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4 21:09: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里你来我往送东西的不少:

最平常的是吃食,天天发生,晚辈给长辈送,长辈给晚辈送等;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还有主子常有赏赐下人以上和散碎银钱,像秋纹给王夫人送了瓶宝玉撷的花,就得了一件衣裳,惠香给黛玉送茶叶就得了两大把铜钱;

送字画古董也常有,探春病了,宝玉就送了爱书法的她颜鲁公的真迹。

以上的赠送,都是不需要归还的,但是贾府家大业大,院落太多,甚至也能分出几个小家庭来,因此,各院或者各家的东西,很多是固定的,就像今天一个大机关各处室桌椅板凳都要登记造册按时盘点一样,如果拿来拿去,人多口杂,难免被人偷了去,那成何体统。

因此,有些东西送出去,是需要归还的。应该说,各处的丫鬟奴仆,应该都有各自负责的东西,这东西可以送出去,但是要记得要回来,否则会治一个失察渎职之罪。

比如小说里有三处很明显的,这一处去到那一处的东西,但是,这三处无一回到原主人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荣国府经济崩溃过程里的利益争夺已经到了不堪的地步。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一、是贾琏向鸳鸯借当时,提到了一个古董,他是这么说的:

“因有一件事,只怕姐姐还记得,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蜡油冻的佛手,因老太太爱,既即刻拿过来摆着了。因前日老太太生日,我看古董账上还有这一笔,却不知此时这件东西着落何方。”

鸳鸯却知道这件事,说老太太摆了几日就厌了,就给你们奶奶了(指王熙凤),是自己打发一个媳妇送来的……

后来贾琏就问平儿,说是被她们(凤姐主仆)昧下了。

这件蜡油冻的佛手的确没有了下落,但小说实际上已经讲明了下落,贾琏没有撒谎,鸳鸯就更不会了,这东西到凤姐或者到平儿这里,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可见,这东西应该归了王熙凤,但是,说是凤姐贪了这件古董恐怕也有冤枉之嫌,因为这时的荣国府日薄西山,凤姐时不时地需要当掉自己的嫁妆来填荣国府的窟窿,她还巴巴地去贪一个古董,更加可能的是,这古董既不是荣府旧账上的东西,她拿了来换做钱应急的可能性更大。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二、宝玉雨夜探黛玉,黛玉送他一盏玻璃绣球灯做照明用。

雨夜中,宝玉穿着北静王送的木屐蓑衣来探望病中的黛玉,回去时,黛玉将一盏精巧绝伦的玻璃绣球灯送宝玉,让他自己打着,轻巧又亮。宝玉不忍心,怕雨天路滑,万一失了手打碎了这玻璃灯。黛玉嗔着他说这是“剖腹藏珠”,情愿跌了灯,也别跌了人。于是宝玉欣然接受,将黛玉的这件玻璃绣球灯带去了怡红院。

这盏灯还没还小说没讲,很可能还了,因为这灯是黛玉的,宝玉很重视,情愿自己有危险也怕弄坏了它,他不会像对待蒋玉菡送他的汗巾子那样一丢了事。应该第二天就派人送回了,对于黛玉来说,她关心的是宝玉的安全,至于灯不灯的,她无所谓。

这盏灯,无论最终是留在了怡红院还是物归原主了,对宝玉、黛玉两个人其实是一样。

这盏灯,应该是很昂贵的一种类似奢侈品的东西,因此玻璃在那个时代,就是奢侈的存在。也类似于上文的蜡油冻佛手。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三、宝玉送了探春一盘用玛瑙盘子盛着的鲜荔枝。

探春病了,宝玉先是赠送了颜真卿书法,过了一天,又派晴雯送了一盘鲜荔枝给探春,盛荔枝的盘子是一个缠丝玛瑙盘子。因为袭人要用这盘子给湘云送菱角去,于是就派了一个丫头去秋爽斋去取回,但是,探春喜欢这只玛瑙碟子,要留着慢慢观赏,于是,这只玛瑙碟子的归属再也没提起。(三十七回)

