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15 13:53:00 来源:财经风云

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反复冲击使开发投资陷入低迷,多地“烂尾楼”风波使市场信心跌入谷底,房价连续16个月下降,居民的买房信心也降至低点。

为了提振楼市,2022年,全国超300个省市(县)出台超千条调控政策,从上半年多地松绑楼市调控,到下半年保交楼纾困基金、“金融16条”、“三箭齐发”、热点一二线城市取消限购等,频次创历史新高,信贷政策、购房门槛都已经很宽松。

日前官方也重申了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多位行业专家预测,2023年房地产政策面有望延续2022年的宽松趋势并有所加码,从而全方位促进购房者信心修复,多措并举提振楼市。

在这种房价不断下降,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同时,疫情管控放开的情况下,买房人的购房意愿和购房需求又有什么变化?这些政策是否能够刺激购房者买房?购房者对于2023年的房价、政策又有哪些期待?为详细了解当下购房者的置业需求,腾讯房产对全国30个省141个城市5090个不同年龄层的购房者发起2023年购房意愿调研,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出居民最新的购房需求,并独家推出《2023中国居民购房意愿调查报告》。

01哪些人要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子?

住房现状:超五成居民有独立住房,无房群体集中在85-90后年龄段

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56.39%的访客已经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43.61%的受访者无自己独立住房。从年龄层来看,无独立住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28—37岁这个年龄段,占比达到59.01%;从家庭结构来看,无独立住房占比较大的为单身家庭和两口之家家庭,总体在无独立住房群体中占比为42.34%,而在相同家庭结构受访者中无房者均超过50%。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购房意愿:22.4%的居民未来一年有购房计划

根据调研数据来看,购房者对于2023年楼市的预期并不乐观,未来半年,只有近13%的受访者打算买房,一年之内有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也只有22.4%,计划三年内买房的受访者占比为11.79%,28.29%的受访者对市场持观望态度,还有37.5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暂时不打算买房。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购房目的:改善、刚性需求为主,新房仍是首选

据调研数据显示,在有购房计划受访者中,33.33%的受访者表示为首套住房的刚性需求,其次为改善、换房需求,占比为31.61%;投资占比仅为4.6%,可见在“房住不炒”的总方针下,房子在逐渐回归居住属性,炒房客开始大撤退。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对于购房类型,出乎意料的是新房比较受青睐,购房者买房时会优先选择二手房,二手房看得见摸得着,不仅没有烂尾的风险,最主要是能够进入房间,切身感受采光、噪音、配套等等,但是调研数据显示,在有买房计划的受访者中,40.8%的受访者买房时首选新房,只有19.54%的受访者选择二手房,还有39.66%的受访者表示新房、二手房无所谓。

尽管期房有自身的缺陷,但是也有它的优势,杭州购房者郑女士就表示,她今年计划买房,会优先看新房,她认为新房的房价相对二手房便宜,而且缴税较少,新房的地段较好,未来发展空间大,比起二手房,新房停车位相对也比较充足,而且现在的新房大多都是精装修,也省去了自己以后在装修方面劳心劳力。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购房偏好:大户型逐渐成为居住主流

对于购房面积,调研数据显示,90—120平米是受访者主要的计划购房面积,占比达到47.22%,面积在120平米以上的购房需求比例是36.67%,这部分受访者中有资金实力雄厚的购房者偏爱更大户型的房子,购房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需求占比达到15%;购房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购房者比例只有16.11%。

现在的房价很高,特别是一些一二线的大城市和发展较快的城市,想要买一套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房子面积越大,总价也就越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更愿意购买大户型房子呢?

