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鲜敢
2023年11月22日,对邦达机场大多数员工来说,只是繁忙而平常的一天,但对于机场参与此次医疗救助的员工,也许终身难忘。
214国道邦达机场至昌都段,接送旅客的车辆正有序离开机场返回昌都,救护车的警鸣声打破了草原和山间的宁静,带着急切和紧张飞驰穿行在盘桓弯曲的山路上。车上躺着的正是今日进港航班TV9907上突发腹痛的孕妇嘎吉。此时的她紧紧地抓住机场医救人员陈䘵彦的手,指甲深掐入肉中,宫缩的疼痛使她大汗淋漓,无法控制自己。
“没事的,来,深呼吸。我们在去医院的路上,人民医院的急救车也正在赶过来,不用担心。”陈医生一边安慰着嘎吉,一边用空出的手为她擦拭汗水。生产的疼痛是剧烈的,初为人母的经历无人可以替代。
车上同样紧张的还有开车的司机达瓦泽仁,嘎吉痛苦的呻吟让他急切地想立刻飞到昌都,而崎岖的山路和拥挤的车流又一次次提醒着他安全第一,在这条路上开了20多年车的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微显。
伴随着一声尖锐的惊叫,嘎吉的指甲陷得更深,陪同的机场地服部副经理罗布斯朗接过她的手,让陈医生进行检查。在狭小的车厢里,陈医生半跪在担架边,此时,嘎吉羊水已经破裂,宫缩也愈加频繁,达到每2分钟1次。
“她随时可能生产!”陈医生为孕妇垫高臀部,并向家属和经理描述了检查情况。“山路上停车太危险,离吉塘不远了,到那里再仔细看看。”
10分钟后,机场救护车停在了吉塘镇一处停车场,陈医生再次进行检查,发现已经可以摸到胎儿的头部。时间紧迫,等不及120急救车的到来了。
“我去找吉塘的老乡帮忙,准备热水和必要的物品,就在这里生!”罗布斯朗经理果断决定,随即给昌都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通报了孕妇的相关情况和停车地点。
藏族阿妈的到来,给嘎吉带来了安慰。在她们的帮助下,只用了20分钟左右,嘎吉就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随后,地服部工作人员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办理好嘎吉母子的交接,邦达机场陪同的三位同事相视一笑,太紧张了——这是他们生命中接生的第一位婴儿。
下午,罗布斯朗的手机里收到一张照片,一个闭着眼睛的婴儿安静地在羊皮袄里酣睡,他正是嘎吉的孩子。

10时22分 机场医务室接塔台通知,重庆进港航班TV9907上有旅客身体不适,落地需要救护车,机场启动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10时30分 机场救护车、医救人员到达机坪待命。
10时35分 航班到达后客梯车辆紧急对接飞机后舱门,机场医救人员上机对旅客进行初步检查。经查,该女性旅客,27岁,妊娠7月余,初产妇,诉肚子疼痛难忍,未见有羊水流出,意识处于清醒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测量各项生命体征正常。
10时43分 孕妇用铲式担架转移下机,并移至机场救护车。
10时44分 协助孕妇家属前往昌都市区,同时,随行机场工作人员拨打昌都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电话,随时做好交接。途中,孕妇宫缩频繁,疼痛异常,2分钟1次。

图为机场工作人员将旅客送上机场救护车
11时20分 途经吉塘镇时,孕妇羊水已破,经随行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已可摸到胎儿头部。为保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征得孕妇和家属同意,停车生产。
11时40分 孕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12时10分 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完成交接。

图为机场工作人员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完成交接并护送孕妇下机
1小时48分钟,是生命的接力,更是生命的奇迹。邦达机场在藏东巍峨的群山间架起空中桥梁,而机场员工也在藏东崎岖的山路上践行着“真情服务”的誓言。实践再一次检验了邦达机场员工面对紧急情况时超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