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天桥坡道太陡 绕行桥洞太远 上桥混行太悬
跨线桥能增设非机动车道吗
跨线桥是指跨越公路、铁路或城市道路等交通线路的桥。近日有市民反映,一些跨线桥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但出于各种原因,不少人仍冒险走上跨线桥。“近几年北京一直在优化非机动车道和慢行系统,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够对这些跨线桥进行优化。”有市民通过本报建议。跨线桥是否符合改造条件?有没有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成寿寺跨线桥上不少非机动车不顾警示在应急车道上行驶。
厚俸桥旁天桥坡度大,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需互相协助才能下桥。
槐房西路跨线桥专门为非机动车开辟通道。
厚俸桥
附近天桥坡度大电动车冒险上跨线桥
市民李先生家住朝阳区南磨房地区华侨城小区。据他反映,小区位于京哈高速南侧,每当大家需要跨越京哈高速前往位于道路北侧的南楼梓庄区域时,都苦于没有一条方便、安全的道路。
李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便是沿着金蝉西路通行,经由位于该条道路上的厚俸桥往返于京哈高速两侧。但是这条线路上唯一禁止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路段也正是这座厚俸桥。
李先生说,居民要是骑车想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跨越京哈高速一共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沿着京哈高速辅路向东穿越垡头桥下方的桥洞再折返回来;另一个则是通过架设在厚俸桥旁的天桥达到跨线的目的。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不便之处。“从桥洞穿行需要绕行近两公里的路程,而厚俸桥旁的天桥坡道坡度太大,车辆上下推行十分困难。所以很多人嫌推车费劲,便直接从桥上骑过去了,和机动车混行在一起,非常危险。”
记者在现场看到,李先生所说的这座天桥紧挨在厚俸桥西侧。相比其他天桥,这座天桥的坡度较大。天桥顶部与沿厚俸桥西侧外扩出的一条近百米长步道相连,桥面与步道间被一排石墩完全隔开,此举是为了防止行人、非机动车从步道进入厚俸桥。有市民表示,如果没有负重且是步行的话,从天桥穿行还比较省时省力。但如果是上了年岁的老人拎着东西,或是骑车由此通过则相当吃力。
探访期间记者看到两辆电动自行车一前一后上了这座天桥,准备下桥时却犹豫了。两名骑行者虽然互不相识,却很快达成默契。只见其中一人扶着车把掌控方向并捏紧刹车,另一人则拉住车尾协助减速。待一辆车成功推下桥后,两人再返回桥上,一起推另一辆车下桥。其中一位骑行者表示,自己上桥时是一路给着电才能推上来的。但下桥时车辆太重,又要捏紧刹车又要控制车把,同时身体还得发力协助减速,一个人推车下桥实在太费劲,这才两个人互相协助着下桥。“如果是女士想推着电动车由此经过,估计光是上桥都很费劲。”
在现场观察的近15分钟内,记者注意到天桥上很少有非机动车往来。而一旁的厚俸桥尽管设立了仅供机动车通行的标识,但桥上通行的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却是络绎不绝,其中一些非机动车甚至在桥上逆向通行。
据了解,此前有市民就该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能在厚俸桥上增设非机动车道。相关部门回复称:金蝉西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目前已全部实现规划,短期内暂无改扩建计划。关于金蝉西路厚俸桥增设非机动车道的问题,目前正联合市交通委开展相应方案研究。
成寿寺桥
逆行跨线桥或穿行天桥都不安全
除了厚俸桥,在丰台区的成寿寺桥也存在类似问题。成寿寺桥横跨南三环东路,车辆经由该桥能快捷往返于三环路南北两侧的成寿寺及方庄地区,免去了在三环辅路排队掉头的麻烦。该座跨线桥两端设有多个禁止行人、非机动车及摩托车通行的交通标识牌。然而有市民反映,几乎每天早高峰都有大量非机动车由南向北逆行上桥跨越三环路。
3月21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座跨线桥北向南方向为直线车道,横跨三环路,而南向北方向道路在末端则以环形匝道的形式并入三环辅路。由于南向北方向的道路无法直接进入方庄地区,因此不少非机动车驾驶员便将车逆向驶入了北向南的车道。在这一过程中,非机动车驾驶员需要先沿成寿寺路辅路逆行200余米,接着在邻近跨线桥时还需逆向穿过三条机动车道方可驶上跨线桥,此后在桥上逆行近800米,才能并回非机动车道。
记者注意到,由于整个跨线桥的绝大部分路段均只有一条机动车道及一条应急车道,而非机动车往往沿着应急车道通行,旁边机动车呼啸而过,险象环生。
对此有司机建议有关部门引导非机动车经由旁边的过街天桥通行。记者发现,在成寿寺桥西侧三十余米处的确建有一座过街天桥。该处天桥坡道并不算宽,但坡度相对平缓。这也导致大量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通过天桥时一路骑行通过,并不会下车推行。而这座天桥连接着三环主辅路上多个公交站台,大量乘客由此通行。再加上桥面上经常有游商摆摊,整个天桥的通行空间被严重压缩。如果大量电动自行车由这座天桥飞驰而过,会严重威胁到行人的安全。
值得借鉴
部分跨线桥已增设非机动车道
一边是跨线桥禁止非机动车通行,一边是非机动车日益增加的“跨线”需求,这样的矛盾能解决吗?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跨线桥已经成功进行改造。
其实早在2007年,窑洼湖桥跨线桥就尝试开辟了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开辟前,居民想要骑车跨越东四环路往往需要钻3个桥洞、转4次弯,绕行近600米。随着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朝阳交通支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最终在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将窑洼湖桥东向西方向最外侧的机动车道改为了非机动车道,跨线桥原本的设计为市民实际的通行需求“让路”。
无独有偶,2021年槐房西路跨线桥也进行了类似改动。3月初记者在现场看到,跨线桥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全程设有橙白相间的柔性隔离柱。为了让非机动车更安全地从辅路进出主路,上下桥处均设有多个显眼的荧光色让行标识,而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交会的位置还设有S形的减速区……每个细节都在强化对骑车人的安全保护。
在改造前,非机动车想要跨越南五环路两侧,如果不冒险走机动车道,就得绕行近3公里的路程。如今随着槐房西路跨线桥慢行系统“断点”的打通,周边市民骑车往返于南五环路两侧也变得更加便利。
记者手记
因时而变优化慢行
本市提出“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将步行、自行车骑行等慢行交通方式放在交通发展理念的首位。近年来,面对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在内多元车种并存的慢行系统,相关部门也在通过精细化治理对非机动车道通行条件持续优化。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跨线桥由于规划、建设年代较早、桥区偏僻,周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相对较少,因此在相关设施的配套上稍显不足。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提升,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普及,非机动车及行人对于出行条件的需求也日渐增长。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局面,一些跨线桥已经因地制宜地对通行环境进行了改进。这些改善满足了居民省时省力的通行需求,提升了安全保障。希望这些措施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广,从而快速补齐短板,不断提升超大城市的交通治理水平。本报记者 陈圣禹 文并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