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虹膜解锁:手机厂商的弃子,Vision Pro的香饽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5 11:00:00 来源:钛媒体APP
虹膜解锁:手机厂商的弃子,Vision Pro的香饽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雷科技leitech

2013年,苹果在iPhone 5S上带来了「Touch ID」,用户可以将手指放在集成在home键内部的指纹识别器上,实现解锁手机、支付等安全验证。

虹膜解锁:手机厂商的弃子,Vision Pro的香饽饽

(图源:Apple)

四年后,iPhone X横空出世,取而代之的生物识别技术是「Face ID」。在刘海下,苹果放置了红外摄像头、泛光照明灯、环境光传感器、点阵投影器等多个元器件,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面容识别系统。

但无论是「Touch ID」,还是「Face ID」,均没有出现在苹果刚刚发售的Vision Pro上。这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虚拟现实设备,采用了虹膜识别技术作为安全验证的方案,官方将其称之为「Optic ID」。

虹膜识别技术并不是新鲜玩意儿,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诺基亚均有过示范,而在头显市场,Hololens 2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案。假如你曾体验过三星Galaxy S8上的虹膜解锁,那么你一定能明白为何这项技术一直不如指纹、面容,又或是声学这类生物识别技术一样,在主流消费市场里被广泛采用。

在安全验证上,苹果可以说是一直走在前沿,但我们却没有在Vision Pro上看到更新鲜的技术登场,而是已经被市场「抛弃」的虹膜识别。这一次,苹果又在打什么小算盘?

Optic ID,有何不一样?

硬件上,Vision Pro在双眼覆盖的区域上放置了两颗朝下的摄像头与四个红外线传感器,但主要负责扫描用户虹膜的是一颗视觉摄像头。

苹果还特别标注,这种非可见光的LED红外线传感器在照亮眼部时,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看起来,Optic ID的硬件构成和早前微软的Hololens 2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Vision Pro上的传感器更多一些,有助于提升识别效率。而工作逻辑上,Optic ID则要清晰得多。

据官网解析,Optic ID默认扫描双眼,且在每次成功验证后,会根据当前的情况更新最新的信息,这与Face ID的自主学习逻辑保持一致。“辅助功能”里还为用户提供了单只眼睛解锁的选项,或许是考虑到部分特殊群体的使用体验。

虹膜解锁:手机厂商的弃子,Vision Pro的香饽饽

(图源:9to5Mac)

至于安全性,和之前苹果的任何安全验证方案一致,官方承诺这些验证数据、学习数据只会被发送到机内的Secure Enclave和Apple M2芯片神经引擎的一部分进行处理,不会上传到iCloud。当然,任何支持Face ID/Touch ID的应用,都能启用Optic ID进行安全验证,这意味着开发者不需要重新设计应用的解锁/支付模块。

Optic ID拥有更多传感器,能够更全面地捕捉虹膜数据,这是与当前大多数采用虹膜识别技术的智能设备稍微有些差别的地方。其次,Optic ID沿用了苹果早前的生物安全验证逻辑,会不断学习用户的状态,提高解锁效率。但大体方向上看,Vision Pro的虹膜识别,远没有到「革新」的程度。

Vision Pro有不得不选虹膜识别的理由

从安全性来看,虹膜是人体所有能用于生物验证的外置器官中最安全的一个,尤其是在非病变的情况下,虹膜纹路并不容易受到自然影响而改变。

设备特性上,Vision Pro是一台混合虚拟现实设备,而Face ID无法做到每次都扫描用户的全脸确认用户身份、Touch ID很难确保用户是否需要使用这个设备。所以,在用户经过佩戴、调整后,Optic ID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入系统,是相对自然的操作逻辑。

另一方面,虹膜识别对于Vision Pro这类设备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学习逻辑,其机身内部设计的传感器始终锁定在眼部,假如是Touch ID,用户还需花费时间熟悉它的位置。

前面我们提到,虹膜识别在微软的Hololens 2上已经率先采用,作为安全验证方案而言,它的表现也是相对出色的。既然苹果现有的两种生物识别技术都不太适合Vision Pro,而声纹、静脉解锁又不够成熟,选择虹膜识别或许也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Optic ID于Vision Pro而言,也可以是苹果在安全验证上的一次新尝试,未来也能将这种方案应用到其他设备上,为这些设备制造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卖点,比如MacBook、iPhone,又或是还要等待好几年的苹果汽车。

可按照「前车之鉴」,虹膜识别还真不是一个善茬。

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为何「濒临绝种」?

