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联合国已拉响警报,中美合作迫在眉睫,中方亮明态度,美却没诚意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0-03 11:32:00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气候问题拉响警报。古特雷斯称,气候危机已“打开地狱之门”,呼吁各方采取紧急行动。为此,中美合作迫在眉睫。中方已亮明态度,竭尽所能地承担了与自身国情相当的责任和义务,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中美气候合作方面,美国却没有诚意。

联合国已拉响警报,中美合作迫在眉睫,中方亮明态度,美却没诚意

据报道,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23年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2023年“可怕的高温”和“历史性的火灾”意味着人类已经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不作为将引发严峻后果。现在的重点是解决气候问题,并且任务迫在眉睫。而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气候问题上合作至关重要。

此前,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中美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会谈。克里表示,中美气候合作进一步讨论的要点包括2035年的新排放目标以及减少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方法。不过克里此次访华,中美并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也未达成具体协议。专家表示,美国一边对华实施打压制裁,另一边又寻求对华合作,这种做法行不通。中方一直强调将气候问题置于整体中美关系的框架内,以促进更加全面、务实和可持续的气候合作。

联合国已拉响警报,中美合作迫在眉睫,中方亮明态度,美却没诚意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美国不能仅仅只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要跟中国合作,而在其他领域方面又对华打压。气候变化合作始终离不开中美的政治大环境。因为气候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涉及到产业、技术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而不能将其单独拿出来。中方已表明,中美气候合作的最大障碍来自美国国内。美政客企图利用气候问题对华施压,否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妄图借此迫使中国更大规模地减排。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合力应对,中方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美曾经共同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为中美气候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美国多次喊话中美气候合作,但是却没有拿出诚意。

联合国已拉响警报,中美合作迫在眉睫,中方亮明态度,美却没诚意

据悉,2020年美国曾退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当时美国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不切实履行减排承诺,让全球一致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自从“退群”后,美政府在许多环保政策上不断“松绑”,无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努力,因一己之私就宣布“退群”。虽然后来拜登上台,美国又重返《巴黎协定》,但如此儿戏,反复横跳的行为,让人看不到美方诚意。

目前,距《巴黎协定》的颁布已过去了多年,全球却还远没有达到《巴黎协定》中规定的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多次呼吁发达国家兑现当年的承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竭尽所能地承担了与自身国情相当的责任和义务。反倒是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为了不履行减排承诺,几次三番搞小动作,却还妄图施压中国。

专家表示,在克里访华结束后,中美之间就气候问题曾频繁举行视频会谈。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气候问题是事关中美两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大事。中美曾经共同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而该协定所明确的基本共识是,发达国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美国理应作出行动,积极履行大幅减排的义务和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角大楼称中方拒绝中美防长会面请求,外交部:原因美方清楚
...个“国际维和人员日”。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情况?毛宁: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70多年来,联合国先后开展了70多项维和行动,超过
2023-05-30 17:54:00
中美防长新加坡会晤,谈完五件大事,中方神态轻松,美方拉着个脸
...动摇。更何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秘书长刚表过态,明确强调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美国硬要逆势而为,只会引火烧身。同理,美国将手伸到南海问题上,破坏南海
2024-06-03 10:49:00
美方主场,中美将领现场交锋,两军破冰,2个要求美军必须先做到
...机会。公开资料显示,尹忠良少将现在的职位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军参团团长。他当场表示,不同意阿奎利诺刚才表达的许多观点,但是由于当天不是“合适的时候”,因此不会一条一条地回应
2023-05-25 11:26:00
中美防长为何“只握手不会谈”?
...位置后撤15公里,设立非军事地带(Demilitarized Zone);由联合国在非军事地带设立和派遣监测和观察小组;以及由联合国在争议地区主持公投,客观确立这些地区多数居
2023-06-06 12:30:00
...的中国才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团结、更有信心、更具韧性。威胁和压迫从来都是不管用的。美国
2025-05-08 08:52:00
中美搁置分歧,准备联手干件大事,拜登还想拖后腿,对华连出两招
...推动甲烷减排问题,以及推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达成了合作共识。中美重启气候合作中美重启气候合作的消息一经传出,
2024-05-14 10:43:00
美接连发请求,邀请王毅外长访美,关键时刻,一架中国专机飞纽约
...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中方高层将出席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据报道,9月15日,毛宁表示,中方高层将赴美,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气候雄心峰会及中方主办的
2023-09-18 11:47:00
美方尝到苦果,中美谈判大门关闭,美3次求而不得的,中国给了俄
...其他诸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我们姑且不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合法拥核的,而且中国军工产业非常强,如果真的有心扩大核武库,那么完全就是潜在的继美俄以后又一超级核
2024-08-19 11:06:00
美俄短兵相接后,美司令请求中国解除制裁,恢复中美战区领导对话
...敌冰释前嫌,宣布重新建交。这一重大和平事件,引发了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高度评价,但却在引发了美国的恐慌,一股宣称美国势力可能被排挤出中东地区的声音,在美国国内响了起来。其实一直
2023-03-17 15:0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通讯员 王子毅 记者 谢嘉迪)10月27日,厦航MF8661航班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平稳起飞,标志着泉州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正式通航
2025-10-28 07: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基于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主角吴石保护下来的“末次资料”,到底有啥意义
2025-10-27 16:27:00
东航恢复中印航线:上海浦东⇌德里航班11月9日开飞
@中国东方航空 介绍,11月9日起,东航将开飞中国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由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三、六
2025-10-27 14:41:00
两架美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消息,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美国海军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 - 60R“海鹰”直升机
2025-10-27 14:07:00
政府“停摆”持续 美低收入人群食品援助将于11月1日停止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称,美国联邦政府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将于11月1日停止。美国农业部称
2025-10-27 13:37:00
记者当地时间25日获悉,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及其家人、哥内政部长阿曼多·贝内德蒂实施制裁后
2025-10-26 04:48:00
法国媒体日前报道,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遭劫后,已将部分珠宝藏品转移至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金库内存放。法国RTL电台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
2025-10-26 21:58:00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5日19时45分,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北纬43.08度,东经131.10度)发生5
2025-10-25 23:51:00
瑞典学院10月9日宣布,匈牙利作家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获得了20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71岁的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是继2002年获奖的凯尔泰斯·伊姆雷之后
2025-10-24 11:39:00
责编:李磊、姚凯红
2025-10-24 09:48:00
有记者问:近日,何立峰副总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视频通话,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请问商务部是否有进一步消息
2025-10-23 20:05:00
当地时间21日,受地缘政治、投资者获利止盈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白银遭遇市场广泛抛售。当天,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超6%
2025-10-22 15:27:00
当地时间22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称,朝鲜向半岛东部方向发射不明弹道导弹。目前,朝鲜方面暂无回应。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张婷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10-22 14:24:00
法国巴黎检方21日表示,卢浮宫博物馆遭抢的8件珠宝仍然下落不明,经济损失预估可达8800万欧元。巴黎检察院检察官洛尔·贝屈奥当天表示
2025-10-22 18:35:00
泰国前总理佩通坦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辞去为泰党党首职务。来源 新华社编辑 张婷二审 杨韬三审 周文君
2025-10-22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