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平原马颊河畔的变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2 09: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平原马颊河畔的变迁

□宫玉河

马颊河,古传禹疏九河之一,水直入海,周、秦时称古笃马河。因河的断面较小,上游宽下游窄,形似“马脸”,唐朝以后故称马颊河。其实,大禹治水的马颊河在今河北省东光县,今仍有遗迹。德州的马颊河形成于唐代,唐久视元年(700),为分泄黄河洪水,开挖了马颊河。在平原县以上基本利用了古笃马河故道,平原、德县之间,沿用了汉代屯氏别河北渎的一段,无棣以下,承袭鬲津河故道。历史上又称此河为“唐故大河北支”。马颊河在平原县境内全长36.6公里,流经沿河7个乡镇51个自然村。

马颊河平原段南北走向,周遭村庄来历不一,村名各有源头。但是,因马颊河而得名的,至少有十几个村。

大芝坊村:位于马颊河东岸,曾叫芝隍庄。今属平原县桃园办事处,距县城10余公里。唐久视元年开挖马颊河时,在这里设置钱粮总支坊,人们习惯称之为“大支房”,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大芝坊。

打渔李村:位于马颊河西岸,属王打卦镇,与大芝坊村隔河相望。明永乐年间,李姓先祖迁来建村,以打鱼为生,尔后繁衍生息,形成村落。

十里墅村:清初,丁姓在马颊河东建此村,取名丁家桥。后来,康熙年间探花董讷等名宦文人相中此处邻马颊河,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于是来此筑别墅、置田、修墓地,该村日益富庶。又因距县城10华里,故称十里墅,原村名“丁家桥”早已被人们忘之脑后了。

堤上王村、堤下王村:清初,王姓从乐安县(今东营广饶市)迁来在马颊河堤上与堤下建村,分别名村。

戴家口村:明永乐年间,戴、崔、祖三姓迁来在马颊河渡口建村,戴姓居多,故名。

夏家口村:明永乐年间,夏姓迁来在马颊河口建村,故名。

梅家口村:明永乐年间,梅姓迁来在马颊河西岸渡口建村。

看水庄:北宋末年,马颊河岸边建村,以姓氏名王氏庄。明永乐年间,从马颊河岸边迁移现址。每到雨季,大量水流由西向东流过村边,以此现象更换村名。

前宋口村、后宋口村:北宋,宋姓在马颊河渡口建村,以姓氏命名。后又迁来一宋姓人家相邻立村,为区别两村,故分前后。

董路口村:清初,董姓从乐安县(今东营广饶市)迁来在马颊河西岸渡口建村,故名。

李家桥村:明永乐年间,李姓迁来在马颊河桥北建村,故名。现李家桥划归德城区。

马颊河水流潺潺,沿岸景色美不胜收,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览胜怀古,吟情赋诗。尽管有的景观已随战火的洗劫和沧桑变迁不复存在,但后人诵诗赏景,仍如一幅瑰丽的画卷徐徐展现。

在史书记载的平原风景中,有新旧八景之说。其中“平原旧八景”分别为“津期驻跸”“霞衬桃园”“仙桥阔野”“禹鉴通天”“鸠野春耕”“龙湫响应”、“西寺闻钟”“暮堞连云”。随着时代的变迁,“八景”也在“与时俱进”。民国年间的《续修平原县志》则“弃旧从新”,记载了“平原新八景”,其中有三景跟马颊河有关。

一个是“长堤桃李”。马颊河东堤岸,以兴泉寺(尚家庙村西)为中心南北十余里,每年九月,桃梨果实累累,金黄的梨和粉红的桃点缀于绿叶之中,报答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和耕耘。漫漫长堤,一望无际,令人油然而生对丰收的喜悦。有诗为证:长堤十里余,灿若浣花居。小憩游春展,呤情纵目初。

另一个是“渔舟夕泛”。说的是在平原城西南,现大芝坊村西首,傍晚时分,太阳拖着沉重的脚步,徐徐地落入西山,把最后的一束温柔的晚霞撒向静静的河畔。其间,渔舟如梭,渔民脸上洋溢着满载而归的喜悦,说笑着聚集村首,晚霞映着笑容,渔歌伴着鱼跳,好一幅鱼蹦虾跳、风光旖旎的风景画。有诗为证:芝隍村接大河滨,生计多家托钓纶。羡煞渔舟轻泛泛,斜阳反照数金鳞。

