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26 23:00:0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何鹏 通讯员何顺进、刘怀元、吴珊)薪火照亮,生生不息。 从棉田虫害的忧思到雨林洞穴的探索,湖大一门三代“蜘蛛侠”前赴后继,以大地为纸、步履为墨,写就一部跨越半世纪的科研长诗,点燃荆楚学者的精神星火。

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教育《校傲荆楚·大咖谈新》栏目专访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揭秘三代“蜘蛛侠”的血脉基因进化史。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荒野求真,静默坚守。湖北大学三代人“与蛛共舞”。在湖大,什么是“蜘蛛侠”?为什么选择深耕研究这一领域多年?

李代芹:“蜘蛛侠”是湖北大学蜘蛛研究团队几代科研人的共同代号——用脚步丈量自然,以痴守解码微观世界的探索者。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我的导师赵敬钊教授在棉田虫灾中意外发现蜘蛛的治虫价值,开创了国内生物防治先河;陈建师兄从“电器迷”转向茶园生态研究,烈日下蹲守五年破解蜘蛛控害机制。而我自己,最初被分配到蜘蛛研究室时也曾抵触过,但神农架科考时目睹蟹蛛横行的灵动姿态,彻底打开了内心的好奇世界。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我选择选择坚持蜘蛛研究,源于三个“发现”:一是发现蜘蛛的智慧远超想象——跳蛛神经元比昆虫高一个量级,能“思考”捕猎策略;二是发现科研的浪漫——为收集一只泰国椰子壳蜘蛛,我曾误了航班却甘之如饴;三是发现使命的重量。当我们在《Science》发表首例无脊椎动物哺乳行为,在《Nature》揭示花皮蛛特性时,更确信这方天地值得毕生深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微观探秘,科研创新。作为第二代“蜘蛛侠”,是如何推动湖北大学蜘蛛学研究的特色发展?这对学校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有何示范意义?

李代芹:我和我团队坚持“顶天立地”双轨战略。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顶天”是勇闯国际前沿——我引入跳蛛行为生态学研究范式,团队发现蜘蛛操控萤火虫发光诱捕的行为,获2024菠萝科学奖;“立地”是扎根国家需求——陈建教授团队用五年摸清茶园蜘蛛控害规律,赵敬钊奠基的十万蜘蛛标本库,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这也支撑起了第三代“蜘蛛侠”刘杰教授发表99个拟遁蛛新种的突破。

这些成果印证了“小领域亦可有大作为”。在方法论示范中,我的徒弟张士昶教授用孔蛛弹跳行为探索动物认知,证明交叉创新能开辟蓝海。

湖北大学用三代人将冷门学科打造成特色名片,中科院也评价“湖大蜘蛛学研究全国领先”。这无不说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长期深耕”的定力、“敢为人先”的锐气;更需要像像陈建教授提出的,让师生“同吃同住同探索”的团队文化。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基因传承,血脉赓续。湖北大学一门三代“蜘蛛侠”身上都具备哪些血脉精神?这些基因是如何传承下去的?为广大青年学者树立了何种科研导向?

李代芹:若将湖北大学的蜘蛛团队比作一棵树,其血脉中流淌着三重年轮。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一是“家国沃土深扎根”——赵敬钊老师于棉田灾荒中开荒拓土,耄耋之年仍嘱“为湖北尽心力”;我辞去新加坡教职时,夫人笑言“别人向外飞,你偏往回巢”,只因母校的土壤呼唤游子归来。

二是“枝干相持共成林”——陈建教授立下铁律:“师生科研同吃住,学生疑难必支持”,此规践行三十载未改。我也效仿此法,带领团队同科研共进退,恰似当年赵敬钊携我穿越长白山风雪,予我学术启蒙。

三是“新芽敢向险峰生”——刘杰教授寻觅蜘蛛途中攀爬云贵洞穴险坠崖,张士昶教授在冷门领域勇摘《Science》成果,皆因他们坚信“生命在无人处绽放光华”。

湖北大学一门三代“蜘蛛侠”以大地为实验室,以漫长岁月为刻度,在寂寥处织就真理之网。因为我们都坚信:当你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点燃星火,终有一天,世界会为这束微光俯身。

正是这束光“照亮”了湖大青年学者的科研之路。像蜘蛛结网般,以热爱为经线,以坚守为纬线,绘就生命科研的宏伟蓝图。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②丨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代芹

