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25 07:02:00 来源:浅语科技

大伙有没有觉得,新车上配置的名字变得越来越难记了。

啥啥底盘,啥啥悬挂,啥啥智驾,不仅名字选的都特别有文化,里头可能还得夹杂一点生僻字,乍一看都不知道应该咋读。

一个两个么倒是还好,硬着头皮也能记一下。

但把配置搞的又多又难懂,现在好像都已经成了车企们的默契似的,好家伙一场发布会下来每页 PPT 里都有新词,每隔一阵就得左右脑互博,真就有点当年学文言文的感觉。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估计大伙也是被整麻了,这一阵 “ 一台车半本书 ” 的梗也是火的不行,甚至还火到了隔壁小说圈。

虽说里头的很多名字确实很搞笑,像我就对着女娲补胎这玩意笑了老半天。

但是玩归玩闹归闹,起名梗之所以反响这么大,里头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值得讨论。

那就是这种起名的方式,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 进行一个叠甲:以下内容是针对行业趋势的客观讨论,并不针对某个具体品牌。差评汽车部全体员工都非常喜欢现在的国产品牌,文章的主旨也是希望中国汽车行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请大伙不要过度解读。 **

OK 甲够厚了,我们开聊。

就跟英语里头那些个专业名词都特别难记似的,车企们起的这些新名称之所以会被大伙做成梗来吐槽,我觉得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数量多。

而且这个多还不只是某个品牌某台新车上的名字多,不同品牌之间对于同一个配置的叫法也都不一样。结果就是,明明大伙用上的配置都大差不差,但需要咱们记的配置名却是茫茫多。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最近两个贼火的国内新势力品牌给自家新车的 A 和 B 开了发布会。

A 车的发布会介绍了新车的各方各面,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提到的配置不算车身颜色的话有 22 个。

B 车的发布会虽然只说了新车技术相关的方面,时长也只有一小时出头,但过程里提到的各种配置名,不算颜色依然有 20 个之多。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这些词小到车灯大到底盘架构,基本把车上所有的硬件都覆盖了。最抽象的是,里头有个品牌甚至给悬架上的液压衬套都专门起了个名字。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这还没完,就两边加起来这小几十个的名字里头,明明是类似的配置,比如电池包、悬架系统、减振器还有智驾方案,两边的叫法一个古典一个科幻,单看字面意思几乎找不到共同点。

我和几个同事尝试了一阵想要记住每个配置的叫法,但除了那几个被做成梗的名字以外,其余配置几乎就是过眼就忘。

真的太难、太多了。

而这还只是两个品牌,当几乎所有新车都开始各自起名之后,这些配置你就记吧,一记一个不吱声。不信的话那我问你,你能说出现在市面上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动力电池包,分别都叫什么吗?

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

那除了数量多以外,另一个让配置名变难记的原因,我觉得是这些名称对应的配置,也在慢慢变得更复杂、更硬核。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搁以前就算车企想给一个配置起名字,顶多也就是发动机、减振器、变速箱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因为大伙基本都对这些车上的核心配置有概念,所以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可现在呢,新能源车的底层技术跟油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概念开始井喷,什么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车身上不同域的集中控制和配合、智能驾驶里头的端到端算法。

这些技术确实是领域前沿,拿出来也确实可以代表一个车企在车型研发上面的能力。但说实话,如果没有提前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咱们理解起来是真的有不小难度。

而对于准备买车的普通消费者们来说,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些技术代表了啥、有什么作用、好和坏之间的评价标准又有哪些呢?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这就很大概率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虽然这些新技术的名字看着很厉害,但因为不好理解,最后也很难留在大伙的心里。就算能留下来,大概率也只剩下了名字本身,背后的技术厉害在哪反而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大伙想想,最近这些个新车,是不是宣发到最后就都是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当然我也能想到,肯定有兄弟会说,哎呀给配置起名字的作用就是为了营销,有特点 + 能出圈就是它最重要的任务。

这么说其实也对,甚至在我看来,车企给自家配置单独起名字这事,本身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毕竟不只是现在,往前倒个几十年,这种靠起名凸显自己小众且牛逼的方式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关键在于,强化自身优势跟过度宣传之间的这个平衡点,车企应该怎么去拿捏和掌握。

仔细一想其实非常有意思,油车时代的配置命名逻辑其实跟现在也大差不差,一个功能可能也会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叫法。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比如同样是四驱系统,奥迪这边叫 Quattro ,奔驰叫 4Matic ,宝马叫 XDrive ,到了三菱又变成了超选四驱;同样是发动机里头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本田叫 VTEC 、丰田叫 VVT-i ,到了日产又变成了 CVTC 。

去年很火的电磁阀减振器,大伙都在叫的 CDC 其实是采埃孚起的,其他品牌的叫法还有 CCD 、 ADS 等等。

但应该不止是我,很多从油车时代就开始看车的兄弟们应该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是虽然当年的配置名很多,但不知道为啥,咱们不仅记住了,甚至每个品牌标志性的配置可都能倒背如流。

就比如 PDK 之于保时捷、 EA888 之于大众、 MRC 之于凯迪拉克,明明都是很抽象的字母却可以不需要思考直接脱口而出,这又是为啥?