根据调研,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因素,二是空间自由。

正如调查数据显示,在有购房计划受访者中,换房的改善性需求占比达到31.61%,换房一方面是需要提升居住品质,一方面是家庭成员增多,现有的住房不够住。二胎、三胎放开后,很多家庭会有多个孩子,再加上照看孩子的老人,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间。

空间自由,则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买房除了满足基本都生活需求以外,也是希望有一小部分属于自己的空间,比如规划成书房、健身房、茶室等等属于自己休闲放松的空间。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购房关注因素:房价仍是购房者买房时最为关注的因素

在购房关注的因素方面,调研结果显示,没有任何意外,房价是受访者最为关注的因素,占比80%以上,其次是周边配套、地理位置、户型设计,这三个因素占比均在50%以上。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02在哪里买房?能承受的月供是多少?

城市选择:一线、新一线城市仍是买房首选,新一线城市需求更旺

很多人抱怨大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压力大,但是大城市仍然是购房者买房时的首选,一方面大城市本身人口基数大,购房需求旺盛,另外,大城市产业结构完善,就业机会多,有更好地发展前景,压力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并且大城市房产更保值,所以很多人买房时还是首选大城市。

根据调研数据,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仍然是买房人的首选城市,其中相对来说,新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更旺盛,在有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中,28.74%的受访者选择在新一线城市置业。从具体城市来看,买房需求仍然集中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成都、天津、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买房需求较大的top20城市中,出乎意料,东莞的买房需求量竟然要高于广州和深圳。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月供范围:3000-5000元月供接受度最高

在能接受的首付金额方面,调研结果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可以接受50万以内的购房首付,有25.86%的受访者可以接受50-100万购房首付,8%的受访者可以接受300万以上的首付。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在能够承受的月供方面,调研结果显示,28%以上的受访者可以承受3000-5000元的月供,近19%的受访者可以承受5000-8000元的月供,能够承受月供1万以上的受访者只有15.52%。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付款方式:首选商业贷款

尽管2022年在公积金贷款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下调贷款利率等,但是根据调研结果,超过40%的受访者买房时仍然首选商业贷款,选择公积金贷款的受访者不到10%。

虽然公积金贷款看似比商业贷款更划算,利率更低,但是公积金贷款也有自身的缺陷,首先,并不是人人都有公积金账户,很多小公司或者个体都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也没有单独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其次,公积金贷款有最高额度限制,很多人的住房公积金金额还不够买一套房,特别是在热点一二线城市,一套房子动辄300万以上,即使是最高额度的公积金贷款也远远不够。

在北京的杨先生买房时,曾经考虑过公积金贷款,但是北京公积金夫妻两个最高也只能贷120万,对于他一套800万以上的房子来说,实在太少了,选择组合贷,流程手续又很麻烦,还不如直接选择商业贷款。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03哪些政策最受关注?是否会提前还贷?

下调房贷利率、发放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降房价相关政策最受关注

据机构统计,2022年,全国超300个省市(县)出台超千条楼市政策,频次创历史新高,那么关注度最高的楼市政策是哪些?

调研结果显示,近50%的受访者表示对楼市政策有关注,36.35%的受访者非常关注新出台的楼市政策。房贷利率下调、发放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是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楼市政策,而在占比高达19.25%的其他政策方面,其中有超过5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最为关注房价下降方面的政策。

由此可见,购房者最为关注的还是关乎自己钱袋子的政策。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对工作稳定性和收入预期信心不足,是提前还贷的主要原因

2022年,“提前还房贷”曾多次冲上热搜,提前还房贷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早些年,大多数人选择“借钱”买房,都是想方设法地多贷款,近两年,却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提前还房贷。

据调研数据显示,在已经还贷的受访者中,有超过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选择提前还房贷,主要是由于目前经济环境不明朗,担心自己未来失业,收入下降,还款压力会增大,还不如趁现在手上有资金,并且现在理财收益较低,特别是对于早期买房的业主来说,房贷利率较高,利息较多,现在还款就等于是赚到了。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04购房者对未来楼市变化的预期有哪些?

