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生活观察丨如何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29 2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生活观察丨如何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新华社天津7月29日电 题:如何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新华社记者刘惟真、李明辉、王宁

炎炎夏日,各地“研学游”热度攀升,成为不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文化实践。与此同时,景区“人山人海”、排队“漫漫无期”、学习变成“席地打游戏”……部分文旅场馆和研学机构资源供给不足、优质服务欠缺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这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暑期。面对激增的游客,如何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研学游产品的需求,让孩子们真正“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正在“升温”的研学游还需更多“冷”思考。

研学需求空前火爆

连日来,记者走进天津的交通场站、热门景区,总能见到不少肩背小书包、手拉行李箱的中小学生,满怀兴奋与期待踏上“研学游”的旅程。

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针对9到13岁的孩子推出“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以精品馆藏文物为依托,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在安徽,安徽创新馆开启暑期研学游,精心设计“科普专线”,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在山东,当地推出“鲁南铁道游击”飞虎英雄集结地主题游线等12条红色研学主题精品游线,推动红色研学出彩创新……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有所获,各地文博机构拿出“看家本领”,将特色资源融入研学游课程中,广受游客欢迎。

生活观察丨如何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研学游比普通旅行团多一些讲解和课程,孩子们可以在旅游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虽然花费较高,但还是希望让孩子参加。”一位来自江苏的家长说,自己两个月前就给孩子报名了北京的研学团。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社会各界及家长对于研学游的重视和“热衷”程度显著提升。

“相比以往,今年研学游产品更为丰富,涌现出自然生态、科技创新、传统文化、安全健康等多种新主题、新‘玩法’,一些主题鲜明、规模较小、安排灵活的研学产品更受青睐。”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红说。

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已突破600万人次,今年以来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

文化产业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薄文广等认为,“研学热潮”的出现,不仅反映出家长对教育的普遍重视、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更折射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对特色、优质文化资源的兴趣越来越浓。

服务短板有待补齐

预约时“一票难求”,入馆前排队半日……在研学游需求短期内快速释放的同时,一些游客也在网络上吐槽起旅行中的“糟心经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体验落差”折射出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的短板。

——需求激增,考验文旅行业承载能力。“无论去博物馆还是主题公园,都要顶着高温排几小时队,有时只看了两个项目就匆匆返程。”送孩子到外地参加研学活动的杭州家长王女士抱怨,除去路上、排队等花费的时间,孩子真正在研学的时间很有限。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游客数量激增,不少热门旅游地近期出现场馆景区、餐饮住宿资源紧张等情况,部分机构准备不足,只好加派人手“熬夜抢票”,或是临时调整行程安排,容易影响游客体验。

——人才不足,优质研学项目供给有限。一些家长称,一些带队老师“并不专业”,有的项目也“名不副实”。广东家长杨女士反映,一些研学团采取“放羊”式管理,孩子们在博物馆自由活动,有的直接席地而坐打游戏、刷短视频,一趟旅行下来花费不低,但收获甚微。

“研学游导师具有教师与导游的双重职能,既要善于研学辅导,又要善于旅行组织。但目前市场上的研学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素质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使研学效果打折扣。”张丽红说。

——服务欠缺,应对客流热潮“措手不及”。随着研学游持续“升温”,一些“黄牛”抢票囤票干扰了场馆景区正常运营,不少游客反映,餐饮、讲解等配套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

强化监管规范发展

近日,为更好满足公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切实提升“研学游”的参观体验,不少博物馆通过延时开放、加强互动讲解、线上线下联动,应对暑期客流高峰。例如,故宫博物院近期开始受理未成年人团队预约参观申请,对未成年人占85%以上的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开放快速预约和入院通道。

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研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那样值得期待。在很多家长眼里,研学游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是载体,教育是目的。

多位专家指出,市场需要研学游创造经济价值,但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其教育属性和人文价值。未来研学游市场还需加快制定规范标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更好发挥研学游“文化育人”的功能。

生活观察丨如何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暑期研学游“双减”后爆火,是“行走的课堂”还是新型智商税?
...负面标签的症结在何处?研学旅行真的是新型智商税吗?观察者网走访学生、家长、研学机构、专家后发现,目前研学市场还处于缺乏行业标准的状态,针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资质也没有硬性的要求
2023-08-31 15:44:00
研学旅行“文化”热
...”热◀家长与孩子参观“宫中有佳人——清宫后妃的雅致生活展”,父亲为女儿介绍展品。 本报记者 林 颖 摄 ▼在市博物馆,家长和孩子一同参加“花雕贺岁·迎春纳福”社教活动。 本报
2023-02-02 02:28:00
占领高校的“小学生特种兵”:寓学于研,还是“中国式旅游”?
...拍下机械的合照,倒不如花点时间在一件文物身旁驻足、观察,抑或在高校教室里静静地坐一会儿,感受一些不那么浮躁的文化气息。只可惜,在当下的研学语境中,似乎很难真正实现“慢慢走,欣
2023-07-18 10:24:00
青海省博物馆推出AR研学教育活动 让文物“活”起来
...从而了解札萨克制度。在完成剧情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文物、阅读手册、观看视频,深入了解了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知识,沉浸式感受了青海历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较好实现了知识性
2024-03-18 21:33:00
...,甚至还有家长吐槽,就是换个地方看电视、玩手机……观察:暑期亲子游是换个地方刷手机?冲着“清华北大”的名头,来自长沙的刘女士在假期前就为儿子选定了一个北京名校研学营,7天6晚
2023-08-24 09:35:00
自然科普研学游,如何迈向“研学优”
...老师”创办金陵野趣自然博物馆,主打自然科普和动植物观察记录活动。“世界很大,没有人能够认识全部生物,总会出现知识盲区。我们在课程中带学生去接触自然,他们如何自主观察、自主探索
2024-06-04 05:15:00
...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领域的智能在每个孩子身上所占据的比重不同,因此孩子反映出的状态也不一样。在当下的学校教育模式下,作为教育者,如
2023-12-14 05:05:00
...非遗体验”“博物馆探秘”等研学活动成为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新选项。研学旅行作为新型旅游业态,其特点是在游中“研”,在乐中“学”,寓教于乐。研学旅行往往将高校、博物馆、红色遗址等
2023-08-10 01:47:00
各位家长,请尽早带孩子见这4种世面
...着周末让女儿带上作业本,开车去郊外深山里,去登山、观察山……他说:“让孩子自己在山里行走一天,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不一定多去几个地方旅行才叫见世面,对孩子来说,与父母一起,
2023-03-19 13:0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