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3 03:3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赴贵州考察调研,指引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每次到贵州,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行程之中,始终萦绕着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深切关注和深刻思考,饱含着对人民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拳拳牵挂。

沿着总书记的脚步,走进他牵挂的村寨,看人们的幸福模样。

侗寨肇兴:千年文化织就民族锦绣

“美丽的侗寨哎,绿水青山好风光。鼓楼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给党……迈进了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美好的生活幸福万年长……”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时光流转,如今,悠扬动听的侗族大歌依旧萦绕在古寨的上空。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千百年来,侗家人世代在此安居,耕读传家,生生不息。初夏的侗寨映入记者镜头,层叠的鼓楼在雨雾中屹立,青瓦吊脚楼环绕着溪流,如烟如缕。

正午时分,阳光洒在肇兴侗寨,寨门前的服饰摊点热闹非凡。游人们精心挑选着服饰,对镜披挂:银花鹤羽簪在鬓间,斑斓侗衣穿在身上。顷刻间,便化身神采飞扬的阿哥阿妹,笑语盈盈地融入这方风情古寨的画卷之中。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当下,肇兴侗寨的旅拍订单量不断攀升,游客纷至沓来,让侗寨声名远扬。侗服、侗景成为文旅新热点,淡季时订单每日新增五六套,旺季单店假期收入可超四万元。旅拍店铺从六十家激增至百余家,非遗技艺借助文旅东风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这里,摄影师石沐阳见证着订单量与寨子知名度的同步提升;创业者石培引爱亲历着人流量与行业规模的双重扩张;非遗传承人陆勇妹推动着靛染工艺从指尖技艺向振兴经济的转化。从纹样设计到产业开发,从订单增长到店铺倍增,肇兴侗寨正以 “非遗+文旅”的融合之势,让古老的侗布在烟雨溪畔染出乡村振兴的新色彩。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的小伙陆坤松,去年11月决定投资开办一家客栈,目前正在装修中,预计今年 7 月就能开门迎客。陆坤松说,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过后,肇兴侗寨的名气大增,发展前景广阔,不少在外打拼的朋友都纷纷打听,想回来发展。谈及现在的生活,他满脸幸福:“在家乡既能赚钱又能消费,还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特别满足。”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2025年5月1日,侗族群众在黎平县肇兴侗寨为游客演唱侗族大歌。卢忠南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着民族地区群众,一次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一次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摄影师石沐阳、创业者石培引爱、非遗传承人陆勇妹、当地居民陆坤松…… 千千万万少数民族同胞用当下的幸福生活证明:新征程上,各族儿女心手相牵、阔步前行,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肇兴侗寨

茶海湄潭:万亩绿意铺展生态长卷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贵州人民昂首阔步新征程,守护绿水青山。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湄潭县永兴镇万亩茶海 盛亚亿/摄

初夏,踏入贵州湄潭,仿佛坠入一幅绿意氤氲的水墨长卷。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论的生动实践地,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贵州茶叶凭借 “三低三出”—— 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出好茶、出嫩茶、出香茶的独特优势,孕育出一片又一片生态茶园。

湄江街道核桃坝村,12000余亩茶园如翠色绸缎,在连绵的丘陵间温柔地舒展着。黔北民居白墙黛瓦,与蜿蜒的柏油路、凌空的栈道相映成趣,漫山茶香裹挟着草木的清芬,将 “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的盛名娓娓道来。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湄潭茶海

核桃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庆谈及现状,笑意绽放在眼角眉梢:“如今全村人均茶园3.5亩,新房林立,车水马龙。” 茶树扎根山野,早已化作村民致富的“绿色脊梁”,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希望。

如今,这片茶香氤氲的地方精心筹备,以茶为媒,以景会友,通过一系列沉浸式文旅体验,让游客赞不绝口。漫步在茶垄间,目之所及是碧波荡漾的茶海,鼻之所嗅是沁人心脾的茶香,手之所触是鲜嫩欲滴的茶芽。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湄潭茶海

“在这里能用无人机拍摄到茶海,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看不到尽头,空气清新,景色如画。”游客丁新烜发出感慨。茶区蜕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景区,茶园蝶化成了风光旖旎的公园,茶山则幻化成了盛满财富的金山,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湄江碧水悠悠流淌,浸润出千年茶韵风华。湄潭更巧妙地借助“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湄潭翠芽27茶海路,如缀珠成链,将沿途的景致一一串联起来。景区负责人崔元会感慨,茶旅融合不仅为茶农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图景,更让这片土地上的青山绿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让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了发展优势。

青山凝翠,茶韵流芳。湄潭,这片镌刻着改革印记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正以茶为笔、以“两山”理论 为墨,在黔北大地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当全省700万亩茶园涌动“黄金芽”的芬芳,刺梨“维C之王”托起富民产业,小小辣椒铺展火红图景,这片土地正在经历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的深刻质变,贵州走出了一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齐守、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同抓、发展和民生两个成果共要的新路。

