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2 09: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陈邦彦、陈子壮和张家玉被誉为“岭南三忠”,其中,以张家玉的事迹最为传奇,他被李自成俘虏,却全身南归,对阵施琅,屡破清军,最终身中9箭,投水而亡!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生而聪敏,精通经文”,而且“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家玉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但第二年,“闯王”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张家玉闻皇帝死讯,跑到东华门哭祭,史书记载:“扣额抢地,血出被面,宛转号啼不能起。”闯军赶来,将他抓起来,关入监狱。

他上书李自成,称:“君王既定鼎于天下,必以尊贤敬德为基。是故不没人之忠者。所以有忠臣;不没人之孝者,所以有孝子。”

李自成念其忠义,“纵之逸”,张家玉得以安然无恙回到南方。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弘光政权建立后,弘光帝听信张家玉投降李自成的小道消息,命人将他逮捕,押解到南京受审,幸亏大臣极力为他辩白,方才免罪。

清军攻占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后,张家玉与黄道周、苏观生等人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即隆武帝。

张家玉被授予翰林院侍讲,兼理吏、户、礼三科事。几个月后,又被任命为任兵科给事中,驰援遭清军围攻的抚州,经过浴血奋战,击退清军,解抚州之围。

隆武二年,清军进兵福建,郑芝龙、郑彩等实权人物消极避战,任由清军长驱直入。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张家玉带领亲兵、乡兵与清军血战,但寡不敌众,中箭坠马,身负重伤,幸得部下营救,方能逃出生天。

他伤势未愈,即前往广东潮州、惠州一带招兵,共招募到十余万人,但此时清军攻占汀州,隆武帝被俘后自尽的消息传来,无奈之下,他只好遣散部下,返回东莞老家。

永历帝即位后,任命张家玉为兵部、礼部右侍郎,请他到肇庆任职,但被拒绝。

清军进入广东后,清将佟养甲等人久闻张家玉大名,企图招降他为己所用。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张家玉回信严词拒绝:“……捧诵瑶函,恩威交致,一似动以爵禄之慕,一似危以灭族之诛,呜呼,善矣。虽然天下唯德与仁,可以服人,明公倘德盛仁至,天下士愿出其门,自当有奔命恐后者,如徒相劫以力,相逼以威,自好者犹能麾之不去,召之不来,矧孔门高第,太祖孤臣如玉其人者,安可以不贤之招招之乎。生之,杀之,惟明公命;荣之,辱之,惟明公命。”

清军逼近东莞,张家玉组织乡兵抗敌,并与陈邦彦、陈子壮等人联合,共同抵御敌人。

清军征讨张家玉,带队的将领中就有第一次降清的施琅和他叔叔。

施琅和张家玉都曾在隆武帝麾下任职,也算老相识了,但施琅为了向清廷表忠心,丝毫没有手下留情,张家玉所部损失较大,被迫撤出东莞。

永历元年三月十四日,张家玉联合韩如璜所部,收复东莞,清廷任命的知县郑霖投降。

三天后,清将李成栋率主力反攻东莞,韩如璜战死,张家玉退往西乡,但他的“祖母陈、母黎、妹石宝俱赴水死,妻彭被执,不屈死,乡人残焉。”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是谁、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张家玉闻讯,悲痛万分,写诗悼念家人:“谁计忠成九族殃,行藏我亦似文方。但能完得君臣节,麽涅从他也不妨。”

几个月后,张家玉在增城与清军大战十日,身中九箭,感叹道:“矢尽炮裂,欲战无具;将伤卒毙,欲战无人。乌用徘徊不决,以颈血溅敌人手哉!”言毕,投野塘自尽。

第二年,李成栋反正,张家玉的弟弟向永历帝禀告兄长之事,永历诏赠家玉詹事府少詹事、兵部侍郎,谥“文烈”。

幸运的是,张家玉的墓碑保存至今,碑上刻有“皇明追封增城侯谥文烈张公墓”。

碑文曰:

□□□玉,字□□,号□□,□□□□□休乾公之长□□。生于万历乙卯年十二□□□□□□。□□□□□□人彭氏。由崇祯丙子科乡试《易经》中式第三十七名,崇祯癸未科会试中式第一百九名。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升兵科给事中兼翰林院侍讲,钦命监军便宜行事,特赐正大光明银印,累升礼、兵二部左侍郎。丙戌,虏骑入粤,大举义师恢复,丁亥冬十月,殉难增城。蒙恩加赠奉天翼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武英□□□□、吏部尚书,追封增城侯,谥文烈。己丑年八月十五日奉柩葬于将军□□眠亥□□之原。

永历己丑年八月十五日,荫袭锦衣卫指挥使、加都督府都督同知、胞弟家珍立石。

钦差户部浙江司主事□□□谕祭

钦差兵部武库司主事□□□谕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施琅第一次降清之后,都做了什么呢
施琅一生两次降清,家喻户晓的收复台湾之役即是第二次降清后所为,那么,施琅第一次降清之后,都做了什么呢?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称“生长滨海,总角从戎,风波险阻,素所履
2022-12-30 12:02:00
清朝的落后,一切要从施琅攻台说起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宝岛台湾在施琅将军的炮火声中,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攻台的两大功臣,姚启圣和施琅可谓是意气风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攻击台湾
2023-02-21 16:44:00
施琅:从郑成功到康熙的转折点
...开始将目光放在了郑成功身上。此时,被搁置了十几年的施琅再次走向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康熙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施琅年少时就展现出了惊人的作战天赋,年纪轻轻就投入明朝将领郑芝龙,即郑
2023-11-11 05:38:00
姚启号称满清第一怪才,他究竟怪在哪?
“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皆少保之力也!”说起康熙平台湾的故事,大家可能会马上想到施琅的功绩,但实际上,正如这段话所说。
2023-02-16 21:43:00
...去了财源,也失去了兵源,只能困守孤岛了。三、征台的施琅第二个重要的叛将就是施琅,他是福建晋江人,早年间跟随郑芝龙,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他一度跟随郑芝龙降清,后来才投奔的郑成功
2023-07-12 20:57:00
满清入关背后的汉人:背叛、忠诚与权力的游戏
...的总兵,谁知他却投降了清朝。之后他不仅向清朝推荐了施琅,还主张杀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都被清廷采纳。当康熙决定削藩时,黄梧感到很是惊讶,不久便病逝了。七、施琅施琅是郑成功父亲
2023-09-23 18:29:00
施琅:三姓家奴的荣耀与争议
...将领的帮助下,才成功攻下了台湾岛,这个汉人将领便是施琅。按道理说这样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清史上面应该将他大赞特赞才对,但是乾隆皇帝在修《贰臣传》时,却独独忘记了施琅。但笔者查找
2023-11-10 15:51:00
施琅在收复台湾之后,康熙却准备放弃台湾,险些酿大错
...赞同这一主张。在关键时刻,还是与台湾有着深厚情感的施琅,及时上表《镇台湾弃留利害疏》,从军事、经济、政治安定三个方面阐述了留守台湾的重要性。并一再强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台湾
2023-01-02 15:11:00
康熙盛世:五位汉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更彰显了一个汉臣勤勉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姚启圣与施琅:收复台湾的功臣除了文臣,在康熙朝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武将。其中,姚启圣和施琅就是两位不可不提的人物。当时,郑成功的后人
2024-05-09 21: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