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人工智能融入到交通管理中,苏州建首个智慧交通云控平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2 01:2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伟健

近日,由清华汽研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智慧交通管控行业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在苏州高铁新城示范应用。据介绍,该平台为清华汽研院首次将“数字孪生+大模型”技术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应用,是苏州首个智慧交通云控平台。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交通大模型为中心、数字孪生为窗口、实时信息为渠道,构建了一个自主预测、提前预警、主动服务的智慧交通管控体系。这个平台可以解决交通场景复杂、交通量庞大、交通管控指挥大量依靠人力以及交通行业其他长期存在的长尾问题。

这名负责人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例说,平台会立即捕捉,在数字化模型中实时展示出交通事故的地点和现场情况,并且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行决策,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比如通知交警进行事故处理、医护人员进行救援等。同时,平台也会根据历史事件分析接下来的道路交通情况,预警该区域会出现交通拥堵,推荐最佳路线指引周边车辆躲避拥堵。

这名负责人说,平台连接苏州高铁新城、交通管理部门、医疗等资源后,可以在现实中实现这一场景,综合多个交通管理平台,迅速处理复杂交通问题,节约处理交通问题的人力资源。

这名负责人说,未来,清华汽研院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并与交管部门紧密结合,形成标准化的交通管控知识库,并对已有平台的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迭代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我们计划引入更多高级的功能到平台上,比如车辆行为预测、交通政策影响模拟、以及基于无人驾驶的个性化交通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同时,探索将平台技术应用于交通规划、车辆测试、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其他领域,实现技术多元化和跨领域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州移动参展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
...示世界智能交通前沿装备、智能汽车和载运工具、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新一代交通系统与服务等方面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智能交通行业交流融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会
2023-10-19 22:14:00
新知|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开幕 “水陆空”智慧交通深入百姓生活
...州已经开始进行试点,未来有望将激光雷达运用于常态化交通管理,以此提高对复杂路段车况判断的精准程度。在“中国中车”展台,一列32米、货真价实的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开”进
2023-10-17 14:08:00
“车联网”商业落地,还需政策“推”一把
...系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将传感器、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有机嫁接,推动重大项目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这是典型的融合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由于
2024-01-02 15:58:00
...、养护、运营管理各阶段及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应用,关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落地应用。参赛项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水运和铁路深
2023-10-20 04:53:00
聚焦AI落地交通安全,「弘目信息」获软银华鑫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
...期大模型的火热,AI的落地受到广泛关注,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落地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眼下整个智慧交通行业正在进入深水区,距离AI技术真正落地深耕到具体的细分场景,进行实践赋
2024-02-29 12:39:00
智慧运维向“新”出发 佳都科技协办第八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大会
...的最新进展与成果。刘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提供商,佳都承接了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规划10条线、长沙地铁6号线、成都地铁17&18&19
2024-04-12 11:49:00
苏州高新区智能汽车产业链全球交流会落幕 四智融合数字产业加速中心揭牌成立
...据处理平台、先进的汽车软件测试工具链以及政企协同的人工智能平台发展,展现了苏州在智能汽车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入布局和创新能力。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IAE智行众维的专家对公司
2023-12-11 09:45:00
公正路上,AI和法官并肩作战
...自:法治日报公正路上,AI和法官并肩作战江苏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建设“数字法院”□ 本报记者 丁国锋打开AI小助手——司法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整理好当天的庭审阅卷材料,江苏省昆
2024-05-29 02:41:00
如何打造数字时代城市核心竞争力?192城沪上共话
...国数字产业化正在向强基础、重创新、筑优势方向转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加突显赋能作用。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要继续重视基础设施的作用,适度超前建设,发挥其主动拉动作用
2023-09-22 12: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