村落花茂:万家安乐书写生活诗行

花茂村过去叫“荒茅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调研时,告诉花茂村的乡亲们,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实施兜底保障……近年来,贵州192万群众搬出大山,740余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7.87万公里……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花茂村一角。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的花茂村,乡亲们将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田埂小路拓宽成了“乡愁小道”;古法造纸传承人把古法造构的树皮变成畅销的文创产品,返乡青年更将这里的山货拿到“云端”销售……花茂村已从当初的贫困村蜕变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媒体采访团驱车驶入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夏日正午的阳光穿透枝叶,在洁净的路面上投下斑驳树影。每隔一段距离,整齐摆放的垃圾收集箱静立路旁,目光所及,不仅公路、旅游步道一尘不染,错落有致的灰砖黛瓦农家小院,也与青山春花共同绘就了一幅洁净和谐的黔北乡村新图景。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花茂村田园风光美如画。 罗星汉 摄

村民王安凤的木屋“变身”为二层砖房,水电畅通,厨卫清爽。“村里家家户户都爱打扫,环境卫生意识强了,生活习惯自然变好。” 她的话语,道出了花茂人居环境的深刻变迁。老党员袁向敏笑着走进自家厨房,拧开天然气灶,蓝色的火苗跃动着——他家是全村最早一批用上清洁能源的农户,而如今,天然气早已进入了村中寻常百姓家。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游客在花茂村农家乐里参观游玩。袁福洪 摄

土陶馆内,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腰系围裙,专注地拉坯。花茂土陶始于清光绪,兴于20世纪80年代,曾随国营陶瓷厂的式微而黯淡。2015年乡村旅游兴起,游客对当地特色菜“盬子鸡”的盛器产生了浓厚兴趣。母先才敏锐地抓住机遇,以盬子制作为核心打造了 “母氏土陶馆”,集陶艺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2024年,他的盬子产品畅销全国。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土陶匠人母先才。

在白泥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经营超市的村民涂华琴点开手机,展示村腰鼓队活动视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生活好了,大家聚在一起找点乐子!” 这活跃的精神面貌,映射出乡风文明不断提升的历程。

如今,分类清晰的图书室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门外的活动广场上,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五老人员” 示范引领、“道德红黑榜” 评议扬善、农民丰收节等文体活动唤醒乡愁…… 富了口袋,更丰盈了心灵的花茂人,对幸福未来充满了笃定。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行走花茂,沥青马路穿村而过、餐馆民宿客如云集、特色产业欣欣向荣,每一处都弥漫着幸福的烟火气。过去十年,花茂村累计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607元跃升至27454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由26万元壮大至1402万元。

村里喜事多,幸福的歌声响遍高原和大山

花茂村乡愁小道上游人如织。 朱小松 摄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标定了贵州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坐标,赋予了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更高要求和特殊期许。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4600万贵州各族儿女深受时代鼓舞与使命召唤,干事创业的斗志倍加振奋,昔日的沟壑天堑化为通途,沉睡的绿水青山焕发新生机,大数据产业蓬勃兴起,特色产业香飘四海……每一步坚实的脚印,每一项骄人的成就,都是这振奋精神与实干豪情最生动、最辉煌的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阳萌 廖文祥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原山寨绽开文明幸福花
...民约润人心走进黄松村,红白相间的民房墙体上,“红白喜事、节俭从简”“陈规陋习,坚决摒弃”等村规民约格外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黄松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一度盛行
2023-12-03 07:04:00
书博会上的最美歌声!这首大山深处的童声天籁触动人心
...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或许你能找到答案。“我是一个大山的小孩,我有两个好朋友,太阳和月亮……”10月20日下午,在“多彩贵州·书香高原”2023全民阅读活动分享暨首届最美农家
2023-10-21 15:03:00
群加:大山深处产出“软黄金”
...群加乡来路村羊肚菌标准种植基地。来路村,这个坐落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拥有优良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了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群众致富,2023年湟中区群加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与青
2023-10-31 01:27:00
大电网照亮苏里幸福生活
...,为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加码。充足、稳定的电力将唤醒大山之外的人们去发现、去认识这片净土,也将点亮苏里群众新的发展希望。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所有人员下定决心:工程
2024-09-30 10:13:00
广西环江大力发展特色李果种植助农增收
...山好水出好果。明伦镇豪洞村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麓,九万大山山麓,东经,北纬之间的环江县域明伦镇北部,村内东板屯地形呈斜坡状,这里雨热同期,土壤疏松,有适宜李子生长的微生物群落等自
2023-07-06 15:52:00
“喜事堂”里吹新风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乡风“喜事堂”里吹新风本报记者 赵婧“自从村里有了‘喜事堂’,村民们谁家有喜事,都来这里操办,不仅地方宽敞、干净,而且舞台、桌椅、锅灶、餐
2024-05-21 02:40:00
墨脱县格当乡:路畅业旺幸福来
...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楼房跃然眼前……曾经,格当乡深居大山密林,土地少且交通不便,村民们大多靠种水稻和玉米为生,收入单一。“没有通到大山外面的路,村里的特产卖不出去,很多都烂在了
2023-09-26 16:10:00
...中餐馆,以满足游客、群众的需求。“我们现在虽然住在大山里,但生活质量一点不比城里差。”央宗说。如今,对玉麦人来说,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兴边富民是共同期盼。央宗说:“
2023-01-13 08:06:00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锦绣中国年】搬迁村里喜事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新房,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过年了,吃着香甜的糖花,搬进新居的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上
2024-02-17 04: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