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人工智能研究院何积丰:大模型时代的隐私安全问题涉及到三个纬度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2-03 16:19:00 来源:财经风云

麦肯锡数据显示,如果将分析的63种生成式AI应用于各行各业,将为全球经济每年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

在“瞰见未来”2024复旦管院新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以《人工智能重塑人类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围绕AI重塑社会分工、AI产生的行业变革、如何破解AI安全问题等分享了最新研究与行业洞见。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深度学习算法不断迭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革命,实际上是知识生产力的变革,是知识革命。”何积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人工智能研究院何积丰:大模型时代的隐私安全问题涉及到三个纬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挑战:成本消耗与安全隐患

人工智能学习知识的速度是人类平均速度的一倍以上,但是所需的时间只要人类的40%左右。

“人类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大概需要十六年时间,而预计2026年前后,大模型就可以消化人类历史上所有有价值的文字数据。”何积丰说,“据不完全统计,人工智能的行业采用率达到60%左右,与各行业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强大的生产力背后所隐藏的安全隐患。活动现场,何积丰向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安全隐患客观上会产生的两大威胁。

第一,大模型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但是我们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一比人类学习能力更强、更聪明的“物种”?何积丰表示,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仍在探索之中。第二,大模型的通用能力让其能够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可谓“无孔不入”。“一旦AI出现安全问题,其影响将难以预估。”何积丰说。

谈及安全问题,数据隐私安全往往是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

何积丰解释说,大模型时代的隐私安全问题涉及到三个纬度。首先,训练过程会涉及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其次,使用过程会涉及很多用户私密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最后,生成能力让“隐私泄露”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也让隐私保护更加困难。

“在提供大模型训练数据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脱敏处理使数据更加抽象和类型化,但因为大模型可以进行跨领域的交叉推理,所以依然能够还原原始数据里的信息。”何积丰解释道,“除了在训练过程、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数据隐私泄露,生成式大模型依靠语料库,还会按照‘意志’对数据进行修改,而为搜索引擎建立的数据保护策略对大模型也无法奏效。”

此外,何积丰在采访中也表示,能源的大量消耗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在大模型训练过程中,大约有65%的成本都是能源消耗,虽然大模型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成为人类的助手,但是其开发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何积丰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主攻方向将聚焦于解决软件和硬件的融合问题、跨行业的多模态融合和提升使用便捷度三个方向。“大模型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在人机界面使用自然语言是极大的突破,当界面越容易使用,使用者就越多,市场面也就更广。”何积丰对记者说。

赋能: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大模型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学会运用技术,是我们不会被“替代”的关键之一。

何积丰介绍,目前AI取代人类工作的时间被大幅提前了10年,在2030年至2060年间,50%的职业将逐步被AI取代。“AI也会对个人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AI可以使60%-70%的工作实现自动化,对高学历、高收入的知识工作者影响更大。”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与技术“和平共处”?

事实上,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会在淘汰落后技术相关岗位的同时,生成新技术相关岗位。

何积丰表示,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进行技术研发是为了有智能助手来帮助我们提升效率,而并不希望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所以人要专精自己的优势和专业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思考如何把AI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提高自己的产出效率。同时,不断接收新信息、拥抱新变化,拓展自己的事业,接触更多的人和行业。

此外,何积丰在采访中也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向教育工作者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当前的大模型技术仍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走在AI之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3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联盟智能”:共享大数据“思想”
...的数据就像苹果一样是各自的“核心资产”,是自身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基础。可仅靠自家数据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模型往往“思想性”不够,存在精准性、适应性不高等“瓶颈”。要保障用户数据
2023-08-07 03:24:00
...点刘惠宇/李晔/张杨/吴丹璐/王闲乐本报讯 昨天,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法治论坛、数据要素与隐私计算高峰论坛、投融资主题论坛等多场活动,法律界、金融界、人工智能产业界的
2023-07-08 05:04:00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晨阳:大模型以超级助理的形式,会给千行百业带来降本增效的巨大机遇
...示,在过去不到70年的时间里,在ChatGPT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惊艳时刻:1997年,深蓝把全球国际象棋大师打败了
2023-12-08 17:24:00
中国信通院发布大模型安全基准测试报告 360智脑综合排名第一
...安全基准测试AI Safety Bench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依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安全治理委员会
2024-04-10 20:16:00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洞察报告
...算是一类技术的统称,是一套包含了密码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安全硬件等多个交叉学科的技术体系,旨在为数据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提供隐私安全保护。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信任环境和需求
2023-03-15 08:25:00
星环科技成功举办数据要素市场与大模型语料库论坛
...联盟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上200余家大模型数据、人工智能及技术企业及相关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钱晓致辞表示,大模型发展到现阶段,高质量的语料数据
2023-11-27 16:02: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全力筑牢人工智能安全防线,进一步提高大模型技术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今年2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
2024-04-09 01:58:00
山东6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问世,排名全国第六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省政协委员刘培德:山东6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问世,排名全国第六2022年11月,ChatGPT一经推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同时也引发了学界的持续关注。1月21日
2024-01-23 14:04:00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大会开幕 马上消金陶万杰作金融大模型主题技术分享
5月17日-18日,AICon 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生态展举行。此次盛会旨在深度探索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与行业合作
2024-06-06 11:5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