购房阻力:房价过高,还贷压力大仍是抑制居民购房的主要原因

尽管房价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但是由于过去10年房价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刚需群体既很难凑够首付,也难以承担每月的房贷压力。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不买房的受访者中,有29.85%的访客表示目前房价还是太高,即使掏空“六个钱包”,自己也还是买不起;有13.4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房价会继续下降,他们计划再等一等,等房价降到底部再出手,4.18%的受访者也是对未来房价没有信心,担心现在买房,未来房价下降,导致自己资产缩水。

购房者不买房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受三年疫情反复影响,很多人这些年也没有赚到钱,现阶段经济形势严重不明朗,就业环境不稳定,随时有失业风险,很多人认为这个时候有现金握在手里,心里会更踏实一些,最起码可以预防未来各种情况。在调研中,在不买房的受访者中,有15.52%的受访者就有这方面的担忧,担心未来收入不稳定,不敢贸然出手买房。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未来市场预期:政策持续宽松,市场降价促销,改善需求增多

调研数据显示,近60%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楼市政策会继续延续2022年的趋势,继续宽松,会有更多利好购房者的政策出台刺激人们买房。超过42%的受访者表示,开发商想活下去就会继续拿出更大的优惠力度,间接地降价促销卖房。诚如调研结果显示,炒房客已经逐渐撤出,现阶段的买房需求主要是自住,换房改善型需求超30%以上,2023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换房成本较低,随之换房需求也会增多。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未来房价走势:超五成受访者认为房价会继续下降

尽管2022年各城市以及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上千条政策刺激楼市,特别是去年年底对房企融资的大松绑,疫情管控的放开,都有改善今年楼市低迷的趋势的可能,但是根据调研数据,受访者对此持悲观态度,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房价还会继续下降。也有接近2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房价会趋于稳定,只有不到8%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房价会上涨。

2023年楼市调查报告出炉,新房仍是首选

2022年房价整体下行压力较大,2023年1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2022年百城新房自2014年后时隔7年再次出现年度下跌,二手房房价下行趋势也较明显。

2023年楼市会怎样?是回暖还是继续低迷?什么时候回暖?这无疑是当前各方面都在关注的楼市焦点。

对于此问题,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2023年上半年楼市会继续处于下跌态势,但是跌幅会收窄,整体市场还是比较疲弱的。如果疫情影响得到控制,如果对老百姓在收入、就业端的纾困能有效落地,供给端风险处置能取得积极进展,预计2023年年中,楼市将实现探底。

房价方面,他认为2023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仍将继续下跌,年中前后跌幅有望止住,其中热点城市将率先企稳,房价企稳将呈现从热点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全国的辐射过程。但是,国内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很难真正企稳,会继续阴跌。