2015年,富士通发布了中端机型Arrow NX F-04G,诺基亚也推出新一代旗舰机Lumia 950,两款机型唯一的共同点是支持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初次应用在智能手机上,体验可以说是巨大的灾难。不可否认,虹膜识别安全度非常高,但识别效率远不如指纹识别,在效率与安全两个方向上,消费者们显然更追求二者的均衡。

到了2016年,三星也推出了支持虹膜识别的Galaxy Note7,由于这款机型同时还支持指纹识别,它的安全验证部分没有遭到太多吐槽。但到了Galaxy S8系列,后置指纹+虹膜识别的生物识别方案,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三星坚持了几年的虹膜识别,最终也止步在Galaxy Note9系列。

这种生物验证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应用场景。以手机为例,大多数用户拿起手机时,眼睛都不会正好对准位于屏幕顶部的红外传感器,这就导致在使用虹膜解锁时,必须调整自己的视线,才能精确地解锁。另外,虹膜解锁对于外部光照环境也有有求,高照度下解锁成功的几率被大大降低。

但虹膜识别在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设备上的应用还是比较有前景。比如,微软在前几年就确立了以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为Windows Hello解锁的主要安全验证方案。很可惜,由于笔记本电脑正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配备指纹识别传感器,显然要比设计专门的红外传感器要更加节省空间与成本。

如今,苹果将虹膜识别技术引进Vision Pro,或许能给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刺激,促使这项技术得到发展,让生物识别技术更加多样化。

生物识别技术未来会怎么样?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基本可以分为虹膜、指纹、手掌静脉、人脸四种,安全等级依次递减。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对这些生物识别技术在产品上的尝试,比如LG,就曾推出过配备静脉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不过,对于大部分产品而言,已经找到了成熟又好用的方案,例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于智能手机。

