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9 22: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伐魏战争中病逝,临终前把大军托付给心腹杨仪。既然杨仪如此受诸葛亮信任,为何刘禅没让他接替诸葛亮辅政,反而还将其逼死了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投靠刘备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杨仪出身襄阳士族,早年在荆州刺史傅群手下担任主簿。后来杨仪因不得重用而脱离曹操集团,投靠了襄阳太守关羽。关羽素来轻视士族,但发现杨仪很有才能,便任命他为功曹,将其举荐给了大哥刘备。刘备与杨仪谈论军国大事,发现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左将军兵曹掾,留在自己身边效力。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建安二十四(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让杨仪担任尚书。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然后东征伐吴,留杨仪和尚书令刘巴处理政务。虽然杨仪和刘巴都是荆州士族出身,但关系并不融洽。刘备鉴于刘巴的声望高于杨仪,便贬杨仪为弘农太守。

二.跟随诸葛亮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南中,便启用杨仪为参军,让他跟随自己出征。自此杨仪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协助他办理军务,将各项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诸葛亮因此对杨仪十分信任,提升他为长史、绥军将军。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与魏将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不久诸葛亮病危,便秘密向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待后事。当时大将魏延自视甚高,不把众将乃至诸葛亮放在眼里,导致其与同僚关系较差,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因此诸葛亮担心魏延死后不服杨仪统领,便下令让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如果魏延抗命,大军就独自离开。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随后诸葛亮病逝,杨仪秘不发丧,派费祎前去试探魏延。魏延素来恃才傲物,便对费祎说:“丞相虽然逝世,可我魏延还在。相府的属吏把丞相的灵柩送回安葬即可,我带兵伐魏就行,怎么能因为一人的死亡而耽误讨贼大业呢?杨仪算什么东西,哪有资格指挥我,我绝不替他断后!”

然后魏延将费祎留下,要和他一起商讨留下和回去人员的事宜安排。费祎自知要是不听从魏延,那就难以离开,便假装同意,还在文告上签了名,表示自己支持魏延,还会劝众将听从他的命令。

三.诛杀魏延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费祎见魏延已对自己放松警惕,便欺骗他说:“我回大营去替将军向杨仪传达命令,他是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不敢违背将军的命令。”魏延此时志得意满,丝毫没有怀疑,便让费祎离开。费祎于是极速逃离,魏延这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派人去追赶他,但已经来不及了。费祎向杨仪告知魏延的所作所为,杨仪自知难以约束魏延,便依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命部下收拾行装准备撤离。

魏延得知杨仪已经掌握大权,自然十分气愤,于是抢先率部南返,还派人烧毁沿途的栈道,对朝廷诬陷杨仪谋反。杨仪得知魏延所为,也连忙向后主刘禅上书,说谋反的是魏延。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刘禅一下接到魏延与杨仪二人的多篇上书,不知道谁真谁假,便急忙召来侍中董允、丞相府长史蒋琬询问意见。魏延素来恃才傲物,人缘不好,董允与蒋琬便力保杨仪为忠臣,怀疑魏延所说为假。

随后杨仪派人修复道路,日夜兼程前进,很快就追上了魏延。魏延见杨仪就在眼前,于是派人占据险要,亲率所部出去阻击。何平奉杨仪之命前来御敌,便训斥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魏延所部自然知道魏延的所作所为不对,于是不肯上前作战,而是四散逃命。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魏延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儿子和几个亲信逃走,准备回汉中。杨仪于是派马岱前去追赶,将魏延斩杀。随后马岱将魏延的头颅献给杨仪,他于是诛灭魏延三族,还踩着魏延的人头大骂说:“庸才,你还能作恶吗?”

四,狱中自杀

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卷四十)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杨仪诛杀魏延后居功自傲,认为自己会接替诸葛亮辅政。但诸葛亮嫌他心胸狭窄,内心更属意心胸宽厚的蒋琬接替自己。后主刘禅此前派蒋琬接应杨仪,得知魏延谋反不实,二人是为了争权才互相攻击。随后刘禅就任命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让他总揽政务,所以杨仪回成都后只被任命为中军师且遭到闲置。

杨仪自认为自己跟随诸葛亮多年,劳苦功高,而资历与才能都比自己少的蒋琬竟然后来居上,因此十分不满,经常在众人面前发泄牢骚,指责上天不公。众人听了十分害怕,也不敢上前劝阻。

杨仪深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刘禅没让他接任丞相之位?

费祎听了,于是前去安慰杨仪。但杨仪不仅没有收敛,还说:“丞相去世的时候,我要是率军投魏,还会如此失意落魄吗,真后悔当初错过了那个机会。”杨仪口不择言,因为不受重用而肆意说出叛逆之言,可见其性格存在巨大缺点,难怪诸葛亮不让他接替自己。

费祎见杨仪此言大逆不道,便向刘禅告发此事。刘禅大怒,于是贬杨仪为庶民,把他流放到汉嘉郡。但杨仪仍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继续上书为自己辩解,言辞激烈。刘禅看了更加生气,于是命人逮捕杨仪。杨仪不堪受辱,于是自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死后,魏延是想替代他当蜀汉军事统帅吗?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后主刘禅,虽然说是皇帝,但是,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而蜀汉真正的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也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北伐,实际上
2022-12-26 19:14:00
魏延被杀是否真的是诸葛亮安排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预言魏延必反,而且还处处限制他,最关键的是去世以后还不忘算计魏延一把,把魏延这个“不安分因素”从蜀国内部剔除。难道魏延就真的这么不堪?以至于诸葛亮要处
2023-07-20 21:56:00
魏延死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不惯太守的小人心思,拔剑把韩玄刺死,开城投降。当时诸葛亮以魏延叛主、杀主为由,将其问罪,魏延在众人的求情下暂时保命。这是小说的情节,其实魏延本人是刘备的部下,而且和刘备关系很
2022-12-28 15:10:00
马岱斩魏延之后去了哪儿?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犹记得当年《三国演义》中比较经典的一幕: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在两军阵前嚣张地大喊三声“谁敢杀我?”结果,马岱从他后面突然冒出,趁其不备,一刀下去,尸首分离!当然,这是影视节目中
2023-03-07 21:18:00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魏延被任命为前锋。因为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北伐陷入到僵持之中。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
2024-05-29 06:25:00
三国后期,尤其是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是蜀汉第一大将,在战场上非常活跃,奉丞相诸葛亮之命,多次与魏军交锋,并不落下风。然而,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大将魏延却被三个人联
2023-02-01 13:53:00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廖化当先锋”的地步,先主刘备仅存硕果大将魏延,却在诸葛亮死后,全家惨遭杨仪毒手。表面看,这一切似乎是魏延与杨仪的个人私怨,其实背后隐藏着诸葛亮的稳蜀大计。《三国志·魏延传》记
2023-10-13 15:43:00
历史上真的是马岱斩杀的魏延吗
...中的笔下,他虽有本事,但却是个典型的反面人物。多亏诸葛亮目光如炬,善于相面,早就看到魏延的脑后生有一块“反骨”,知道他不甘久居人下,自己死后他一定会背弃蜀汉而去,所以临终前军
2024-06-25 20:08:00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本来是降将,入蜀之初因为诸葛亮本人的不看好,而没有被重用,也成为了一个谋略,武艺不在五虎将之下,却一直无法进入一线将领行列的遗珠。民间对于这位饱受冷
2023-06-08 1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