对于楼市什么时候回暖,他认为只有价格下跌止住了,消费端、预期端才能稳定下来,才有入市买房的动机,如果房价能在上半年止跌,那么下半年房屋销售量有望触底回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2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房价洼地”长沙放开限购20天:外地客涌入,北漂看房一天买下大平层
...面积的房子,贝壳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1年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就指出,长沙套均成交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在不少长沙购房客看来,14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甚至被称为“刚需”。除了
2023-10-13 09:11:00
旧房翻新需求旺,消费者需注意这些“坑”
...的考量。从整体来看,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家装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有家装需求的受访者中有42.34%选择半包
2023-10-20 10:15:00
机构:2022年百城房价累计由涨转跌,楼市整体仍处深度调整期
...报告》,2022年12月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跌幅扩大,全国楼市整体仍处深度调整期。报告显示,上半年百城新房及二手房价有所企稳;下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频繁扰动、房
2023-01-01 17:07:00
多地发力楼市“春节档”:政府开房展发财政补贴,房企推限时...
...较强的吸引力。另外,意向购房者的市场信心有所增强。调查报告显示,有48.3%的意向购房者表示近一年来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购房信心有积极的影响,受访者的购房意愿明显增加。另外
2024-02-16 10:46:00
韩国就业门户网站调查:今年下半年上班族跳槽意向高
...B KOREA面向496名职场人士进行了有关跳槽现况的调查。68.3%受访者回答准备下半年跳槽。至于理由,有49.9%回答“提高薪资”
2023-07-22 21:23:00
女性置业报告:购房市场占据“半边天”
...置业有何特征?58同城、安居客8日发布《2023年女性置业调查报告》,对在五年内有置业规划的女性进行调研。在置业城市的选择上,报告指出,女性受访者多出于自身职业发展考量,有6
2023-03-09 07:14:00
买房就返钱,在他们之间悄悄流行
...其中提及了当开发商不能业绩确认归属乙方,协议无效 / 受访者供图不过,即使能通过中介的渠道购房,这些承诺也不一定能兑现。惠州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案例。2023年,范女士准备在深圳
2024-08-26 17:00:00
2023年,楼市可能是“l型弱复苏”走势
...有购房需求的人约占一半(50.6%)。在这些有购房需求的受访者中,预期未来一年内,即2023年实现购房计划的人数占比约26
2023-01-14 00:13:00
...时机趁早买吧。”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3春节置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回到家乡城市及家乡省会或周边城市购房的重要原因就是房价。调查显示,选择在家乡买房的主要原因也出于
2023-01-15 11:5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齐鲁银行:绿色金融“贷”动产业转型
山东省滨州市持续深耕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连续4年斩获“省级节能减排奖”,并出台《滨州市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确开展零碳园区试点
2025-10-13 21:00:00
合同约40亿美元!我国承揽最大国际海洋油气工程总承包项目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10月1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随着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的卡塔尔BH EPIC总包项目启动会的召开
2025-10-13 22:14:00
贵州刺力王:创新工艺撬动产业升级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带着使命诞生——解决贵州老百姓刺梨卖果难问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雷说
2025-10-13 22:45:00
齐鲁保上线首日,参保人数突破15万!
10月12日上午,“齐鲁保2026版”投保通道正式开启,据共保体消息,通道开启当日,参保人数突破15万。山东省直及济南市职工
2025-10-13 21:01:00
两块把子肉的钱,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低两块把子肉钱,就能为自己买一份‘救命’的保障!”10月12日,紧密衔接基本医保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齐鲁保2026版”参保通道正式开启
2025-10-13 21:03:00
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多措并举织密反洗钱宣传网 新法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新《反洗钱法》,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坚持“普及法律、防控风险、全民参与”理念
2025-10-13 16:06:00
三七互娱在广州成立网络科技新公司
近日,广州轻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贺,经营范围包含: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开发;专业设计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七互娱(002555)间接全
2025-10-13 12:36:00
圣邦股份收购亿存芯半导体约77%股权
近日,上海亿存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长治市金伯乐汽贸汽配城有限公司、郝清山退出,新增圣邦股份(300661)为股东并持股77
2025-10-13 12:36:00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因三项业务违规领 1150 万罚单 19名责任人同步追责
10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贷款业务、保函业务三查违规;超越授权办理业务
2025-10-13 10:51:00
深夜“寻漏人”:水发贤达红色队伍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
当城市入夜,万家灯火点亮,水发上善权属山东水发贤达水务有限公司管网巡线团队——这支带着“红色印记”的队伍,便背着专业设备穿梭街巷
2025-10-13 08:52:00
康力源被暂停陆军采购资格
10月11日,军队采购网发布关于对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暂停处理公告。经调查,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项目编号
2025-10-13 07:06:00
中国人寿财险原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中新经纬10月12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日通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财险)原党委书记、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2025-10-13 08:04:00
在江西,商业秘密能质押贷款了
本报讯(蔡军辉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近日,九江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核心商业秘密,获得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360万元信贷支持
2025-10-13 06:57:00
隆基绿能在广西柳州投资成立新公司
近日,广西柳州源储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6
2025-10-11 13:48:00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商票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朱孟冬在山东临沂某配件车间中,机器轰鸣不断,工人身影忙碌穿梭,该企业是某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上游配件公司
2025-10-12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