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吉师风范:爱在山野间——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王晓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8 10:11: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王晓野现任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她从教29年,始终坚守一线美育教学。2015年到吉林市龙潭区金珠学校乡村支教9年,创办“山里红美术工作室”,通过网上授课,让全国20万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艺术教育。出版中英文版《山里红美术教室学生作品精选》作品集。

她放弃了城市优渥的工作环境到乡村支教,先后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镇学校、大屯村村小负责美术教学。支教9年来,她根据乡村孩子生活环境特点潜心研究,将一支支画笔、一张张画纸,与淳朴的山村美景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一群山里娃描绘了别样的七彩童年。

吉师风范:爱在山野间——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王晓野

她带领孩子们从田间地头出发,一路画到了北京

1995年,王晓野从吉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到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工作,担任美术教师。2015年,当得知偏远乡村美术教师资源稀缺,很多乡村孩子没有美术课上时,43岁的她不顾正在读高中的儿子,毅然来到龙潭区金珠学校支教、大屯村小教学点走教,开始了每天60多里路云和月的追随。

来到乡村,她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稻田、玉米地、白菜地,带领他们感受自然的气息,感受艺术的美。到乡村支教在别人看来是一种奉献,但是在她眼里却是别样的收获。2018年5月,应吉林省教育厅邀请,她带着4个农村孩子到北京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展示交流活动。她们从田间地头出发,一路画到了北京。就这样,她们的故事——《农村娃有才华》登上了中国教育报的头版头条。

吉师风范:爱在山野间——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王晓野

13岁的陈烁伊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但在王晓野的鼓励与帮助下,她不再逃避,慢慢地打开心扉开始了创作,她画的莲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当这幅画被北京的岳雷老师收藏后,孩子惊呆了,拉住晓野的手说:“老师,谢谢您,您是我遇见的最好的老师!”在王晓野的努力下,更多孩子的画作被收藏,这不仅让农村娃树立了自信,更点燃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希望。

为了让更多山里娃的作品走出去,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乡村艺术教育,2015年,王晓野成立了“山里红”美术教室工作室,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并定期更新,目前已发布了100多期,粉丝多达20万人。以她的美术课堂教学为素材拍摄的微电影,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她还在校园里建立了一间民俗教室,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山里娃的心。

借助网络,为乡村美术插上“智慧”的翅膀

2018年开始,王晓野通过网络平台为全国各地的乡村孩子上网络直播课程,“山里红”美术课程服务全国18个省700所学校2437个班级30万余名学生。她把政府奖励的一万元全部捐给了农村孩子,为孩子们出版了中英文版《“山里红”美术教室学生作品精选》画册,画册被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老师带到俄罗斯,在当地大学引起强烈反响,广泛赞誉。她说,面对这些质朴的乡村孩子,要用心用情给予他们发现美的双眼、向往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双手。更要用艺术讲好中国乡村孩子们的故事,让全世界都来了解认识中国乡村娃娃们的童真和快乐。

吉师风范:爱在山野间——吉林市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王晓野

以美赋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了让美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王晓野将本土文化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与周边村落社区的关系。她把村里有手艺的村民请到课堂中,现场编鸡轱辘、钩拖鞋、织毛衣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学中。她还经常带学生到村民家里,画宋爷爷编土篮子、观察张奶奶家的母鸡孵蛋、跟刘姥姥学摊煎饼、与李姥姥学习剪纸等,让村民和孩子们共创,形成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每年秋天,王晓野还带着孩子们在秋意盎然的稻田地里举办独具特色的田野画展,金色的稻谷与孩子们的画作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韵味,为新农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晓野说,未来,她要把山里娃这些色彩斑斓的作品带到更大的舞台,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让美的追求在大山深处落地生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书桥

图片来源:吉林市委宣传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忠丽:一线教师坚守三尺讲台37载 用爱诠释教育初心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因材施教,是精于教学的“老白”龙潭区是个老龄化严重的老城区,相比中心城区,孩子们的基础相对薄弱。白忠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对基础
2024-08-15 16:04:00
吉林龙潭:年货大集迎新年
...20日,村民在大集上选购年货。春节将至,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年货大集热闹非凡。众多村民前来赶大集、办年货,迎接春节。 1月20日,村民在大集上选购年货。春节将至,吉
2023-01-20 15:55:00
吉林市龙潭区开展“瑞蛇启新程 谜韵闹元宵”主题灯谜大会
...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2月12日,吉林市龙潭区在江北公园举行开展“瑞蛇启新程谜韵闹元宵”主题猜灯谜大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猜灯谜大会的灯谜内容根据不
2025-02-14 11:05:00
吉林省科技小院百秒说之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
...由吉林省科协、北华大学、吉林省农技协、吉林市科协及龙潭区科协联合组建,坐落于吉林市龙潭区金珠镇,创建于2023年7月,拥有74栋种植大棚,主要致力于棚室主干型果树种植技术研究
2024-08-20 16:59:00
吉林龙潭:开展加油站计量督查 守护消费者油箱
...费者合法权益,吉林市市场监管局龙潭分局在春节前期对龙潭区加油站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对加油站进行检查。 资料图片本次检查由吉林市计量测试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执法人员随机选取
2024-02-02 13:19:00
魅力操场 活力飞扬
...北湖英才学校学生正在进行室内滑雪训练。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中学学生在进行珍珠球比赛。该校作为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重视珍珠球传承和活动开展,定期组织珍珠球训练
2024-06-24 09:55:00
人民视频|科普大集科技小院——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
...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吉林市科协、龙潭科协依托吉林市龙潭区吉桃种植家庭农场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小院2017年成立,共有种植大棚93栋,以研究和推广东北棚室主干型果树栽培技术为目标
2023-08-24 12:28:00
优环境 抓项目 促振兴|数字赋能提效率 利企便民“一码通”
...通’系统真是有效率!”一位食品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龙潭区作为吉林省市场监管厅“证照一码通”第一批试点单位,在吉林市市场监管局的具体指导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自2021年9月
2024-02-26 09:56:00
近一个多月以来,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地区很多居民惊喜地发现,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段,附近两处吉化铁路专用线社会道口变得畅通无阻,秩序井然,再也没有了让人焦灼的交通拥堵。原来这是吉林石化
2023-06-05 01: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