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京江北新区:从“实验室”到“应用场”,“学研产用”向新发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6 10:27:00 来源:龙虎网

(记者 戴小淞 通讯员 钱钰玲 石丽莹)近日,“北京大学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举行。这款由位于江北新区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程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攻关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与馆内众多文物一起化身“国家级珍藏”。

北京大学与江北新区的携手,是“学研产用”的创新之举。落地江北新区以来,研究院将脑成像技术不断向产业链条延伸,创新成果不断。研究院副院长赵婷表示,研究院的使命,就是带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十多年来积累的一批成果在江苏落地转化,不断技术迭代更新。“从基础研究的创新,到技术链条的打通,再到最后产业化落地,我们希望这是一个三级放大的过程,是一个正向循环。”

创新“无缝衔接”,一体化推进“研产贯通”

产学研联合攻关、校企人才共育,让科研成果加速产出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这样的案例,在新区不一而足。

3月8日,“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世和基因专硕培养基地”正式挂牌。双方将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开展课题研发等多种创新实践模式,联合培养药学、药物化学等方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此外,药捷安康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共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澄实医药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奥信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当高校的科研技术、创新人才走出实验室,与企业的产业化碰撞,新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就催化而生。

一直以来,如何跑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道科技创新发展的难题。江北新区的“解题”切口在于先走好“最先一公里”,即高校和企业间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平台,将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一体化推进“研产贯通”。当前,园区立足江北新区“3+3+X”现代产业方向,根据新区“四大行动”要求,打造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新生态体系。

校企“双向奔赴” 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落地

去年,省科技厅公示了2023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拟入选对象名单,来自高校院所的多位专家教授,带着技术、成果、团队奔赴新区而来,担任起企业的“科技副总”。这群“科技副总”便是一座极好的校企融合“桥梁”,他们一端链接着高校科研资源,一端紧贴着前沿市场需求。

中国药科大学宗晨博士,就是这批“科技副总”之一,她“牵手”了新区企业浦光生物。浦光生物专注于材料创新下的生物传感技术应用,开发了第五代化学发光技术平台。而浦光生物的技术领域,正是宗晨博士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从此,她便在两个身份之间来回转换:一个是学校药物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聚焦新材料新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药物药效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另一个则是浦光生物的“科技副总”,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结合企业掌握的、最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讯息梳理推敲,并通过企业技术平台进行产业化验证,以自己所学赋能企业创新,一点点将体系丰富完善。

与南京大学共建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开展肿瘤和生殖相关疾病的遗传生物标志物鉴定和个体化诊治医疗新技术研发......高校与企业的携手共进,创新在这片热土上实现了“双向奔赴”。

创业“拎包入住”,全生命周期为企护航

除了高校科研院所,新区对于年轻的创业团队,也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他们带着新技术、新项目,面对高昂的设备投入和研发场地犯了难的时候,新区为他们提供了“梦想空间”,从“研”到“产”一路护航。

BioMatrix Center孵化器,就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专门为来江北新区创业的年轻团队打造的一处“拎包入住”高品质研发空间:独立实验室、细胞房、中试车间内设备齐全,还贴心提供涵盖工商注册、政策辅导、投融资对接等全链条的孵化服务。

有了场地、又有了设备,再加上贴心的服务,这些“年轻的企业”就可以心无旁骛做科研,成果落地指日可待。

首批入驻企业澄实生物创始人徐实表示:“BioMatrix Center孵化器优质的载体环境,完善的服务链条,活跃的产业生态,丰富的人才资源,浓郁的创新氛围,给我们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目前,澄实生物已建立了人工智能抗原设计系统、mRNA设计系统、LNP投递系统和GMP生产体系等完全独立自主的技术体系,建立起来一条自己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康创空间打造了一支由生物医药背景人员组成的专业化企服团队,实行“共享空间+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增值服务+专业赋能”的服务模式,为入驻园区创新项目孵化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康创空间共服务48家企业,举办60余场次政策咨询和一对一辅导,提供近百项申报服务。

在新区,通过开放式创新、营造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吸引了更多的创新个体加入。区域内多个创新孵化平台,也正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链条、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以提速新药研发进程等。不断厚植与优化的产业发展土壤,正成为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底色。

三月春光正好,创新乘势而上。将创新与市场贯通起来、把科研与产业融合起来,江北新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推进研产贯通,奋力打造“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生态体系,让更多的生物医药高水平研发成果在新区落地、转化、产出,助力产业更好地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走进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和企业各自优势,加强应用技术赋能创新创造创业,让“实验室”走向“应用场”。2023年4月19日,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的指导下,大湾区科
2023-04-21 00:26:00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海河英才谱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图)—— 访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本报记者 王睿张英驰在实验室准备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用的样品。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走
2024-05-26 05:36:00
天津高新区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四大高地”
...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为目标,以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为重点,聚力打造高新区创新、产业、改革、治理的“四大高地”。今年,高新区将着力打造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做大做
2023-01-18 17:58:00
...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加速聚集和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成都是全国第二批‘双智’试点城市,团队智能网联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天府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四川天
2024-02-09 01:43:00
...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通关“加速”一次“许可”,直接进入实验室南报网讯(通讯员周琴高媛记者夏思宇)一批特殊生物制品,无需反复多次进行风险评估,仅需对接一个“窗口”,即可“一次性”拿
2024-02-26 07:28:00
...源有了新发现,南京的建城史有望前推600年以上;紫金山实验室里持续输出新成果,未来网络、6G通信技术将改变未来生活;近期举行的金秋经贸洽谈会,76个重大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总投
2023-10-09 07:25:00
南京浦口高新区:党建聚合力 融合促发展
...口高新区,南邮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浦口分实验室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为集成电路产业量身定制“芯人才”。今年9月,南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
2023-11-05 15:30:00
...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创供应链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核心载体,对于推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大冶进入了以武鄂黄黄
2024-06-14 07:33:00
...,提出深入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全力提升紫金山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聚焦6G通信、未来网络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南京国家农高区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等6项任务。持
2024-05-28 06: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