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新生儿在夜间往往会醒很多次,父母尤其是母亲因此不得不开启碎片睡眠模式。相比之下,南极帽带企鹅育儿时的睡眠简直“碎成了渣”。一项新研究发现,帽带企鹅在看护新生宝宝时,一天要打盹儿数千次,一次仅约4秒。
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刊载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的相关论文。论文说,研究团队在南极乔治王岛一处帽带企鹅领地,给14只成年企鹅身体上安装了传感器,通过脑电波监测其睡眠行为。
为期11天的监测数据显示,在繁殖期,帽带企鹅父母在拥挤、吵闹的企鹅群里警觉地看护企鹅蛋或新生宝宝时,会进入一种“极端睡眠”模式,即一天时间内可以打盹数千次甚至上万次,但每次打盹仅持续约4秒。
研究人员说,帽带企鹅的“微睡眠”虽然短暂,但由于次数多,每天累计睡眠时长也能达到约11小时。“这些企鹅父母看起来就像犯困的司机,频繁地闭眼、睁眼,在(繁殖期的)特定时间里,它们大概几个星期里都是每天24小时呈现这种睡眠模式。”
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这种极端睡眠状态下,帽带企鹅父母们看起来机体正常,且能够顺利完成育儿任务,这说明“微睡眠”同样能使企鹅身体恢复活力。他们猜测,在繁殖期之外,帽带企鹅可能会恢复单次持续较长时间的睡眠。
帽带企鹅因其头部下面有一条黑色纹带而得名。每年11月左右,帽带企鹅通常在石头筑起的巢内孵蛋。在繁殖期,帽带企鹅父母们主要防范贼鸥等侵扰。与南极的很多种类企鹅一样,孵蛋及看护新生宝宝的任务会由雄性和雌性帽带企鹅轮流负责,另一方外出觅食。研究团队表示,至于其他种类企鹅父母是否也存在这种极端碎片睡眠模式,目前还不清楚。 (据新华社消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