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老房子”也可办民宿开酒店搞餐饮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3 04: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出台

“老房子”也可办民宿开酒店搞餐饮

“老房子”也可办民宿开酒店搞餐饮

活化利用后的鸽牌电缆厂主厂房及红砖厂房。(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本报讯 (记者 申晓佳)为让全市目前的777处历史建筑更好地承载城市记忆,讲述城市故事,日前出台的《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支持历史建筑多用途使用,并为新使用功能的商事登记提供支撑。11月22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对《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

根据《管理办法》,在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满足消防等安全条件并保留一定文化展示空间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保护责任人将历史建筑用作纪念场所、社区服务、参观游览、文化创意、传统作坊、民宿、酒店、餐饮等用途。

“老房子”用作新用途,能不能改造呢?答案是可以。《管理办法》提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分为5种类型,其中更新改造可以改变其主体结构、使用性质、建筑面积或用地面积。允许历史建筑加装电梯、消防设施等必要设施,以满足使用需求。

在鼓励合规利用的同时,《管理办法》也提出了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利用的底线要求。

例如,对于历史建筑的日常维护,要求按照原工艺、原色彩、原材料进行维护;整治修缮和更新改造均需按照审定的保护修缮方案进行,其中整治修缮应最大限度使用原有建筑构件和材料。需要设置招牌、空调外机等设施和管线的,应当与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并尽量隐蔽。

这些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历史建筑,究竟由谁负责?《管理办法》规定,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不明但有使用人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不明且使用人不明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指定保护责任人。在保护责任人无法开展抢救性保护时,由政府实施兜底保护。《管理办法》强调,当历史建筑面临损毁危险,采取临时加固、排危等工程保护措施无须审批,确保历史建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得到保护。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我市现存的历史建筑看,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代表性的建筑,承载了重庆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近年来,重庆大力开展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如鸽牌电缆厂主厂房及红砖厂房,张家花园189、198、201号,马鞍山47号等一系列历史建筑“变身”为设计创意产业园、长租公寓、历史文化展示窗口等。下一步,重庆将活化利用好历史建筑,让人们更好地记住城市历史,体验城市乡愁。

新闻延伸>>>

什么是重庆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指经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历史建筑:

(一)能够反映重庆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山水环境地域特色;

(二)与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或者著名人物相关;

(三)代表性、标志性建(构)筑物或者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四)建筑样式、结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能够反映重庆地域建筑特点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五)建筑形体、空间、色彩、细部和装饰等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六)具有其他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码头、渡口、索道、桥梁、隧道等建(构)筑物。

重庆历史建筑有何特点

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批准公布七批777个历史建筑,包括5种典型风貌特征,分别为:以山城传统民居建筑为载体的传统巴渝风貌,以会馆、宗祠为载体的明清移民风貌,以海关洋行、兵营教堂为载体的开埠建市风貌,以政要机构、同盟使馆、官邸旧居等为载体的战时首都风貌,以公共建筑为载体的西南大区风貌。

资料来源: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记者 申晓佳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回家乡做毕业设计,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宜兴的农村老房普遍存在利用率不足、闲置率高的问题,留守的村民主要靠着地里种的土特产生活,收入结构单一。“激活这些‘沉睡的资源’,同时带
2023-01-06 04:21:00
江苏南京:4807栋闲置农房的“命运”
...糕坊门口看看村里的“童梦厂”,这个体验空间由她家的老房子改造而来。2018年,高淳区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在高岗村共建江苏省首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此后,高淳又借助国家城乡
2023-12-25 08:08:00
四川“9·5”泸定地震一周年:部分民众迁新居 灾后重建仍继续
...民陈鑫特意选了9月5日搬进了修建在国道边的新家。他的老房子是木结构,大部分在地震中垮塌。经过统规自建,建起了可容纳7人居住的二层小楼。“我这座新房子比老房子多了三间卧室,准备
2023-09-05 17:41:00
...伊恩修缮的6栋老宅就在其中。伊恩:我们南非没有什么老房子。我来阳朔,看到这些房子,都那么漂亮,很适合人生活,很适合这里的天气、环境。人们砌新的房子,不住在老房子里。我是建筑师
2024-12-23 20:50:00
在自己家里当“管家”
...,老宅是祖上传下来的,有几百年历史了。”说起过去的老房子,余弟青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老房子虽然破旧,但是承载了余家一代代人的回忆。“老房子有260多平方米,土坯房,屋外下大雨
2024-05-21 04:02:00
古村变“网红” 在“流下”留下
...“修旧如旧”的思路进行庭院改造。他们就地取材,凸显老房子的珊瑚石墙面,又收集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家具,最大程度地保留村庄原本的风土特色。她说:“我们民宿13间房,今年‘三月三’
2023-05-18 17:17:00
阅江楼下,老房子有了新样子
前天,市民在鼓楼区101明潮里园区游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通讯员鼓轩“快,给我拍张照!”昨天上午,市民周虹身着一件淡雅的旗袍,微
2024-05-23 07:51:00
(社会)浙江舟山:海岛特色民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宿内整理房间。张瑛和丈夫王代明都是当地渔民,他们将老房子进行改造,成了当地的网红民宿,吸引不少外地客人前来吃饭、住宿。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12月19日,双合村石里民宿的民宿
2023-12-20 16:13:00
点“舍”成“金” 造福于民
...庄被选中开发民宿。20多户村民积极响应,纷纷把破旧的老房子租了出去。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公司邀请专业团队,对村庄进行改造,依山形而建、顺水势而为,利用现有农户房屋实施改造,打造
2024-05-23 00: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