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总要来一次沈阳吧!”近日,一场“中国青年好网民沈阳行”活动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东北烤串、老边饺子、沈阳啤酒……一幕幕充满烟火气息的真实镜头,以及青年好网民记录的场景,引来人们对沈阳“活力青春、美食多、时尚之都”的称赞。青年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参与者,邀请他们透过互联网这个“放大镜”感受其中,不断解析沈阳的真实样子,不仅展示了沈阳暖暖的人情味、浓浓的烟火气、潮潮的时尚风和美美的国际范,更为重要的是,为沈阳的城市推介工作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啊,真香!”
“之前来过的,一定会看到沈阳的变化;之前没来过的,也能看到起势腾飞的沈阳。”
活动中,沈阳本地网络达人与中国青年好网民代表“结对子”,双向奔赴,同游沈城,途中不忘为沈阳卖力“吆喝”。大家在边走边推介的同时,也在接受沈阳的感染:既看到了体现“英雄城市”丰富内涵的“六地”精神,也看到了体现沈阳深厚历史底蕴的工业文化,还有沈阳新质生产力发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场景。涵盖了沈阳的“昨天、今天、明天”,让人们更加深刻了解了沈阳发展的脉络轨迹,以及沈阳新时代发展的蹄疾步稳。
“文化丰富、生活便利、物价便宜、青年友好……现在谁来了咱大沈阳,不实实在在说上一句‘啊,真香!’”
近年来,每一座城市的爆火,离不开网友自发的口碑相传。特别是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青年是读者,绝非看客。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19-35岁青年网民规模超4.06亿。显而易见,在城市宣传推介工作中,如何调动青年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次沈阳举办“中国青年好网民沈阳行”活动,也正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调动广大青年,在互联网上赢得更多展示真情实景的机会。
“首先人要来!”
“一路向北,沈阳最美!”近年来,在“网红文旅局长”刘克斌的示范下,共青团带领沈城青年积极投身城市推介中,沈阳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来沈旅行的热度明显上升。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透过“沈阳文旅”这扇窗,看到了辽沈大地的风土人情,沈阳更以最大的诚意邀请大家进来坐坐,再看看这里的多面景色。
“首先人要来,才能看到沈阳、辽宁的变化。”事实也正如刘克斌所言,在沈阳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背后的产业发展与人才涌入红利逐步显现。2023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总量突破3万亿元。沈阳市人口净流入5.8万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6.1万人,“青春沈阳”建设取得新突破。
“山海关不住,孔雀向北飞”,透过数据可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看好辽宁、集聚辽宁、扎根辽宁,这也是沈阳这座青年城市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从“网红”到“长红”
如今的沈阳,已经凭借其文化魅力和独特优势走红出圈,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实现了旅游消费供需两旺。如何使“网红”变“长红”、从“流量”到“留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宣传工作是接地气,贴民心,是感受城市烟火气息之后,基于城市文化底蕴的娓娓道来。这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投入,离不开文旅产业的行业自律,更离不开源自民间的创新创造。
沈阳清楚地知道,在目前互联网信息海量的背景下,随着一波波互联网传播热潮翻涌,仅靠这样集中性的互联网传播活动,想要全面打响沈阳知名度、塑造沈阳新形象还显然不够。一方面,加大经济物质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并适时适当地举办集中性大规模活动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还应更好地发挥本地青年“网络大V”“网络达人”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将宣传力量“化整为零”,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细分化的城市形象宣传。在提高宣传频率和数量的同时,运用青年“达人”的优势特长领域,通过青年视角宣传、推介沈阳这座既有悠久历史又饱含时尚气息的城市,,用互联网传播活动塑造沈阳形象。
稳稳接住流量,就是“满城尽是客”的“长红”。为期两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但沈阳热情待“且”、真心爱才、倾力留才的脚步将永不停歇。展望未来,也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