这里头一方面,我觉得是当年的车企们对起名这件事相对还算比较克制。

能够拥有姓名的,绝大部分还是变速箱、发动机、减振器等系统级别的技术,很少涉及个头太小的零件。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并且这些名字,多少都会跟品牌或者具体的功能挂钩。

就比如 PDK 的全称其实就是保时捷双离合变速器, CDC 的全称也就是很简单的连续阻尼控制。相比用抽象概念命名理解门槛更低,自然也更容易被记住。

而另一方面,因为油车时代技术的迭代速度实在太慢,一款核心配置从研发到验证再到大规模量产,基本都是接近十年的跨度。

导致大伙天天只能对着同一个名字看,就算再难再复杂,看得久了多少就也能记个大差不差。

就比如说 ABS 这玩意,明明就是三个很抽象的字母组合,放到现在绝对是一眼忘的水平。然而就算你没驾照、不开车,估计都知道它是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e System 的意思,也知道这玩意已经成了现在汽车的标配。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为啥?因为 ABS 从发明到应用再到铺开的时间跨度实在是太长了!

Mario Palazzetti ( 当时菲亚特的工程师 )发明 ABS 的时间,是五十多年前的 1971 年。之后 ABS 虽然更新过几次,但更新周期基本都在十年左右,更新的内容都是优化性能、减小体积之类,核心的工作原理一直没有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标配 ABS ,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在一直被强化,最后才演变成了一个类似基础常识的存在。

人们一说哪个品牌就能对应上它的代表技术自然也是同理,像大众的 EA888 迭代到今天已经到了第五代,都开始叫自己五代机了;保时捷的 PDK 变速箱别看近十几二十年才开始量产,最早的赛场试验可是上世纪 60 年代就在做了;

奥迪 Quattro 就更别说历史了,每天刷抖音都能刷到它的混剪视频。。。

这些个名字一天到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时间一长说实话真就潜移默化的记住了。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可能会有兄弟觉得我在厚古薄今, “ 以前的车企起名脖子哥能适应,到了现在的车企就不行? ”

但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给配置命名这事儿其实一点毛病没有,可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做更适合消费者的微调,我觉得也是车企们需要肩负起来的责任。

油车时代技术和产品的迭代慢,三年小改款十年大换代,一台车开个十几年都不算落伍。名字又多又难的副作用,可以被超长的时间跨度轻易的抵消,经过长年累月的洗礼,才能变成强化在人们心里的品牌标签。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名字好记、人们愿意去记。

因为与其说是特立独行的名字有功劳,倒不如说是时间的威力在起作用。

但电车时代里可是没有慢这个字的啊,甭管是电池技术、整车架构、智驾算法甚至是工厂里的生产工艺,可能每隔俩月就得更新一次。新车刚买半年可能就要变成老款了,还是被新款全面吊锤的那种。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给每个新出现的设计或者技术都起一个新名字,不仅消费者这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记忆,甚至还会跟自家之前的叫法产生冲突,干扰大伙的记忆。

最后,只会起到跟宣传配置完全相反的作用。

配置名的数量多少以及理解门槛的高低,车企们真的好好掂量平衡一下,按现在这个路数,说实话我是真记不住。

况且我也觉得,油车时代因为各家的技术大差不差,确实也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号来突出自己的不同。但现在咱们自主品牌甭管是三电还是智驾,技术路线都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牛逼。

就算没有酷炫的名字,同样能做到自成一派。

或许,我是说或许啊,对这个迭代飞快的时代而言,不给配置起名字,只关注技术带来的体验本身如何,才是对大家都好的营销手段呢?