【责任编辑:黄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① | 对话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玉池
... 通讯员何顺进、刘怀元、吴珊)科研照亮,创新赋能。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玉池和蔡得田教授团队深耕多倍体水稻育种领域20余年,通过远缘杂交与基因组加倍技术,致力于研究高蛋白、高
2025-07-25 18:14:00
以“师”之名 “生”动荆楚丨湖北师范大学:多维度多视角做好课程思政
...华东师范大学杜震宇教授曾受邀走进湖北师范大学,结合生命科学学院王卫东教授分享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和体会,与老师们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内涵、策略与评价,分享自己寻找思
2023-11-15 16:49:00
湖北大学造“菌”突围 生物制造点亮“中国芯”
编者按:创新为源,生物赋能。湖北大学以生物制造领域的原创性突破,肩负“顶天立地”的高校科研担当,为生物制造装上了强劲的“中国芯”,筑起产业安全屏障,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发展动能。其
2025-06-23 23:21: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在耐火材
2025-09-05 19:14:00
于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 4183名毕业生开启人生新征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罗茜)6月16日,武汉学院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暨2025届学位授予仪式。在创办人陈一丹先生的毕业致辞、红学泰斗陈毓罴特藏捐赠、典籍库揭
2025-06-18 00:04:00
智慧创新 逐梦工程丨生化工程系:逐梦生物领域 培育“生工”新力量(视频)
...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
2024-06-24 08:38:00
【最美社科人⑨】东湖评论:以古观今 用心育新
...科担当的动人事迹,在湖北社科界的璀璨星空熠熠闪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江汉文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孟华平“最美社科人”位列其中,他潜心荆楚考古研究30余年,倾注心血致力于让
2023-11-28 21:20:00
食光筑梦 工创未来 | 每一粒细胞都是未来 合成生物学专业如何“造物致用”?
...等核心技术,更要教会他们如何用生物技术‘造物’。”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合成生物学专业负责人廖卫芳介绍,该专业融合生命科学、工程学、数据科学和智能制造等前沿学科,
2025-06-27 17:17:00
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团队在巴黎iGEM大赛中获银奖
...工学院于2003年发起,是一项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综合生命科学、数学、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国际大赛
2024-10-29 11:00: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水乡金湖发出最美邀约:一起来“捞秋”
当大多数城市的秋冬叙事困于“晒秋”的炙热范式,江苏金湖却另辟蹊径,依托“三湖环抱、一水穿城”的独特生态本底,淬炼出独树一帜的文旅IP——“金湖捞秋”
2025-11-26 11:57:00
秋冬之交,正是出游好时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不远不累、内容充实、体验感拉满的周末目的地,安吉绝对值得列入你的首选清单。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
2025-11-26 13:08:00
南报网讯(记者朱彦)昨天,南京瞻园迎来两个特殊的访客——来自南京海底世界的温带洪氏环企鹅“大个子”和“Q宝”。它们身着量身定制的南京云锦“礼服”
2025-11-26 10:27:00
石臼湖:越冬天鹅“回家”,飞进生态“童话”
近日,南京石臼湖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成群的越冬小天鹅,以及灰鹭、绿头鸭等在湖中栖息、觅食,一幅童话般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每年11月起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顾蓉蓉记者孙秉印)11月23日,2025秋季徒步大会(孟墓站)在江宁区汤山街道举行,来自南京本地及周边地区的2500余名徒步爱好者齐聚孟墓社区贾家村
2025-11-26 10:27:00
汉西门银杏黄秋意浓
近日,南京汉西门城墙下的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满树金黄与明城墙的石城门相映成景。与飘落的金叶、穿行其间的市民构成独特画面,成为市民游客打卡金陵秋景的热门去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
2025-11-26 10:27:00
红枫染栖霞
近日,气温下降催红南京栖霞山红叶,15万株色叶树渐次变色,青绿、橙黄、赤红交织成斑斓画卷。作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山间明镜湖映秋景
2025-11-26 10:28:00
“最美落地窗”秋景上新
近日,南京六朝博物馆三楼“最美落地窗”秋景上新,成热门打卡点。窗外层林尽染,金黄、赤红与新街口天际线相映,宛如油画。这扇“金陵之窗”,将建筑、自然与古今风光交融,吸引游客驻足定格
2025-11-26 10:28:00
桃湖秋水映杉红
11月24日,俯瞰江北新区桃湖公园,湖中水杉林披上红黄相间的秋装,与碧波相映成趣,宛如打翻的调色盘,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湖赏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中元摄
2025-11-26 10:29:00
11月25日,为守护西湖左海片区水质,西湖“黑科技护水团”首次集结上岗。这是福州首次在水质巡查中引入无人机、无人船设备。
2025-11-25 22:13:00
新雪季|谁还要漂洋过海 第一批“南方来客”已经在吉林的雪道上扎堆了
“南方人对东北的雪,真的毫无抵抗力!”南京板仔俱乐部主理人桃子带着200多人的滑雪团“扎营”中旅松花湖度假区,这已经是她第五年带队来吉林滑雪
2025-11-25 22:44:00
万鸟“浪”涌白鹤洲
11月24日,余干县白鹤洲景区呈现“万鸟归巢”盛况,数万只越冬候鸟盘旋天际,灵动身影交织成此起彼伏的“鸟浪”,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大江网视觉江西 白贤才摄
2025-11-25 07:04:00
打卡!长春公园迎来一群太平鸟
11月的长春公园,忍冬树缀满艳红果实,引得被誉为“空中仙子”的太平鸟翩跹而至,成为冬日里最具生机的生态景致。中国吉林网
2025-11-24 20:31:00
双河洞、清溪峡亮相长三角文博会,黔北秘境展现绥阳山水魅力
多彩贵州网讯 当黔北的喀斯特秘境遇上长三角的文化潮涌,一场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在上海欣然开启。近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盛大启幕
2025-11-24 21:07:00
凤冈:金刺梨喜获丰收 “黄金果”助农增收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凤冈县永和镇双山村六池河畔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金刺梨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金黄的刺梨果实挂满枝头,圆润饱满
2025-11-24 2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