如果探春实在喜欢,不愿归还,其实这样的事对于宝玉探春来说也没有什么,无非是将这件东西的从怡红院固定资产中删去,在秋爽斋重新造册就是了。只是,探春也许想不到这一层,宝玉也不会亲自去要一个盘子。

这这件碟子同时被提及的,还有两只联珠瓶还未收回来,这是嵌在隔子里的,应该不是要做盛东西的器具,将这东西扣下来要干什么用?而且貌似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方不送,如果怡红院的人忘了收,这东西也许就回不来了。

红楼梦:黛玉送宝玉的玻璃绣球灯,牵出多少豪门不堪?

《红楼梦》里的一些器物,送来送去,借来借去,有感情因素的,有亲情因素的,有面子里子因素的,但是,但凡有一点疏忽,很多东西就不见了,这在一个大家族虽说不可避免,但也反映财物和利益争夺的暗斗,当然,有些东西也会是蓄谋已久的,不经意间的几次器物传送,让读者隐约感到豪门利益间微妙又有些不堪的斗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宝玉夜访潇湘馆,有谁注意那盏玻璃灯笼,才是林黛玉最厉害之处
...与这个灯笼相关的故事。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那天林黛玉和薛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达成真正“和解”。至此钗黛心中再无芥蒂。薛宝钗走后就下起了秋雨
2024-09-24 20:19:00
《红楼梦》里玻璃有多贵?顶级奢侈品有价无市,贾宝玉都舍不得用
《红楼梦》讲述的是贵族兴亡,贾府作为国公世袭之家,他们的生活品质,是属于王朝最顶级的。毕竟上到宰相大学士,下到六部百官,地方官吏,都是打工仔。没有人能像贾家这种几代人享受着几乎相
2024-09-24 20:24:00
红楼梦:贾府竟是玻璃灯的世界
...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电视剧《红楼梦》剧照2.玻璃芙蓉彩穗灯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廊檐内外及两边
2024-05-21 20:57:00
细说红楼梦:贾母安排林黛玉住进碧纱橱,看似平常实际体现了智慧
...的执着不明。☞细说红楼系列17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等贾宝玉闹完,时间已到夜里。那时候的人睡得早。黛玉远道而来辛苦,便要给她安排住处。(第三回)贾母说:“
2024-09-17 14:59:00
林黛玉为何不吃袭人的醋?5个维度,没有一个维度能让林黛玉吃
...吃袭人的醋。面对这种情况,林黛玉的表现出人意料。《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记载:晴雯骂过袭人之后,宝玉极力维护袭人的脸面,三人闹得不可开交,无法收拾残局之时,林黛玉出现,表现的可圈
2024-12-05 10:55:00
薛宝钗的判词图画:金簪被压在雪堆下,是豪门小姐最可悲的结局
...,无疑影射的是薛宝钗。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第一回)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
2024-09-25 19:18:00
红楼梦:石呆子扇子上的秘密,让贾宝玉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才领悟
...”林黛玉失散才是关键。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还记得前文讲过,林黛玉初进贾府就在贾母院子里看见一块“紫檀大理石插屏
2024-09-13 20:27:00
姜是老的辣!贾母用掰谎化解宝黛出丑尴尬,展现的豪门气度你不懂
...博大胸怀才最让人敬佩。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话说那次元宵节夜宴,贾母吩咐贾宝玉给众人敬酒。(第五十四回)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
2024-09-18 18:22:00
闻香识女人!一只袖子,一间闺房,一盆剩水,宝玉识女方法不一般
...可谓是两小无猜。关系亲密,行为举止自然异于常人。《红楼梦》第十九回,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同床共枕。林黛玉帮他擦拭脸上的胭脂时,贾宝玉闻到林黛玉身上的香气,做出了大胆举动:只闻得
2024-12-05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