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体验。

樱桃石榴说,很多年轻人像他一样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目前还是以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为主,自己还在打拼的阶段,等到下一阶段,再考虑“闲云野鹤”的事。

不过,多位受访者也看到,回归乡村养老是一大趋势,“在城市的房子里奋斗,在农村的自建房里养老,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题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依依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村怪现象:谁家的房子越破败,越说明儿女在外有出息
...明儿女在外有出息。儿女在外边有出息,就把父母都接到大城市生活了,老家的房子根本就不用管了我老家村里,有一户人家老房子年久失修都塌了,看着特别破败。我曾经好奇,问我爸,这是谁家
2023-01-01 14:58:00
回县城买别墅的年轻人
...梦,原本是大秀不敢想的事情。2019年,结束了两年漂在大城市的日子,大秀和丈夫决定回到县城,“结婚,安定下来。”从繁华的深圳回到广西小县城,即使做足了心理建设,大秀也难免面临
2024-03-04 09:02:00
作者:田梅梅刚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以前总把买房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后来发现flag一立,不仅徒增了经济压力,还会因为心理负担太重,而降低了生活的幸福感。最近一批彻底想开的年轻人
2024-10-06 20:54:00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者比例只有16.11%。现在的房价很高,特别是一些一二线的大城市和发展较快的城市,想要买一套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房子面积越大,总价也就越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更愿意购买大
2023-01-15 13:53:00
侄子读书住我家,听见婆婆和老公谈话后,我准备咬牙拼3胎
...们家。农村的教育质量跟不上,公婆和小叔子想让侄子到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老公同意了,我也没反对。小叔子有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海涛今年14岁,但后来他们想要女儿,于是又生了二胎,
2024-05-09 13:23:00
“多肉小王子”变身村支书 90后新农人“玩转”乡村振兴
...时候,高叶又“嗅”到了新的商机:“我在小红书上看到大城市的人很喜欢到农村露营,我就在想,湖美村资源这么好,为什么不能试试?”高叶找了几个露营爱好者,一合计,10亩荒地就整好了
2023-05-04 17:36:00
古代大城池房价如何
...“高高挂起”,许多人都背负着房贷的压力,那么在古代大城市房价如何?汉唐宋差距大,看看你的工资能买多大面积?西周时,是将人分三六九等,各阶层的人只能做阶层规定的事情,《礼记·王
2024-07-01 16:35:00
调查:选择定居地,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首要考虑因素
...的校友创新中心,每月房租几百元。他感到武汉房价相比大城市低很多,住房压力不是很大。“按武汉的房价,买房比租房划算。像武昌南湖这种房价偏贵的地段,每平方米大概一万多元,虽然父母
2024-03-28 08:16:00
投入所有积蓄买公寓房,打工人被背刺最狠的一次
...市中扎下根的起点。左伊的Loft公寓,图源受访者对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Loft曾是一种较为现实且务实的选择。谷玲的Loft公寓位于北京房山,面积仅19平方米,购入时花了近
2025-06-12 22:1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石头“开花” 恐龙“复活” 解读天宇自然博物馆的流量密码
国庆加中秋八天长假即将收官,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城的天宇自然博物馆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累计接待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这座世上界最大的恐龙化石博物馆
2025-10-08 10:44:00
能扫也能“碰”,上海奥特莱斯、南京路步行街、三亚免税城等成外国游客最爱消费热门商圈
2025年“十一”假期,入境游持续火热。免签政策、退税便利加上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便捷移动支付服务,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
2025-10-08 10:46:00
厦企携手战略合作伙伴 共建锂电池材料稳定供应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日前,厦企厦钨新能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产品供销、矿产资源开发
2025-10-08 08:12:00
厦企超15亿元收购算力产业链企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9月29日,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懋科技”)发布重组方案,将以15
2025-10-04 09:20:00
我爱你中国丨走过四季,中国石油人用行动诠释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4 20:16:00
河北中行创新金融工具助企化解汇率风险
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是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的关键。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025-10-04 09:37:00
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烟火小店流量涨超125%、订单涨超178%
“十一”假期,第一批“吃货”已跟着“必吃榜”深入大街小巷,“吃”出了一份“味蕾游”指南。10月2日,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
2025-10-03 10:34:00
节假不停歇!织金摩天冲磷矿日均采矿量维持高位
井下胶带运输机轰鸣声不绝于耳,选矿厂浮选设备转动不停,调度中心大屏数据闪烁不断……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大山深处的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公司摩天冲磷矿项目日均采矿量仍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3 22:01:00
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开展专项宣传 筑牢企业金融安全墙
近日,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普惠金融与风险防范”专项宣传。活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
2025-10-04 02:03:00
贵阳燕楼镇保障房项目建设不停歇|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3日,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室内区域内,施工队正严守成品精装标准开展墙面处理、管线布设等装修收尾工作
2025-10-04 02:10:00
速度刷新!又一省重点项目全面封顶
10月1日,随着最后一立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025-10-03 17:54:00
油田一案例入选“十四五”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近日,胜利油田“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成功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这标志着油田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2025-10-02 10:26:00
金汇泉城 共绘未来|天津银行这场对接会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
9月23日,一场以“金汇市中·融聚未来”为主题的政银企对接会在济南市市中区火热召开。天津银行济南分行携手市中区政府,联合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
2025-10-02 16:43:00
黎平县“企业之家”为12家企业协调资金约8000万元
9月25日,黔东南州黎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泽猛在“企业之家”主持召开企业融资需求协调推进会议,聚焦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凝聚多方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5-10-03 02:14:00
北大教授亲自为您支招,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助您快上手
买保险,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就图个心安,不仅要买好,还需买对。可以说,这本白皮书给出了新选择,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给出了最佳路径
2025-10-02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