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抵制高价彩礼,别让喜事变成负担
班老西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老百姓的收入,只有老百姓腰包鼓了,才能破除农村以索取高彩礼为婚嫁基础的贫困土壤。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引导婚姻回归理性,让人们在思想深处认识到高价彩礼对家庭经济的危害,让“低彩礼”“零彩礼”等婚俗新风深入人心。
2019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四次点名要求整治“高价彩礼”。今年初,最高法施行“彩礼新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近年来,河池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以及组织村民召开恳谈会等开展宣传,共同摈弃和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5月17日 河池网)
彩礼是我国传统婚嫁礼仪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层面更高水平的追求,老百姓对婚嫁礼仪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一些地方高价彩礼风也愈演愈烈,个别地方甚至恶变为“天价彩礼”、“彩礼疯”。虽然这些年各地都加大力度整治“高价彩礼”不良风气,但“高价彩礼”之风在一些地方还是刹不住。尤其在农村边远地区,一些家庭把彩礼的多少与闺女的价值划等号,觉得彩礼越高,“面子”越足,不断提升彩礼金额,让“嫁闺女”活生生变成“卖闺女”。一些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为了颜面,不惜借钱娶亲,背上沉重债务。高额彩礼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农村“高价彩礼”之所以难治,主要还是传统观念作祟。许多父母认为把闺女含辛茹苦养大,出嫁了就如“泼出去的水”,因此在彩礼方面就以多索取作为补偿。尽管这种观念与法律、道德等相违背,但是在一些农村仍根深蒂固。其次是攀比心理作祟,别人嫁女彩礼几万,自己家嫁女彩礼至少要高过别人,要不然被人家说自己家闺女不比人家闺女优秀。各种攀比下,导致彩礼数额持续升高。此外,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越来越多农村年轻女性更愿意选择扎根城市,结婚生子,这就导致农村女性越来越少,“娶妻难”直接引发“娶妻贵”。
在很多人看来,“送彩礼”是男女双方的事,彩礼的多少是由双方家长商议决定,作为一个外人,不好过问,不好提意见,更不好指指点点。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使得大家对“高价彩礼”现象视而不见,助长了“高价彩礼”之风。其实“高价彩礼”的弊端大家都懂,尤其是农村老百姓更有深切感受,但大家碍于面子和人情等,不敢把问题讲出来,不敢主动提出立新规除陋习。一些地方虽组织开展了一些整治和宣传等活动,也制定了一些村规民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基层一些干部面对“高价彩礼”现象也很为难,没有什么好的处置手段方法,而且担心工作中会得罪老百姓,结下梁子。
“高价彩礼”是很多家庭的噩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把整治“高价彩礼”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重视“高价彩礼”引发彩礼纠纷、因婚返贫、恶化乡风、破坏稳定等问题,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整治活动。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老百姓的收入,只有老百姓腰包鼓了,才能破除农村以索取高彩礼为婚嫁基础的贫困土壤。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引导婚姻回归理性,让人们在思想深处认识到高价彩礼对家庭经济的危害,让“低彩礼”“零彩礼”等婚俗新风深入人心。
其实,结婚送点“彩礼”,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彩礼”成为家庭负担,那结婚就如同“买卖”交易。抵制高价彩礼,让结婚以爱情为基础,才是所有人想要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