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气血才是女人的命16
祛湿就用红豆薏米2
文小叔/著
磨铁文化/出品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从体味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狐臭、腋臭、脚臭等,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没有什么味道。仔细观察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下注,反之白带量少、清稀如水就是寒湿。
从自我感觉来区分。
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瘀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总觉得全身哪儿都疼。
湿热重点在热。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有口臭、口疮,长痘痘等。湿气重是脾的运化出了问题,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出了问题。所以,要祛湿,首先要健脾,要健脾,必须让脾胃这个中心的轮子转起来。怎么让脾胃这个轮子转起来?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一升一降,脾胃就转起来了。
什么药能够让脾气往上升呢?医圣张仲景首推白术,白术可以加强脾的气化功能。气化功能好了,湿气自然就会去掉。什么药能够让胃气下降又能利水呢?张仲景首推茯苓。
这样就有了祛湿的一个基本方子:白术、茯苓。一升一降,白术往上气化,茯苓往下利水,两者配合相得益彰。这是基本方。
如果你是湿热,什么也不用再加,白术、茯苓就可。为何?因为湿热的根本原因是湿,有湿才有热,是湿化热,所以把湿气去掉,自然就没有热了。如果你的热很重,可以加点栀子,栀子是清一身之热的,是清五脏六腑之热的,这样就变成了白术、茯苓、栀子。
如果你是寒湿,就加点干姜;如果你寒气很重,就加点附子。这样就变成了白术、茯苓、干姜、附子(附子有毒,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无论你是寒湿还是湿热,祛湿都会损耗津液,这时候可以加入炙甘草或者生甘草,补中益气的同时还可以守住脾胃。如果你气虚,祛湿久了也有些受不了,可以加入党参,这样就变成了四君子汤。于是,湿热的方子就变成:白术、茯苓、栀子、甘草。寒湿的方子就变成:白术、茯苓、干姜、附子、甘草。
无论如何变化,白术与茯苓是必须要有的,它们是祛湿的对药,是基本方,对于祛湿,相对平和,不猛烈也不柔弱。有人问:“如果我是湿热,用红豆薏米可不可以?”可以,但是必须加点干姜、甘草保护一下脾胃,还要加点黄芪提一下气,这样这个方子就平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