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有图案的陶瓷餐具都有毒,真的是这样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26 13:5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流言

“有图案的陶瓷餐具有毒,以后不要再用了。”

近日网上有人建议,不要再用有颜色的陶瓷餐具了,因为它们在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

流言分析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餐桌上,安全当然比美丽更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美丽的彩色陶瓷餐具就不能用了。实际上,只要是正规品牌生产,且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合格产品,我们依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你家有长这样的餐具吗?光滑的瓷面,配上艳丽的色彩,精致的花纹,特别有吃东西的仪式感。

但近日网上有人建议,不要再用有颜色的餐具了,因为它可能“有毒”。那真的是这样吗?

有色陶瓷餐具都别用?警惕这种就行了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陶瓷餐具,主要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色釉瓷和白瓷等,我们常用的有彩色图案装饰的主要是前三种,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制作过程中的绘制顺序和烧制温度的不同。

釉上彩是在坯体高温烧成的白瓷表面,用彩色颜料或颜料制成的贴画纸进行装饰,再经过600~900摄氏度低温二次烧制定型。简单来说,就是坯-釉-彩的结构。

釉中彩是在烧制成的坯体上先施加一层底釉素烧,然后在釉层上添加彩色装饰层后,再施加一层疣,最后接近釉烧的1200~1300摄氏度高温烧制,在这个过程中烧成后的颜料会沉入并融合到釉层中,冷却后釉层封闭,就形成了釉中彩,也就是坯-釉+彩的结构。

釉下彩,也就是俗称的窑彩,是坯体上绘制彩色装饰层后,再上釉层,接着直接经过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一次烧制完成,也就是坯-彩-釉的结构。

三种烧制方法,除了上色顺序不同,在彩绘层的烧制温度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釉上彩

因为釉上彩的彩绘层烧制温度低,对于颜料耐高温的要求也低,因此颜料颜色选择更为丰富,就可以用来绘制出颜色鲜亮、图案复杂的装饰,我们常用的彩色瓷器大多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

由于颜料层直接接触食物,在承装高温食物时也可能发生重金属的迁移。在对三种瓷器的铅、铬迁移量检测中,釉上彩餐具的迁移量就会高于另外两种类型一些。且因为烧制温度低,彩绘层无法与釉层融合,因此釉上彩的纹样是突出于表面的,在长时间的摩擦、侵蚀中就有可能剥落,悄悄进入我们体内。

如果经常用来装高温、酸性食物,也会侵蚀颜料,更有可能加剧重金属的迁移。所以,如果对于安全性有更高要求,可以优先选择白瓷或釉下彩、釉中彩的餐具。

但这并不意味美丽的釉上彩餐具就不能用了。虽然相比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釉上彩整体表现都会稍差一些——但实际上,只要是正规品牌生产,且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合格产品,我们依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认准执行标准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产品》。那既然合格的釉上彩瓷器也是能用的,真正的有毒餐具究竟是谁呢?其实,就是你在网上、街边、景区随便买的劣质釉上彩陶瓷餐具,这些厂家不明、生产标准不明的劣质釉上彩陶瓷餐具,才是真有毒的。它们无论是在颜料选择还是烧制工艺上都没有质量保障,用来装食物就是妥妥给自己投毒,千万别再用了。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现在用的餐具究竟是什么工艺,又舍不得直接扔,可以根据下面这个标准来简单判断:

1、摸表面:摸起来粗糙,有明显凹凸感的是釉上彩,反之是釉中彩或釉下彩。

2、看光泽:对着光看表面光泽度,有图案部分光感不同于其他部分的是釉上彩,反之,整体均匀有玻璃光泽感的是釉中彩或釉下彩。

3、机械剐蹭:用比较硬的餐具或铁丝网剐蹭,轻轻一刮图案就花了的是劣质釉上彩。

如果1、2、3都符合,那它妥妥是劣质釉上彩,赶紧打包扔,千万别犹豫。

这两种“有毒”餐具潜伏在很多人身边

其实,除了劣质的釉上彩陶瓷餐具,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餐具都可能在我们未发觉的时候,悄悄往我们的饮食中投毒。

1、劣质仿陶瓷餐具

比劣质陶瓷更毒的是劣质仿陶瓷餐具。所谓仿瓷餐具,其实就是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这种材料来制作的餐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叫密胺树脂,顾名思义就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

虽然三聚氰胺和甲醛都是让我们闻之色变的两种化学物质,实际上这种树脂是一种相当优秀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水、耐老化、阻燃、耐热、耐腐蚀特性。