可以预见,随着虹膜识别技术再一次走到大众视野里,或许会带动厂商们尝试更多新的生物识别方案,尤其是在智能手机、PC、智能家居等还在静候新一轮增长的市场领域。

不过,生物识别技术在发展的特定时期很难说是先进还是落后,就像LG当初在LG G8推出的静脉识别没能成为主流,如今却在支付领域成为焦点。这样看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最重要的还是要等待合适的载体出现,这是厂商们在迎接新风口到来之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会力量。据了解,虹膜识别是目前国际公认精准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精准可靠、终生不变”等优势,能提取出200多个量化信息点,误识率比DNA识别更低,采集、检测方便快捷,更
2024-06-11 10:53:00
虹膜识别&眼球追踪创新融合 XR开启「刷眼」新时代
...便捷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正加速取代传统繁琐的账号密码,用来识别用户身份。然而,在XR时代的近眼显示场景下,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并不适
2023-05-26 19:00:00
不止虹膜识别,德施曼发布哨兵猫眼等多项智能门锁技术 | 科技前线
...音视频通话。虹膜识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方便和精确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特征复杂且唯一。虹膜识别时需验证多达266个特征点,准确率高,误识率低至百万分之一以下,伪造难度极高。但传
2023-04-20 14:00:00
突然走红!有人开始给眼珠子拍写真,医生提醒
...膜写真是静态的,而且后期还会进行艺术渲染,无法做到生物识别。“虹膜写真和虹膜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对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徐明表示,虹膜和人的指纹一样,其
2024-12-12 20:31:00
突然走红!给眼珠拍写真?医生紧急提醒
“虹膜写真”最近火了不少网友和商家在社交平台发布写真照片并配上浪漫文案图源网络不少情侣也将其作为一种情感见证图源网络什么是“虹膜写真”? 据了解,“虹膜写真”的拍摄方法与在医院
2024-12-13 10:33:00
“虹膜写真”走红,网安专家:可能泄露隐私,不要随意在朋友圈、小红书发
...,虹膜写真主要是用可见光进行拍摄虹膜静态图像,虹膜生物识别主要是在光照下进行采集虹膜纹理特征,主要用于需要安全措施保护或者个人隐私的地方,所以虹膜生物识别在安全性方面考虑的更
2025-01-20 11:25:00
苹果迈入虹膜Optic ID安全时代:为Vision Pro头显“保驾护航”
...D 之后,在最新推出的 Vision Pro 头显上引入了 Optic ID 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就像 iPhone 用户通过 Face ID 来验证机主身份一样
2023-06-06 11:57:00
...中帮助进行身份鉴定。比人脸识别更精准“目前,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是识别精度最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相较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精确性、稳定性、隐私性。
2024-07-18 21:16:00
集联网络:虹膜识别,高安全等级的“火眼金睛”
...限公司(简称:集联网络)的执行董事赵千虹先生,探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识别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
2025-03-13 12:0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数博会】数博会惊现“AI拍报机”:秒变头条主角,科技互动嗨翻全场!
“咦!这居然可以印报纸?”“快看,我的照片上头条啦!”8月29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安恒信息展台前,两位年轻女孩手持刚刚“出炉”的个性化报纸
2025-08-30 11:13:00
阿里财报电话会分享淘宝闪购进展:打破外卖行业一家独大,创造百万新就业
8月29日晚,在2026财年Q1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透露,淘宝闪购已创造了超过百万的直接就业
2025-08-30 11:22:00
微元合成与美国嘉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微元合成与美国嘉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大宗食糖产业向健康化转型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辉)8月29日,微元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配料企业美国嘉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8-30 11:59:00
【2025数博会】博彦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苏通:在贵州下“先手棋” 打造AI数据产业“新引擎”
8月29日,在数据标注高端对话暨供需对接会上,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院长苏通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演讲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黄小西”亮相数博会!智能体2.0成果发布,赋能文旅产业全场景升级
8月29日,2025数博会“贵州省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在贵阳举办。作为贵州省“AI+文旅”融合的标杆成果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成果丰硕!贵旅数网系列智能应用全面亮相2025数博会
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举办。贵州贵旅数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贵旅数网”)作为贵州数字文旅领域的代表企业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安全又安心!“视联动力”算力应用彰显科技实力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主通信协议,支持全国算力网一体化建设”为核心主题参展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数据“可用不可见”!安全沙箱锁得住安全,流得动价值
2025数博会专业展厅内人流如织,光影交错。在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展区,一块大屏正实时演示数据如何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被安全使用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人车家一体”照进现实!中国移动AI智能座舱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
2025数博会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军/摄数博盛会,人潮涌动。在2025数博会专业展E1数智基建展馆内,一辆灰色智能网联汽车被观众层层围住
2025-08-30 12:47:00
【2025数博会】公文处理迎来“一站式”AI助手
8月29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我们现场演示了“公文大模型”——一款面向党政机关
2025-08-30 13:18:00
抖音电商首创最严珠宝玉石质检体系,推动行业规范与消费扩容
8月27日,“抖音电商开放日·质检专场”活动在广州华林国际举行。活动上,抖音电商首次对外介绍了质检仓配一体化中心(QIC)的运作流程
2025-08-30 15:50:00
【2025数博会】虚拟F1飙进贵阳!数博会现场飙车嗨起来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于8月28日在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展示数据要素与AI融合创新成果
2025-08-30 16:25:00
【2025数博会】热数锦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琦:助力贵阳贵安图灵小镇打造AI产业新高地
2025年8月28日,在贵阳市召开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暨贵阳贵安图灵小镇成果发布会”现场
2025-08-30 20:03:00
【多彩新论】“社牛”机器人亮相数博会,带来新期待
2025数博会上,宇树机器人忙着和人握手、贴贴、抱抱,成了现场“最忙打工人”。“社牛”般的表现,不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2025-08-30 23:42:00
【2025数博会】数博赋能 低空争锋 2025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贵阳站圆满收官
8月30日,2025年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贵阳站)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落下帷幕。经过几天的激烈角逐,上海彼航无人机俱乐部展现出强劲实力
2025-08-31 0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