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高峰村:
念准“山字经” 吃好“生态饭”
白露一过,秋色渐浓,天蓝如洗。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直行到大山深处,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村展现在眼前。四周群山环抱,树木幽深、层林尽染。错落有致的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火红的辣椒晾晒在庭院。清澈见底的小河哗哗流淌,绕村而过。稻田里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仿佛进入一个精美的乡村田园油画世界。
“今年的粮食又是一个好收成,我们‘高峰米’又可以卖个好价钱了!”勤劳的村民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在脱谷机前忙活,脸上掩不住丰收的喜悦。
高峰村位于册亨县者楼街道东南方向,距县城12公里。全村431户1920人,居住着汉族、布依族等民族,布依族占总人口的87%。高峰村自然资源丰富,降雨充沛,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是一个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各民族聚居村寨。2019年被评为“贵州省森林村寨”,2020年被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多亏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我们战胜洪灾,过上幸福生活!”布依族王奶奶心怀感激地说。
王奶奶说的是去年5月28日,高峰村因暴雨袭击,遭遇重大洪灾。道路、良田被冲毁,一些群众的房屋受到损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村委会急群众之所急,争取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硬化通村路16公里、通组路20余公里,建成集中供水蓄水池24个、饮水管道36千米;修复河道3100米,田间机耕道1800米,引水渠6300米,完成全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经过努力,及时恢复生产生活环境,各民族群众重新回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生活。
“党的政策好,我们有了稳定的绿色银行,娃儿考大学的学费也不用愁了。”韦宝吉的女儿韦娜考上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村里的孩子们读书都很勤奋,你追我赶,今年共考取18个大学生(含高职),引来附近邻村羡慕的眼光。各民族群众心中的“绿色银行”,就是村子周围郁郁葱葱的茂密山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高峰村坚持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主题,以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积极鼓励各民族群众从事林业产业,使“树子、果子变成票子”,让各民族群众的口袋日渐鼓起来,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柱。如今,全村共有林地3.6万亩,以杉树为主,人均杉树面积近20亩,最多的农户拥有400亩。2022年村集体积累实现2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260元,实现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双赢”的目标。
“靠山吃山,靠林吃林。有好的生态,就有好的木材,我们‘赶马帮’也就有活路做喽!”秧草组的韦正策家有2匹马,平时用马帮别人把砍伐的木材、木方驮到公路边,成为家门口就业的一条门路,一年下来有5至6万元的收入。现在村里有70多人专门从事用马搬运木材的活路,“赶马帮”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徐徐清风、声声鸟鸣、稻香扑鼻,深吸一口气,忘却纷繁尘嚣,感觉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城里来的黄女士动情地感慨。
好山好水好风景。高峰村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优势,宜人的田园风光,浓郁的布依文化,因势利导开发乡村旅游业。把农田、果园、森林等景观串联在一起,形成“路在林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全村860亩“高峰米”的产业优势,开发稻香研学基地、稻香农场,吸引县城及周边游客前来游玩。稻田抓鱼、农耕体验等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我们念准‘三字经’,端上‘生态碗’,吃好“生态饭”。推动生态、休闲、运动、康养融合发展,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让生态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永华说。
因绿而兴,以绿惠民,逐绿而行。高峰村努力打造“推窗观绿色、抬头望美景、随处闻芬芳”的田园乡村,美丽了乡村,留住了乡愁,传递了乡情,富裕了乡亲,推动各民族群众朝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迈进。
作者:通讯员 陈湘飚
栏目: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
值班总编 邓伯祥 编辑 董海韵 校对 田倩 版式 舒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