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卑微的奴隶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用一生来演绎一幕旷古未有的华丽转身,而这其中的艰辛困苦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后赵主石勒并非生来就是奴隶,而是在少年时期被拐卖为奴的。少年时代的石勒很有胆识,而且身体非常健壮,所以十四岁就开始闯荡天下,和同乡邑人一起来到了洛阳做买卖。
后来,灾荒连年,百姓穷困交加,石勒的买卖也没做成,只能投奔大地主,做佃客来换口饭吃。不过,石勒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两个有见识的东家。他们觉得这个少年和一般人不同,不但会种田,还颇有大志,于是便经常在生活上照顾他,给他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西晋太安年间,并州爆发了大饥荒,民不聊生,社会动荡,胡人佃客们也纷纷离开,另寻出路。这时候,石勒就投靠了之前常常帮助自己的宁驱。当时,因为灾荒严重,很多官员私自掠卖胡人,将两个胡人并锁一枷,拉到山东一带的人口市场上,卖给达官贵人们为奴。石勒也被北泽都尉刘监抓了壮丁,差点被卖为奴隶,幸好宁驱救了他,将他藏了起来,又逃过一劫。劫后重生的石勒本来打算投奔纳降都尉李川。当时的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就在做人口买卖,于是石勒最终还是难逃一劫,被司马腾手下的郭阳抓住了。幸运的是,郭阳正好是郭敬的族兄,所以石勒安全地到达了山东,被卖给茌平人师家为奴。
得遇贵人,宏图之志初展
所谓“自助者天助之”,是英雄就不会永远沉沦下寮。石勒被卖给山东人师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即便是在田野耕作,石勒也始终聆听着远方的鼓角之声,憧憬着上阵杀敌建功的一天。后来,此事传到了师耳中,他很惊讶一个胡人奴隶竟然有如此志向,便当面召见了他。见面之后,他仔细看了看堂下的奴隶,发现他相貌非凡,谈吐之间也颇有见地,便免除了他奴隶的身份,留在身边使唤。
当时,师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牧马场,里面的牧帅汲桑和师关系不错,经常往来。石勒从小生长在草原之上,善于相马,所以便和汲桑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借助汲桑的关系,石勒开始了招揽人才、积蓄力量粮草的准备工作。
当时西晋王室正在同室操戈。司马越拥立了晋怀帝,标志着八王之乱的结束。当时,成都王司马颖去长安之后,邺城空虚,司马颖手下的一员老将公师藩便以援救旧主为名起兵攻打邺城。当时,石勒跟随着汲桑投奔公师藩,因为他骁勇善战,被任命为前队督。汲桑命他以石为姓,以勒为名,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
可是,首战失利,公师藩也被晋将苟曦斩杀。石勒只得逃回茌平的牧场。为了招兵买马,他率领手下劫县狱,将犯人都释放了出来,很多人出于感恩都投靠了他,附近的一些村民苦于生计,也纷纷前来依附,于是他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他领着自己的队伍投奔了汲桑,作为前锋,以为司马颖报仇为名,起兵讨伐司马越。
石勒的队伍很快攻下了邺城,杀死了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司马越大惊,急忙调将军苟曦、王赞等前去阻击,最后石勒的队伍终于寡不敌众,被司马越打败,死伤万余人。受到重创的石勒还是没有放弃,而是率领残余的队伍准备投奔汉王刘渊,结果中途受到冀州刺史的阻击,汲桑战死,石勒一人逃往乐平。在途经上党石勒遇到了两个胡人,他们俩手下有数千士兵。石勒力劝他们和自己一道归顺汉王刘渊。于是,三人率数千人一起前往归附,刘渊高兴地接纳了他们,并将张旬督封为亲汉王,冯莫突为都督部大,而封石勒为辅汉将军,并封平晋王,以统率他们。
之后,他屡立战功,赢得了诸胡人的敬畏和爱戴。建立了自己的群众基础之后,他便借一次聚会之机,当众询问大家:“如果要发动大事,你们愿意推举谁为统帅?”因为大家素来敬畏石勒的才能和胸襟,纷纷站到了他这一边。伏利度看大势已去,只得俯首称臣,跟随石勒一起投奔了刘渊。至此,石勒既获得了张旬督和伏利度的部众,又深得汉王刘渊的倚重,所以声望和势力都壮大起来,已经和当初依附汲桑之时大为不同,这只草原雄鹰即将振翅高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