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演 | 陈凯歌
编剧 | 陈凯歌/陈迈平/阿城
主演 | 谢园/杨学文/陈绍华
片长 | 大约105分钟
时间:12月1日(周五)晚6: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校内票价:20、30元(凭北京大学校园卡购买)
校外票价:40、60元
同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1978年,26岁的陈凯歌和28岁的张艺谋一起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从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45年来,陈凯歌和张艺谋从相逢相知、合作拍电影、到各奔东西,在影坛上各展宏图或面临波折,他们一直是双向并行,为中国电影而闪耀。
陈凯歌《孩子王》(1987)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电影界掀起的文化热,影响了无数电影人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润色,陈凯歌顺应了这种潮流,把自己想说的,都拍进了《孩子王》里。对于这部电影,陈凯歌自己表示:“这是我拍摄的影片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我自己最喜爱的一部。”
在阿城的经典名作“三王”(《棋王》《孩子王》《树王》)中,陈凯歌偏爱的就是《孩子王》。相同的云南知青经历,对那段经历的相似体悟,以及相近的思想和审美旨趣,也许就是陈凯歌对阿城小说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
电影《孩子王》基本完整使用了阿城小说的故事框架:下乡知青老杆儿(谢园饰)被选派到农场学校教书,他企图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不再抄袭标语口号和社论文字,而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身边的故事,为孩子带来创新的气息。
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下的教育,早已经失去了最本真自然的学习姿态,这是陈凯歌借着老杆儿这个形象想要表达的东西。《孩子王》承载了陈凯歌对艺术的所有追求,对时代的深刻领悟,也融入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特别是他对文化、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带着浓烈的情感诉求和对自然与生命的反省。
《孩子王》的摄影师是顾长卫,在他的镜头下,具有生命气息的山林在浓雾中露出朦胧温润的轮廓,灿烂的夕阳染尽半边的天空,密林之中孑然立着一间破落的教室,群山从影之间,地带开阔,只与一旁的枯树相应,具有典型的东方审美特征,含蓄克制而富有诗意,同时带有着中国独特的乡土气息,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图景。
无论是影像的创造性,还是主题探讨的深度,《孩子王》都当之无愧地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现今再次回味这部作品,其艺术价值和思想立意绝属超前。
导赏嘉宾
沙丹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策展人,硕士生导师,著有《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翻译《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参与撰写《欧洲电影分析》《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银都六十(1950—2010)》等。
学术主持
李诗语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戏剧影视学硕士,艺术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学术研究领域为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史与跨媒介叙事,并从事电影文献翻译及影视编剧工作。
温馨提示
1.学校现在实行预约入校,讲堂任何活动票无法作为入校凭证,校外人员请通过北京大学公众号自行预约,无法预约的校外人员请不要购票。
2.校友可凭校友卡入校,所携家属请提前通过所在院系联系入校预约事宜。
3.票品具有特殊的文化服务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购票后不支持退换。
4.活动前30分钟开始检票,凭票、扫码均可入场,对号入座。
5.选择扫码验票入场的观众,请提前将验票二维码截屏保存,以免造成入口拥堵。二维码使用一次即自动失效,请妥善保管。
6.扫码验票入场后如需换取纸质票,请于活动结束后5日内凭订单记录至讲堂售票窗口人工兑票。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