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宣汉县东乡街道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发展柠檬产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6 14:2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9月15日,走进位于宣汉县东乡街道红界村的柠檬产业基地,只见村民崔庆明正在对青绿硕大的柠檬果子实施套袋作业,统一的黄色纸袋将成片的柠檬树扮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柠檬果子套上纸袋后,既能提高果子成色,又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宣汉县东乡柠檬产业基地红界村片区管理员符自平说,该基地种植柠檬3580亩,预计产果320万斤,产值突破700万元。

这里原本是一片撂荒地,如今因小小柠檬得以“盘活”,得益于东西部协作带来的嬗变。多年来,宣汉县东乡街道抢抓东西部协作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创建柠檬种植基地,规模发展特色产业,把“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起农民钱袋子,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宣汉县东乡街道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发展柠檬产业

共建基地——

“小柠檬”做成“大产业”

“你看,这座拔地而起的选果厂,就是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修建的……”随行的东乡街道人大主席刘小龙说,他们在东乡柠檬种植基地投入配套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购置双通道鲜果分道线1套、铁质存储箱1000个、鲜果周转箱1万个、电动升降叉车1台、 手动叉车3台、电动助力叉车2台、木托盘1000个以及冷库设备等,助推柠檬产业发展壮大。

“我们注册资金1000万元,建立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东乡柠檬种植基地。但是,要想把小柠檬做成大产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实际困难,通过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柠檬产业带来的新希望……”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千福感慨万千。

据王千福回忆,2017年,在渝洽会上,通过县投资促进局、东乡街道等单位招商引资,引进海南宣汉智力支乡会会长马召林,重庆宣汉智力支乡会副会长王千寿、岳明三位业主,联合创办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立东乡柠檬种植基地,在磨峡村试种柠檬650亩,成功发展柠檬产业。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宣汉县东乡街道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发展柠檬产业

通过几年的打造,借乘东西部协作快车,该基地初具规模,具有标准化种植、采摘、加工、储存、包装、销售的作业流程,现已覆盖磨峡、红界两个村,流转土地3458亩,采取“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柠檬约20万株,实现了布局规模化、绿色品牌化、产销一体化、联农效益化,打造成为园林绿化、特色养殖、记忆农家、农旅观光旅游的综合立体现代生态农业,逐步把小柠檬做成大产业。目前,该企业已被入选“企业信用建设”单位,注册有绿色食品商标名称“巴山柠檬”和巴山柠檬绿色食品标志。

共谋销路——

“小网络”产生“大效益”

“过去,我们每逢柠檬销售旺季,只能由来自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客商收购,一方面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缺乏劳动力采摘,导致柠檬滞销,损失不少经济效益……”谈及销路,符自平满脸愁云,他们正在破解柠檬销售瓶颈,积极探索 “互联网+柠檬”的电商运营模式,通过品牌包装打造、运营团队组建,不断提高网络销售能力。

“滞销”的柠檬如何变成“畅销”的金果果?在宣汉县商务局的帮助和指导下,东乡街道成功建立柠檬供应基地,大力推进柠檬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网络直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电商自营,同时和县、市级等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电商企业建立一件代发渠道等多种销售模式,将东乡柠檬销售至全国各地。

在“互联网+”的潮流下,农产品“触电”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互联网+柠檬”产生的系列反应,让红界村的柠檬由昔日“滞销”变成今朝“畅销”。由此, 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千福对柠檬产业发展信心十足。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宣汉县东乡街道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发展柠檬产业

“青柠檬的保鲜期很短,如果长时间放置变了色,没有了‘卖相’,就不值钱了;如果急着销售,就容易被压价。”符自平说,他外出学习了柠檬储存技术,在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起了冻库,让青柠檬存放半年不变色,再也不为柠檬的销售犯愁了。

“没有想到,农产品‘触电’能带来这么好的效益。” 王千福告诉笔者,“我们积极探索‘线下+线上’销售模式,力争把东乡柠檬推销到国内外销售市场!如今,东乡柠檬已经在资阳市、安岳县等周边城市的各大超市畅销,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共享成果——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

“‘撂荒坡’变成‘金土地’,‘酸柠檬’结出‘甜蜜果’……我村在乡村振兴中,共投入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380万元,积极支持柠檬产业发展,不仅美化了乡村‘新颜值’,还鼓起农民‘钱袋子’,我是其中的受益人。”站在定海·宣汉东乡柠檬种植基地里,家住红界村二组的村民汤代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随后,汤代芳掐指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流转土地3亩,按每年每亩270元计算,年可收入810元;夫妻俩一有空闲就到柠檬基地务工,按每人每天50元计算,年可收入了15000余元;我是柠檬基地管理员,每月固定工资收入400元,年可收入4800元。照这样计算,我家一年共收入20610元,这比过去种稻谷、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划算多了!”

“酸柠檬”变成“甜蜜果”宣汉县东乡街道乘借东西部协作东风发展柠檬产业

汤代芳只是红界村受益群众之一。该村位于宣汉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平均海拔700米,住着1077户3337人,共享东西部协作项目建设成果。“公司入驻后,我村每年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平均每天可解决当地村民就业达110余人!”红界村党支部书记崔吉均说,“下一步,我村将积极探索‘柠檬基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步伐,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观光体验游,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供稿:宣汉县委宣传部漆楚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达州宣汉:沃野飘果香 农村展希望
...满枝头,一阵阵果香扑鼻而来……11月16日,走进达州市宣汉县东乡街道磨峡村千亩柠檬产业园,工人们正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搬运、分拣柠檬,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据四川浓腾达农业开发有
2023-11-21 14:3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近年来,达州市宣汉县乘着浙川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全力抓好巴山大峡谷乡村振兴项目“桃溪别院”和巴山大峡谷旅游帮扶建设项目“云顶酒店”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2023-10-13 09:51:00
达州宣汉:“忠勇信义·德住我家”院坝会劲吹文明新风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活动现场。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乡亲们,这就是我们为道德模范户准备的‘忠勇信义·德住我家’特制中国结,大家看,好看不?”近日,达州市宣汉县东乡街道福溪社区
2024-01-02 13:01:00
...:达州日报本报讯(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张平)近日,宣汉县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2023年“博爱助学”资金发放活动全面结束,圆满完成了年度助学金发放工作。此次助学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
2024-01-16 09:26:00
...”车站建设用地,正式开始进行清表工作。这标志着今后宣汉县通达四方的主力枢纽车站,在完成相应的征迁工作后,迈入正式建设的新阶段。宣汉南车站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街道拱桥村,
2024-04-08 18:40:00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宣汉县举行一村一项目签约仪式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符艳 通讯员 姚盛)瑞雪兆丰年,产业万象新。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共促集
2023-01-17 10:29:00
...员 张淮元)开局就决战,起跑就冲刺。春节假期刚过,宣汉县重点项目迅速投入施工建设中。广大建设者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干出加速度,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2023-02-03 10:29:00
四川省宣汉县委书记杨勇: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动“资源产出地”到“产业崛起地”转变
...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县(区)委书记访谈四川省宣汉县委书记杨勇: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动“资源产出地”到“产业崛起地”转变人民网达州6月27日电 (记者朱虹)近
2024-06-27 12:15:00
吹响“冲锋号角” 争创“全国百强”
...净化厂 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雪景如画道通脉连“宣汉县加速建设‘公园城市’,全面启动县城‘一区一片一城’拓展提升工程,明月新城正式开工、张家坝片区加快建设、西区功能设施更
2023-01-05 10: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