我可不是瞎猜啊,因为已经有车企走这条路线成功了。而且他们家的高管前一阵,还在微博上吐槽了现在取名的趋势。

具体是谁就不说了,知道的大伙发在评论区吧。

责任编辑:随心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江热文《第九农学基地》影视化、梁羽生《云海玉弓缘》被重拍
...日在优酷平台播出,反响不错,官方也在优酷新国风动漫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二季动态概念海报。此次真人剧拍摄有原著与动漫的加持,剧情完全不用担心,新派武侠风格,也会让人眼前一亮。
2023-11-24 13:50:00
...转自:中华读书报本报讯 6月1日,第三届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会暨番茄小说“巅峰故事计划”启动仪式、“网络文学发展新趋势”暨“番茄小说巅峰榜”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办。第三届
2024-06-12 17:16:00
《网络英雄传4:破局》新书发布会在杭举行!中国移动咪咕助力好书出版
12月22日,由杭州万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出品、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广东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郭羽、刘波联合创作的《网络英雄传4:破局》新书首发仪式暨创新创业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农林大
2023-12-25 13:13:00
中国网文火到海外再添新案例!新任“瑞士旅游探路员”真是叶修
...的叶修导引牌叶修真的要去瑞士了!5月22日,几乎所有的网络小说《全职高手》的粉丝都在津津乐道这一“大事件”。当日,瑞士国家旅游局在北京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了2025年度新闻发布
2025-05-22 23:37:00
作家横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两个领域 传统与新锐的二重奏
...密接触》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一座里程碑,被公认为 \" 网络小说开山之作 \",网络文学从此登上了曾专属传统文学的出版界大舞台。后来,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
2025-06-27 17:44:00
提到武侠小说,无论金庸还是古龙,抑或温瑞安,在塑造一些江湖侠客的时候,还有林林总总的门派。这些门派的称呼,并不统一。如金庸小说经常出现少林、武当这些门派,还有丐帮、明教,在《鹿鼎
2022-12-27 11:27:00
中国网文全球狂飙
...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载体。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中国网络小说的影响下,一批外国读者变身网文作者,自己来进行中国小说创作,扮演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角色。青年报记者 郦亮老外从中国网文
2023-03-16 09:05:00
电视剧《月歌行》为什么被称为“烂剧”?
...别式的爱情的故事。这类故事,简直是玄幻、仙侠题材的网络小说当中千篇一律的。作为一部烂俗的古装偶像剧,已经成为知名演员的徐璐,大可不必主演这类给自己掉价的作品。《月歌行》根据网
2022-12-16 09:47:00
《月歌行》首播,千篇一律的剧情,烂俗的古偶,徐璐真是大可不必
...别式的爱情的故事。这类故事,简直是玄幻、仙侠题材的网络小说当中千篇一律的。作为一部烂俗的古装偶像剧,已经成为知名演员的徐璐,大可不必主演这类给自己掉价的作品。《月歌行》根据网
2022-12-18 21:4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供应链”到“共赢链”,2025智链顺达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召开
从“供应链”到“共赢链”,青岛智链顺达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开放、智能、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价值共生
2025-10-17 17:54:00
都市丽人——加拿大鹅绒保暖衣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
当都市丽人的加拿大鹅绒保暖衣在冬日市场中掀起热潮,新品订货会上取得经销商5亿订单销量的数据。这个经典内衣品牌的华丽转身背后
2025-10-17 13:41:00
秋补正当红|邂逅秋补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一站式解锁多元滋补新体验
转眼秋意渐浓,中秋、国庆双节余温未散,团圆出游的热潮与“应季而食、适时而补”的传统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点燃了金秋时节的滋补消费热情
2025-10-17 13:56:00
江西热敏灸机器人获批上市 赋能百亿产业链提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芳)10月9日,省药监局正式批准热敏灸机器人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这标志着江西热敏灸产业进入数智化时代
2025-10-17 07:1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无人机、运动相机迎来降价潮!近日有市民发现相关热门产品价格跳水,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多家大疆授权体验店中
2025-10-16 08:38:00
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喊”您上车
视弱人士庄先生在公交视弱辅助系统的帮助下乘车。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 “我们先找到并打开公交App
2025-10-16 08:38:00
10月15日晚,福州金融街商务区“亮灯”,迎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2025-10-16 08:59:00
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缺陷智能辅助评判系统”,顺利完成准确率测试。本次测试中,该系统总计检查了210张油气长输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
2025-10-16 09:03:00
当“遇到问题先到社交媒体上搜索”成为一代青少年的本能反应,当班级群、兴趣圈与直播平台深度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正构成这代“数字原住民”成长的基本环境
2025-10-16 09:16: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泛化能力,正深刻改变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与此同时,以聚类分析
2025-10-16 09:57:00
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账号已不再回收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一期播客,聊到了“真的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吗?”“人去世后,朋友圈会被回收吗?”等话题
2025-10-16 10:13:00
日日佳携手企知道,共同推动智能显示技术科技创新
近日,深圳日日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佳”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专注于TFT-LCD模组制造的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0-16 10:18:00
汽车测评 全球协同 | 解码C-NCAP——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当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承载多元需求的“出行载体”,是什么力量在守护这场变革的安全底线?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
2025-10-16 10:50:00
花田玑密入选“2025山东省优秀兴农电商企业案例”
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数商兴农庆丰收暨九九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在青岛莱西市人民广场隆重启动。花田玑密品牌创始人
2025-10-16 10:53:00
香港金管局公布生成式AI沙盒名单,蚂蚁数科入选技术合作伙伴
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蚂蚁银行、中银香港
2025-10-16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