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8 13:38:00 来源:红星新闻

用新闻与时代同频,用报道与当下共振,奏响新闻领域的强音。

11月7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四川共有15件作品获奖,为历年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在全国获奖第一方阵中名列前茅。

其中,成都传媒集团来自锦观新闻、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的三件新闻作品获奖,为成都传媒集团历年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四川广播电视台消息《首次发现 “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

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

长江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科研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长江鲟野外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长江鲟野外灭绝。但是,我国从未停止对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的努力与探索。

2021年起,作品主创团队历时近两年,跟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持续深入采访重建长江鲟野外种群的人物故事、科研进展,并于2023年3月完整记录了“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的“历史性时刻”。

该作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业内专家、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作品的全网点击量超2000万。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四川广播电视台消息《首次发现 “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野外产卵出苗》

作品主题鲜明,以小见大,生动鲜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高。作品中的一系列场景画面均为首发视频素材,现场感强,生动展现了包括四川在内的各地各部门牢记嘱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生动实践,也向世界展示了日益向好的中国生态与从不言弃的中国科研精神。

记者张欣认为,从被宣布“野外灭绝”到被发现“野外出苗”,长江鲟保护跨出了野外种群恢复的关键一步。这一突破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让国人振奋,向国际“发声”。

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系列报道《出海游戏遇上三星堆》

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

为吸引更多海外“Z世代”,持续探索创新国际传播渠道路径,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启动“中华文化+出海游戏”项目,以三星堆为依托,利用《Minecraft》《原神》等在海外影响力巨大的游戏,以活动征集、游戏内容植入、联合推广等方式,面向海外“Z世代”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12月,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与中国最大出海游戏《原神》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将三星堆文化融入《原神》游戏中,并共同策划与制作相关内容的海内外报道。持续推出三星堆博物馆与《原神》游戏联动的原创宣传视频,通过故事性的叙述向全球观众展示三星堆的历史与文化;联合推出多语种文物动画视频,以日语、英语等多语种的游戏人物讲解文物视频,吸引海外年轻受众。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系列报道《出海游戏遇上三星堆》

其中,“三星堆原神联动”系列报道海外流量突破3亿,全网曝光量超10亿。“我的三星堆世界”活动进入展播的作品共19件,吸引多个海外游戏大V进行了点赞和转发,活动作品登上CGTN大屏,全网传播量破3000万,系列报道也吸引众多海外网友为三星堆宣传,自发进行“二创”。

“感想跟传统的国际传播路径不同,我们探索了一个新的国际传播模式,也通过这些活动和系列报道,结识了很多海内外的二次元朋友。”主创庞琪介绍。

锦观新闻评论《基层不是“机”层 “指尖调研”应休矣》

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三等奖

《基层不是“机”层 “指尖调研”应休矣》是2023年12月21日锦观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漫画评论。

2023年12月18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发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以此为出发点,迅速推出漫评。“我们立即以学校要求进行学生教育素质测评一事入题,写出评论批判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典型的形式主义。我们对测评中各种不合理、走形式发出‘灵魂三问’,指责‘指尖调研’与干实事、求实效相违背,直击‘指尖测评’与学生‘双减’相冲突。”记者张婷婷表示。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锦观新闻评论《基层不是“机”层 “指尖调研”应休矣》

锦观新闻针对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语境下的表征与带来的危害,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进行有力批判,立场鲜明地指出问题、表明态度。“因为感情饱满,第一稿一气呵成,很快便成稿。成都日报锦观新闻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对指尖形式主义做出评论发声反应的媒体。”记者张婷婷说。

每年的11月8日是记者节,“每一年记者节,总会有很多感受、很多感想。在此我们十分感谢集团、感谢报社为我们提供平台,为我们提供支持与鼓励。”张婷婷表示。

红星新闻通讯《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为什么看电视越来越复杂?》

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看电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在这篇稿子之前几乎没有人(媒体)能系统性地说明白看电视变复杂的原因。该稿件聚焦电视乱收费现象,首次系统性地独家调查说明看电视变复杂的原因。稿件引起热议,被广泛传播、转载,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东方网先后发表评论。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红星新闻通讯《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为什么看电视越来越复杂?》

“在这篇报道出炉后,看到很多评论文章原原本本地引用了稿件中的一些话语,我蛮开心的,对记者这份职业也有了新的认知。”记者杨佩雯希望,“不要忽略‘小我’的感受,当我觉得‘难’的时候,会有比我更弱势的群体也觉得‘难’,不要错过在生活中找选题的机会。”

对于这次得奖,记者杨佩雯感到非常荣幸,“感谢成都商报给予的平台,也感谢成都传媒集团的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系列报道《350亿元氢能项目假国企系列调查》

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

《350亿元氢能项目假国企系列调查》是一篇舆论监督报道。

2023年6月21日,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发布的相关总承包招标公告,引发多只氢能概念股票热炒。但350亿元氢能项目招标公告仅发布6天便离奇终止。这一超过全球最大在建项目10倍的氢能项目已在当地发改部门备案,为何突然终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兵分三路,经过深入调查,独家揭露相关企业冒充央企“国家电投”子公司身份,骗取地方政府信任,通过拿项目获利的“黑色产业链”。帮助相关地方和其他企业避免被骗,遏制了股市投机炒作行为,在净化行业风气、规范行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极大的震慑效果。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每日经济新闻系列报道《350亿元氢能项目假国企系列调查》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本组作品能够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是每日经济新闻团队前后端通力合作的结果。”记者张怀水表示,“做调查新闻要敢于迎难而上,要有独家、有现场、有故事。每日经济新闻一以贯之的新闻理念,成为我平时新闻采访中的一杆‘标尺’,不断激励我前行。”

四川全省获奖名单如下: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四川15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快来打CALL!福州一队集结完毕!
...:主办单位已于日前成立评选工作专班和评委会,评委由中国新闻奖部分评委、中央新闻单位和媒体融合发展先进省(区、市)主要媒体业务骨干、省内高校新闻学院专家组成。奖项:团队赛设立一
2023-10-28 12:09:00
...版跟随记者,发现进博会上隐藏的“四川生意”。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四川共有13件作品获奖,为历年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关注今日四版,揭晓有哪些作品获奖,它们为什么获奖
2023-11-07 05:37:00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2022年度城市党报新闻奖揭晓北海日报社27件获奖作品唱响北海好声音 本报讯(记者 范德茵)日前,由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度城市党报新闻奖、媒
2023-07-27 08:38:00
...日报日前,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揭晓。青海省共有4件作品获奖。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作品《我们的乡村》获得二等奖,青海广播电视台广播
2023-11-13 10:49:00
本报多件作品获2022年度赵超构新闻奖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本报多件作品获2022年度赵超构新闻奖奖项涵盖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题材多样本报部分获奖作品相关报道版面本报讯(记者吴福大)8月11日至13日,202
2023-08-15 06:55:00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重庆1月11日电(记者周闻韬)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11日在重庆市举行。活动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新闻界的媒体代表、
2024-01-12 04:26:00
...表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赵超构新闻奖评选结果。新安晚报共4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窗能办“两省的事”》获一等奖,《“乡村CEO”每天做些什么?》获二等奖
2024-09-20 18:13:00
浙江举行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暨颁奖报告会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我省共有23件新闻作品获奖,我省杨川源同志荣获长江奖,获奖总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位列第
2024-11-11 23: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