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痛恨秦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20: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战国时期,楚国是一个底蕴十分雄厚的国家,不仅地广人多,而且兵强马壮。“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这是对楚国最好的形容与描述。长平之战后,诸侯国当中最有实力抗衡秦国的只剩下楚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国灭楚的过程是最艰辛,最耗费兵力的。可是,楚国灭亡之后,楚人便一直口口相传着一句谶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事实上,这句在楚地流传甚广的谶言最终成了现实,在灭秦之战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项羽与刘邦都是楚人,而且就连最开始起义反秦的也是楚地的陈胜和吴广。所以说,让秦朝灭亡是楚国人的功劳,一点也不为过,其功劳可不是其他五国所能比拟的。那么为何楚国人会如此的痛恨秦国呢?他们哪来这么大的仇恨以及灭秦的信心呢?

其一,楚怀王客死秦国。根据《史记》记载:“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由此可以看出,楚人对于楚怀王的遇难,感到十分的悲伤,犹如丧失亲人之痛。这就是为什么楚国能率先举起反秦义旗的原因,而且其响应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五国:“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从这里足以看出,楚国人反秦的情绪有多么的高涨。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痛恨秦国

其二,楚国突出的人地矛盾。当秦国统一之后,并没有考虑到楚地实情,而是强加于原本秦国的农业政策于楚地百姓。虽然楚国土地广阔,但是这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这就意味着劳动量要远远大于其他的诸侯国。可是由于土地并不肥沃导致收成一直不高,但秦国律法严苛,仍要按规定缴纳极高的赋税,这就导致楚地的百姓既要承受过度辛劳耕种又要面对低收成的残酷现实。可是在秦法的逼迫下,他们还要缴纳超过他们限度的赋税。这就严重激化百姓的怨愤之情。所以,当为人耕种的陈胜举起义旗的时候,为何能瞬间聚集了一支反秦队伍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当时楚地的百姓在秦法的压迫下已经走投无路,忍无可忍,对秦国的统治可以说已经仇恨到了极点。

其三,楚国贵族权益严重的受损。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便没有了所谓的世袭贵族。可是楚国却一直存在着这种制度,因此在秦国的统治下,原本楚国贵族的土地全部变成了郡县所管辖的土地,这是楚国贵族阶层几百年来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冲击。因此,楚国贵族对于秦国的痛恨是超乎常人的,只要有机会,楚国贵族势必会借机报复。所以说,在陈胜点燃了起义之火的时候,楚地的贵族便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国,项梁项羽便是他们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而这种仇恨的火种一旦点燃,便一发不可收拾。这让千千万万的楚国人团结一致,信心百倍的对抗秦朝统治,最终实现了“亡秦必楚”。而项羽一把火点燃咸阳城,就是楚人复仇秦国最好的心理诠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0: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楚国的残余势力会成为灭秦的主力
...轨,书同文,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秦朝的建立是秦国灭六国而建,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但是短短几十年后,秦朝就灭亡了。而且灭秦的三个重要人物,陈胜,项羽、刘邦本身原来都是楚
2024-02-14 20:24:00
火神祝融的后裔--楚国
...子胥掘坟鞭尸,楚国大衰。这时越王勾践趁机攻打吴国,秦国也出兵帮助楚国,在这样形势下,楚将子西率领楚军回击吴军,接连取得胜利,光复了楚国。 吴国后边的情况,在前文中已经有交代
2024-06-16 20:46:00
秦国为什么能灭掉楚国?王翦的招数让人看不懂
...本亦鸟为图腾之族——《春秋左传研究》O1.总述:史书上秦国是如何消灭掉楚国的?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已灭掉了韩国、赵国和魏国,下一步,他把目光瞄准了楚国。据司马迁《史记》记
2023-02-04 19:16:00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要说他们关系不好吧,双方数代联姻未断,秦军还出兵帮过楚人复国;要说他们关系好吧,双方又时常针锋相对,边境小规模的战争摩擦不断,常有结盟他国制
2024-06-06 11:08:00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诸侯国是怎样的?
...这就是楚国的硬实力,是任何诸侯国都比不上的,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或者是老牌强国晋国,论硬实力,都不如楚国。楚国可谓是自西周以来最励志的诸侯国,从方圆五十里的子爵之国,到方圆五
2023-08-25 06:55:00
秦国只派七万人为何就打下楚国半壁江山
...生命只是一场游戏,人总是要死的,或早或晚而已,为了秦国的荣耀,一切都是值得的,死一个人与死一百万个人没有区别。顺便说一句,这条夺去了楚国数十万生命的“白起渠”(又称“百里长渠
2024-07-14 18:54:00
秦楚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秦国和楚国有一个共同点,两国都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两国都有一股不服输的气概,都想用实力向中原诸侯国证明自己,筚路蓝缕是楚国的奋斗精神,楚国君主熊渠公开喊出“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
2023-08-24 06:21:00
如何评价秦朝最悲哀的将军李信的一生
...秦始皇灭六国过程中都出了不少力。尤其是王翦,灭掉了秦国最大的对手——楚国,单凭这份功业就无人能比。不过王翦并非灭楚的第一人,王翦之前,大秦帝国的另一位高级将军也曾率军攻打楚国
2023-04-23 14:29:00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不久就失败了
...均出自楚国名门望族,世代效力楚王。他们的先人曾历经秦国无数次吞并侵略,对秦国怀恨在心。如今得闻陈胜起义,楚人要复国的消息,叔侄二人激动难耐,立时起兵响应。陈胜起义后,一呼百应
2024-01-10 09: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