第三个是“空潭印月”。说的是平原城西打渔李村北的马颊河中有一水潭,深不可测。据说,即使马颊河水干涸,该潭也是碧水荡漾。每逢万里晴空圆月高悬的夜晚,清辉撒向大地,星星在天幕上眨着眼睛,马颊河水缓缓北流,潭水轻轻地拥着浪花,偶有几声蛙鸣打破这夜晚的寂静,更增添了几分静的色彩。月光照着水潭,潭水映着圆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啊。旧志中有诗记载:月轮悬碧空,月影印潭中。防有青莲辈,扣取驭长风。

要说吟咏马颊河最多的平原雅士,当属探花董讷。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祖籍青州府乐安县(今广饶县)。祖上于明永乐年间,迁居平原董路口,讷为董氏八世。明崇祯十二年十月,董讷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康熙六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擢至江南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于民。后以侍读学士再出任漕运总督。死后赐祭葬,追加为正一品。康熙御赐“眷念旧劳”四字。生前著有《柳村诗集》,其中有部分赏游言及马颊河的诗作。《宿河畔草庐》:水曲寻幽墅,苍苍一径通。疏荷凉雨后,半榻暮烟中。娲篆依苔壁,渔舠隠荻丛。悠然多野趣,欹枕听松风。可见,那时的马颊河畔是多么令人神往。

2020年,平原县把打造百里马颊河生态文化产业带作为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目标是将马颊河畔打造成“乡村振兴有产业,观光旅游有路线,文化传承有轴线”的鲁西北生态观光带。古老的马颊河,正承载着新时期的繁荣使命,流向“诗和远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5年平原县“两河牵手 乐跑平原”活动鸣枪开跑
...动起来 活力平原”“两河牵手 乐跑平原”这一主题,沿马颊河规划赛道。勇士跑选手自辛桥滨河公园出发,沿马颊河一路向南,途经大芝坊民俗村、管辂墓自尚庙闸折返,可以尽情领略沿线两河
2025-04-21 16:50:00
山东各地发力乡村文化建设 为乡村振兴添“文化柴”
...能,让农村文化活起来。在南水北调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马颊河与运河交汇处的文化小广场,来自茌平区贾寨镇双河演艺队的队员们为村民演出精彩村文艺节目。(无人机照片)。赵玉国摄 马颊
2023-11-10 11:37:00
文化“两创”·政协在线|“两河牵手”在德州,千年文脉“活起来”
...城市、齐河县5个县市区、18个乡镇,途经减河、沙杨河、马颊河、潘庄引黄总干渠等重要河流及干渠,旨在利用现有基础,实施两河水系连通、两河连通景观廊道等十大项目,实现黄河和大运河
2024-09-08 10:08:00
绿色金融“跑”出加速度 农行德州分行绿色信贷总量突破50亿元
...帮助清洁能源企业解决难题。在千年古城平原县境内,从马颊河两岸到相家河水库,随处可见高耸的风车,点缀在村庄、道路和河流中间,这些风车正是农行平原县支行支持的绿色能源项目——“中
2024-02-01 11:48:00
沿着水网看中国|山东德州:构建现代水网,润泽万亩良田
...把水的综合效益发挥出来。”李守学说。此次调研来到的马颊河河道,位于平原县王杲铺乡境内,是构建德州市现代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黄河、大运河“牵手”的纽带工程之一。正在建设
2024-03-14 19:21:00
壹点发布丨锚定“十个争先”!2024德州水利工作这样干
...情况,现代水网全面起势。全年实施重点工程50项,治理马颊河、徒骇河两大干流及宁津宁北河等11条支流,实施潘庄、李家岸6处大中型灌区改造,建设“两河牵手”、岔河、减河等堤顶路2
2024-03-30 13:29:00
工匠的百宝箱丨王杰:凭借“三张图纸” 规划“为民工程”
...供水结构调整生态补偿工程,目前该项目可以实现减河与马颊河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和改善了德州城区防洪排涝、雨洪资源利用、水资源调配和水生态环境。王杰指着白桥涵闸(南水北调供水结构
2024-05-03 11:26:00
...大型机械往来穿梭,项目施工有序推进。马减竖河是连通马颊河与减河的一条排灌河道,流经夏津、平原以及德城区三地,过去由于河道淤堵严重,其功能逐步退化。着眼构建德州现代水网,从去年
2023-02-25 10:17:00
...绿色发展示范带,推动形成“三网四带”总体格局。位于马颊河德州平原县段的小王庄景观桥施工现场,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有序穿梭,一片繁忙。作为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的一部
2024-04-07 1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