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创新热土春潮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2 01: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上接1版)

中科永安是中科大先研院培育企业的缩影之一。截至目前,中科大先研院累计孵化企业33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6家,瞪羚、雏鹰等高成长企业89家,龙芯中科(合肥)、华米科技、东超科技等已成为行业明星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嘱托,句句振奋人心。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造福社会。同时,参与市场化竞争也有利于推动我们的科研。”聂俊说,公司员工半数以上是技术人员,依托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在全国首创了“固定式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等多个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发展势头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近年来,中科大先研院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应用工程技术中心25家,联合实验室77家;承担横向项目1370余项,金额8.1亿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700余项,已授权362项,2018~2023年连续六年入围安徽省专利百强榜。

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

去年12月,作为中科大先研院第一家持股孵化企业,中科永安为先研院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盈利。

这笔盈利是先研院创新体制机制的“硕果”之一。2020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先研院法定机构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近年来,先研院全面落实法定机构建设试点任务,不断先行先试。

杨晓龙介绍,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先研院进行了“多个创新”:创新管理体制,形成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运营机制;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试点项目经费包干制度,切实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构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探索自然科研系列职称自主评审,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抢抓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机遇,明确中国科大科技成果通过转让或授权至先研院,打破成果转化的隐形藩篱;创新投资融资机制,成立先研院资产运营公司,设立投资基金,组建技术经理人团队,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周期服务……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力,让“科技之花”更快走出“象牙塔”。

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人”无疑是关键核心要素。中科大先研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重大研发平台建设、重点研究领域探索、创新单元发展实际,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国家及安徽省、合肥市各类人才政策,积极搭建人才梯队,服务先研院发展大局。八年来,累计汇聚各类创新人才864人,其中博士后、研究员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57人,引进创新团队82支,其中院士团队5支。

“和全国其他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不同,中科大先研院还招收研究生,培养应用型人才。”杨晓龙介绍。

依托中国科大优质教育资源,先研院创新“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定制化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2020年至今,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超1100人,与50多家专业实践基地签署共建协议,努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接下来,中科大先研院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体制机制创新,围绕“一区一中心”建设发展目标,主动对标安徽省“三地一区”“科大硅谷”目标规划,推动中国科大科技成果在皖落地转化,努力建设中国科大海内外师生校友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的集中集聚区,打造“科大硅谷”核心区;依托中国科大赋权项目及省市院创新成果,打造以科技成果发布、科技成果交易、科技金融、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等多要素集中展示与交流的“科创中心”。

·本报记者 代敏·

记者手记

在合肥这片热土,科技创新的春潮奔涌澎湃,无数科研成果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科创实力。加快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让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合肥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采访中,聂俊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正是因为合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才能让科研工作者们专心致志“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科创大走廊东首的古荡街道,是一片因人才而兴的双创热土,建设“张泽院士工作站”是其一揽子“招贤纳士”措施中的重要一项。近年来,古荡街道积极强化引才阵地建设,构建“栖西”人才服
2023-11-23 06:49:00
双“谷”联动全域科创 迸发新动能
...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6项具有引领性的创新成果,3个中国科大赋权项目落地实施。聚焦环境企业孵化,“中国环境谷”“绿”意盎然。“这里是绿色发展的加速引擎。”从2017年大气环境
2024-01-17 05:04:00
2023年“科学探索奖”举行颁奖典礼 中国科大女教授展示“她力量”
...取奖杯,其中也包括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彭新华。这位中国科大教授,是“科学探索奖”发起五年来数学物理学领域的首位女性获奖人。中国科大教授成数学物理领域首位女性获奖人作为目前国内
2023-09-24 21:27:00
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圆桌会议在枣庄成功举办
...上线下同步的形式,现场集中展示了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科技成果,邀请了十余位锂电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端智库、资本机构汇聚一堂、把脉问诊,为锂电产业的校企合作搭建了全新的交流平
2023-09-18 17:08:00
...生逢其时,必奋斗其时。在合肥市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像这样把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的故事还将不断演绎。
2023-09-25 04:50:00
...新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就催化而生。 一直以来,如何跑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道科技创新发展的难题。江北新区的“解题”切口在于先走好“最先一公里”,即高校和企业间搭建
2024-03-26 10:27:00
合肥市蜀山区科创载体项目又有新进展
...,6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孵化基地揭牌入驻。“从学校到园区仅需15分钟车程,便于学院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研发工作,并且车间高挑的空间也
2024-08-23 18:05:00
南沙 向世界|平台加速形成 携手港澳共追梦
...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运营总监杨宛莹直接投身南沙热土,她希望能在南沙打造一个咖啡产业聚集地,为全球电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到这里创新创业创想未来,她相
2023-06-15 00:44:00
上海码极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盛大开业 开启人工智能新篇章
...技资源和人才优势,扎根在闵行、漕开发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将公司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与产品孵化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创新场景的
2024-12-28 16:1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中科曙光:为“VR+AI”构筑强大、稳定、绿色的算力基石
鲁网11月11日讯 (记者 刘亮亮 刘晓伟)如果说VR/AR构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和窗口”,那么AI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可感知
2025-11-12 09:22:00
知名作家张德芬入选福布斯中国华人精英 Top100
近日,知名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凭借在心理学研究深耕、教育普及落地及文化出海传播三大领域的卓越成就,成功荣登 “2025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 榜单
2025-11-12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