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师文静
7月28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感受中华文明生命力,探寻文化传承机制”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图书推介会举办。这是本书出版后的一次隆重亮相。《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类图书领域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由辽海出版社出版,作者武斌是历史文化学者,曾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他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几十种。近年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丝绸之路全史》《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等。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保持连续发展的文明形态,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以时间线为纵向脉络,以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为横向线索,从中华文化的起源、文化传承的奠基、多形态文化的统一、文化嬗变与动荡以及文化的更新与重建等多个角度,重构了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全貌。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重点强调不同历史的时代中,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历史命运,以及中华文明强大的适应能力、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类图书领域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武斌,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汉学》杂志副主编任大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孙福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责任编辑栾天飞,展开了以“探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秘”为主题的对谈。
对谈中,武斌教授向读者介绍中华文明以其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突出特征,强大的内部生命力及其传承的外部机制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孙福万教授针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外部机制问题,从中华民族对文化积累、整理和储存以及对学习和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文化传承的强力支持和制度安排,民间讲学之风和学院制度的影响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任大援教授最后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厚德载物的方法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将三者结合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活动现场,几位专家的谈话精彩绝伦,引得观众掌声不断。
图书推介会上,辽海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柳青松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的出版情况和出版价值。柳青松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是紧密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精心策划的精品出版项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去整理、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出版业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更是新时代出版人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