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30日晚,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牡丹亭》在正乙祠戏楼圆满落幕。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一级演员魏春荣,北方昆曲剧院一级演员邵峥,北方昆曲剧院二级演员刘大馨携手登台,依托正乙祠三百年古戏楼的独特氛围,让这段跨越四百年的“情可超越生死”的爱情佳话,通过他们精彩的表现,沉浸式地呈现在现场观众面前。
演出当晚,正乙祠戏楼朱漆彩绘的雕梁下,古雅的建筑氛围与戏曲的传统韵味和谐相融,随着曲声缓缓响起,魏春荣饰演的杜丽娘身着雅致的戏服登场,一亮相便抓住全场目光。《游园》一折中,她眼波流转间藏着少女对春色的好奇,水袖轻扬时带着未脱的娇憨,唱腔婉转如流水;《寻梦》一折,她以细腻绵长的唱段,将“怎奈何花开花落终是空”的怅惘藏进每一个身段,脚步轻移间似在追寻梦中残影;到了《离魂》,她眼神低垂间的绝望、唱腔里的悲戚层层递进,观众屏息凝神,完全沉浸在杜丽娘的情感世界里。
邵峥饰演的柳梦梅则尽显书卷气,其清亮的唱腔,精准诠释出角色“痴情却不迂执,潇洒而不轻佻”的特质。尤其在《拾画》中,他手持画卷细细端详时的专注,念白间流露对梦中恋人的执念,再到唱腔里满含的炽热情感,每一个细节都让柳梦梅的形象愈发鲜活。
刘大馨饰演的春香更是成为全剧的“灵动亮色”,她灵动鲜活的表演、清越悦耳的嗓音,将少女的天真烂漫与聪颖俏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杜丽娘游园时的活泼互动,对塾师的俏皮调侃,一举一动都带着满满的生命力。她的演绎不仅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杜丽娘的婉转心绪,更让现场氛围多了几分轻松欢快。
正乙祠戏楼作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中国戏楼活化石”,其独特的声场与布局,为这场演出增添了别样魅力。当杜丽娘唱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时,观众抬头可见戏楼精美的藻井与雕梁,戏中“园林”的虚境与眼前古建的实景浑然交融,形成独特的空间共鸣;而“观众席与戏台尽在咫尺”的布局,更让观众能清晰捕捉演员的每一个细微表现——魏春荣眼波里的幽怀、邵峥折扇启合的风度、刘大馨动作里的灵巧,甚至演员呼吸的节奏与情绪的微妙转变,都能近距离感知。不仅如此,正乙祠戏楼在演出后精心设置了互动环节,观众依次排队同演员们签名合影留念、面对面交流,更加拉近了观众与演员、角色的距离。
作为汤显祖于1598年创作的经典,《牡丹亭》以“情可超越生死”的核心理念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戏曲巅峰,其二百三十余支曲牌承古创新,《游园》【皂罗袍】、《惊梦》【山坡羊】等唱段传唱至今。2001年,它更随昆曲一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珍爱的文化瑰宝。
此次《牡丹亭》在正乙祠的演出,不仅是对经典剧目的传承,更实现了古戏楼与传统戏曲的“双向赋能”——古戏楼的历史底蕴,让《牡丹亭》的意境更显厚重,而经典剧目的演绎,也让正乙祠的舞台更具文化温度。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