所以,仿瓷餐具不仅颜色艳丽,拿在手上也格外轻巧,更重要的是它比普通陶瓷耐摔,哪怕你不小心把它摔到地上,它也只会滚个圈,完好无损。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一种热固性塑料,固化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120摄氏度下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当密胺餐具使用温度低于70°C时相对安全,高于70°C密胺树脂出现分解而逐渐释放三聚氰胺及甲醛。

随着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三聚氰胺及甲醛的释放量就越大。因此如果买到劣质产品,放进微波炉加热或高温蒸煮,可能会影响密胺树脂的性能,导致其分解,在使用中释放大量甲醛和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影响健康。

2、劣质彩色玻璃杯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玻璃杯时,你一定见过带着美丽渐变色的玻璃杯,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冰川杯。

它们的价格往往不贵,有些特价处理的甚至不到一块钱就能买回家——这种劣质彩色玻璃杯通常是电镀上色的,也就说在玻璃表面再涂上一层有色透明玻璃涂层,然后在170~190摄氏度下烘烤约10分钟形成薄膜。

颜料层和玻璃层本身是分开的,工艺不到家,就会很容易剥落。

用这种杯子装热水或酸性物质,有毒物质的渗出也会更快。颜料中的重金属悄悄溶解在水中,随着我们喝下一杯杯水进入我们体内。

等你发现的时候,杯子的颜料早就被你全部喝进肚子里了。

无论是釉上彩瓷器、仿陶瓷餐具还是彩色玻璃杯,只要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并且质量合格的产品,都可以放心使用。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贪便宜、图方便,因为一旦购买到不合格的三无劣质产品,就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照“谣”镜

当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新的信息,作为消费者有健康意识是件好事。但当我们看到一些以偏概全的言论,应学会辨别,避免过度“解读”。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去查找一些资料,培养自己的“思辨”意识。

作者:科普中国新媒体

审核:材料工程师曹望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突然被曝有毒!不少人破防:最近天天在用!深圳市监局紧急提醒
...用作婴幼儿餐具。密胺餐具的主要原料为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虽然原材料又有三聚氰胺又有甲醛,但它其实是这两种物质反应后形成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属于塑料树脂餐具。我国对纯
2024-09-24 17:29:00
重金属超标?这4种碗可能是“健康杀手”
...120℃的高温,部分密胺树脂就会分解,产生较多的甲醛及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除了超高温的环境,酸性液体也会促进仿瓷碗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有研究证明,仿瓷碗在盛装60℃的食醋2小
2024-05-21 16:11:00
一起认识三聚氰胺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密胺海绵擦和密胺餐具提到“三聚氰胺”,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或许大家都会联想起“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因为此事而“臭名昭著”,导致大多数人一听起它便不禁皱起眉头,
2023-07-07 02:53:00
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的3款家居物件,有的会致癌,劝你别买了!
...道、消化道受影响,血液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还有一种釉上彩碗,也“暗藏杀机”,瓷碗生产工艺中,为了提高产品颜值,会在碗身上绘制各种图案。由于绘图顺序先后有差异,则被区分为釉上彩
2024-05-20 10:40:00
这种餐具尽量少给孩子用,尤其是吃火锅的时候,参考下
...材料是密胺树脂,生产工艺是经过缩聚反应在高温下,将三聚氰胺和甲醛粘合加工而成的。在正常情况下,正确地使用合格的仿瓷餐具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质监局对市面上的仿瓷餐具进行抽样检查
2023-03-08 20:54:00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越便宜致癌物越多,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
...6批次的产品中,就出现9个不合格批次,其中5个还出现了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所谓的仿瓷碗,其实是样子和陶瓷相似,但不容易损坏、隔热效果更好,不易受油污染的餐具,很多餐馆现在都在
2025-01-23 15:42:00
...供少部分素白瓷或只有部分装饰的瓷器,由广州的画工以釉上彩的方式完成欧洲商人要求的图样。比如纹章瓷盘,离开景德镇时只有盘边饰(通常是青花),作为主体图案的盘心纹章则在广州完成。
2024-05-16 22:02:00
...的产品,如果能闻出刺激性气味的餐具,可能存在甲醛、三聚氰胺等超标的现象。3.尽量选择印刷少,浅色的产品。添加过多颜色的产品可能会掩盖工业原料中的有害杂质。(来源:陕西省市场监
2023-01-30 18:59:00
不是阻止你买“碗”,但这4种碗建议别买,真的很不安全
...破碎、使用安全的特点,被很多家长用来当做儿童的使用餐具。这种碗也因为丰富多彩的颜色和花纹,让很多小朋友十分喜爱。但人们不知道的是,长时间使用这种塑料碗会给身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2024-05-24 20: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