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重庆“托举哥”李云:遇到紧急情况肯定要出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10 22:06:00 来源:上游新闻

4月8日上午,在四川广汉市,为救一名被卡在5楼防盗网上的三岁小孩,来自重庆云阳的李云从五楼翻窗至四楼雨棚,无防护情况下,冒着危险接近孩子,对其进行“生命托举”,直至孩子被成功救回。事后,他选择了默默离开,经多方寻找才被人找到,低调的李云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托举哥”。

今(10)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李云,再次还原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

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重庆“托举哥”李云:遇到紧急情况肯定要出手

救人现场

“没有保护措施,在四楼雨棚上走,又那么高,您害怕吗?”谈起去救人,李云说:“当时一心想的是救孩子,没想过这些。”

事发当时,李云骑着车路过,看到很多人拉着棉被,说有小孩被卡在5楼防盗网上,可能要掉下来了。他赶紧把车停一边,也准备去搭把手。

仔细一看发现,孩子头卡在防盗网缝隙中间,整个身体悬空,又摇晃得很厉害,多耽搁一秒,都是危险。

“得赶快去救人!”李云说,他当即就去楼里看,希望能找到接近女孩的路。随后,他跑到居民楼5楼,从小孩隔壁住家窗户翻出,然后踩着四楼住户的雨棚,沿外墙一步一步挪至孩子下方。

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重庆“托举哥”李云:遇到紧急情况肯定要出手

救人现场

“我刚托起孩子的身体,很快又来了一位老人。”李云说,两人就这样一起托着孩子,等待救援。救人期间,还有一辆路灯高空维护车赶来,迅速加入到救援行列,帮助两人更好地托举孩子。

后来,消防人员赶到,带着破拆工具,将防盗网钢筋扩宽,孩子终于被救回。

“遇上这种事情肯定要出手相救!”女孩救下后,李云选择了静静地离开。在他看来,救人这件事,普通市民并不会如消防、民警、医生一样天天遇上,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碰上一次,但只要碰上了,肯定会出手相救。

这已经不是李云第一次救人。前些年他在陕西参与修建高速公路时,也救过一个骑摩托车出车祸的人。当时,他还打了120,一直照顾伤者直到救护车赶来后,才离开。

据了解,李云在重庆云阳农村长大,十八九岁便去了广东打工,后来一直在外地打拼,始终保持着山城人特有的耿直。如今,他在四川广汉做着工程运输生意。

据悉,这场“生命接力”经媒体报道后,李云和参与救援的另外两名热心市民一起获得了阿里公益的“天天正能量特别奖”。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受访者供图

编辑:陈璐责编:吴忠兰,林祺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视频 | 重庆教师坚持背送嗜睡学生感动网友 背后原因让人心疼
...刘银源入学的两年时间里,类似场景已经发生过许多次。第一次是在刘银源刚刚入学一个月后,发生了同样久睡不醒的状况,当时的徐龙军远焦急地喊着他的名字,用水洒、上手捏,但无论怎样,刘
2024-03-12 06:35:00
感动全网!班有嗜睡生,这位重庆老师连续背了两年
...未曾醒来。病因不明他持续两年照顾不言弃这不是徐老师第一次背小君回家,这件“小事”他已经坚持了近两年。徐龙军说,小君是班里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平时在
2024-03-13 11:58:00
吉林好榜YOUNG|三进三出浓烟楼道 民警火场逆行救出7人
...职业,是因为我对它有深深的信仰、有真挚的热爱。我们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没毛巾,吸了好多烟,那烟呛得我们咳嗽了好几天。”说完电话那头的王泽丞笑了笑,“要非说有后遗症可能就这个吧。”
2024-11-07 00:25:00
让这枚纪念章有更多的“继承人”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常碧罗 刘洋 刘勋2月7日下午15时,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四楼会议室,一场捐赠仪式正在进行中。一枚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的纪念章躺在铺着红绸布的托盘中,老
2023-02-18 15:43:00
“救”要帮到底!医生休假途中救下遭遇车祸的一家三口
前不久,在贵州到重庆的高速公路上,一辆私家车因为突然爆胎,撞上了隧道墙壁,燃烧起火的车辆随时有可能爆炸,车内人员受伤被困,急需救援。危急时刻,恰巧经过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
2024-09-01 11:17:00
事发浙江!危急时刻,婴儿被从四楼抛下
...人员提醒,当时火势在一楼,有烟气向上蔓延。面对这种情况,被困人员可以关闭房门,用衣物等塞住门缝,固守待援。不建议采取将孩子从4楼扔下这种自救方式,在下方有居民用床单接住的情况
2023-07-07 13:51:00
扁腺肥大拒绝“一刀切”!重庆仁品为腺样体患儿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
...?扁腺肥大引发鼾症:割?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割?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不是所有扁腺肥大都要割,重庆仁品推出儿童腺样体MDT综合疗法2.0,为孩子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重
2024-01-16 17:33:00
重庆城市精神丨于次:我的几次搬家经历
...次的新家只有十多平方米。1983年4月,就有了我成年后的第一次搬家。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的居住条件都很差,厨房是三家人共用,无洗澡间,更无卫生间,洗澡在木盆里洗,大
2025-04-17 07:06:00
华龙网讯(通讯员 何兰)73岁的巫正明,是重庆市璧山区的一名高龄调解员,自2002年开始接触调解工作,他的生活似乎就和“纠纷”“矛盾”扯上了关系。如何让身处“权益纷争”中的当事人
2023-10-31 22: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