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拔凿石平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5 05: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陈启西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全长近两百公里,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对于今天游船上的乘客而言,这是壮丽无比的景观。然而在古代,滩多水急的三峡航道,却给当地百姓和过往商旅带来诸多不便,对航道进行疏凿和整治是为官者的分内之事,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月,四川犍为人李拔出任湖北分巡荆宜施道(辖荆州府、宜昌府、施南府),任内率众开凿三峡水路和纤道二十余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拔治理河道,注重到实地调查研究。李拔到任是在夏天,他冒着炎炎烈日,沿长江支流视察水运,一路走来,目睹三峡航道上过往船只很少,一片萧条景象。他觉得很奇怪,就向当地百姓打听,原来是链子溪栈道年久失修,山货都出不去,盐船又进不来。问题出在链子溪,那必须到实地查看一下。

李拔来到链子溪栈道,抬头仰望,只见河道两岸是万仞悬崖,令人头晕目眩;低头俯视,只见绝壁直插谷底,河水吼声如雷。更要命的是,脚下栈道破损不堪,摇摇欲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商旅往来。行人一旦失足,抑或纤绳断裂,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安全的纤夫栈道,船只如何向上游行驶?

李拔找到三峡航道萧条的原因了,修复加固链子溪栈道成为当务之急。他回到驻地,连夜起草公文,向两湖总督报告请求拨款重修栈道,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为了修好这条栈道,李拔四处筹措银两,精心设计方案,聘请能工巧匠主事。施工期间,李拔坚守在工地上,解决工程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他的为民情怀,感动了附近民众,大家纷纷到工地帮忙,商贾积极出钱支持。经过两年多艰苦施工,一条有3条铁链、7个石眼、99个铁环、33级石阶的纤夫栈道胜利竣工。

三峡归州段两岸悬壁陡峻,无路可走,商旅经过此处只能冒险从黄魔滩闯滩而行——真可谓“难于上青天”。李拔率工在此凿通了悬崖,为行人开通了一条道路,与此前无路可行,形成天壤之别。通道完工后,李拔在此题刻“路别云泥”四字,并于陈家湾题七绝诗刻于石上:“万石艅艎一线牵,同声欸乃韵悠然。泝流直上三千尺,箫鼓咚咚尽日填。”

破水峡西起巴东的黄岩,东至归州的王家嘴,此峡以险闻名,古来船只航行至此,船工无不心惊肉跳,江水翻腾,船只“十有九翻”,俗称“鬼门关”。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命丧其间。在破水峡北的小溪边,建有一座七级宝塔,人称“义塔”,人们把从峡江中打捞起来的尸骨放入塔内,此塔又称“白骨塔”,此溪因而得名“宝塔河”,足见这段河滩的凶险。

为排除凶险,造福百姓,李拔下定决心破除险阻,率领劳工打掉礁牙,掏开沙滩,几经艰苦施工,终于取得成功。大功告成后,李拔颇为自豪地在峡北岩壁上分两行镌刻了“化险为夷”四字,给后人提供了观测三峡河道安危的标志,又给人以排除万难的勇气。

在西陵峡,至今流传许多李拔修河道的故事。西陵峡有民谣:“先人敢化险,我辈岂懦夫?”在秭归西陵峡段,李拔又率众整治三峡拽滩、兵书宝剑峡等处险恶之地。

在拽滩,清朝初年,当地官府曾修过一条长八十三丈的纤道,后因年久失修,纤夫难以通行。李拔率众对纤道崩塌地段重新砌石修补,并凿开崖上纤道,为往来拉纤的船工修复了一条“救命路”。

在距秭归县城数十里的大山中,有一个北风垭,垭上有一座老屈原庙。李拔在这里指挥众人治水之余,还曾登临此庙拜谒,为祭吊屈原题写了一尊碑刻。碑刻字里行间,袒露出他不畏这里的凶山恶水,敢与之斗争的精气神,并纵情讴歌屈原的高风亮节。

巴东归州至东湖一带航道,“拽新滩、空舲、三珠、鹿角、虎牙等处,寸节皆滩。巉岩怪石,急湍横流,舟行触之,无不立碎覆辙,相循接救无术,其为生民之患久矣!”李拔主持疏凿航道,“去危石,开官漕,除急漩,修纤路。施工二十余处,群工雨集,万斧雷鸣。”历无数失败与成功的反复,而李拔督修意志弥坚,组织施工达二十余处,历两个寒冬,终于收到实效。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李拔三峡治水大功告成后,他异常兴奋,大笔疾书《凿石平江记》,并令人镌刻于黄陵庙禹王殿前,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凿去一分,则民受一分赐”。李拔以“大功告成”总结自己治理三峡的业绩,足见修河道之难,这是他历经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是一代循吏李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实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成效,真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了。黄牛峡江段,是西陵峡中一段极为险恶的河道,只有那些在长江边生活过、驾船行驶过的人才能感知。夷陵境内黄陵庙、乐天溪对河两岸的江心,有一些在枯
2023-10-16 05:13:00
黄葛树丨陶灵:长江三峡有几“峡”
...的排列次序为:瞿塘峡→大宁河宽谷→巫峡→香溪宽谷→西陵峡→庙南宽谷→西陵峡。这岂不是有了两个西陵峡?三峡不成了“四峡”吗?其实,郭沫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有两个西陵峡。1961年
2025-03-28 07:03:00
湖北宜昌交通元素入镜央视
...闻《新闻直播间》“春天里的中国”栏目报道了宜昌长江西陵峡风光。镜头里,宜昌G348三峡公路两侧的乌桕树枝发出新芽,莲沱畔服务区、0.618服务区等观景平台、亲水步道赏心悦目。
2024-03-07 16:36:00
长江西陵峡真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吗
长江西陵峡真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吗?悬棺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在悬崖上打凿数个孔钉用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者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
2023-07-04 22:34: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长江行丨峻秀三峡
...我们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报道。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上起重庆市奉节的白帝城下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万里长江上壮美奇特的峡谷瞿塘峡雄巫峡幽西陵峡险峡江两岸青山连绵、群峰
2023-07-21 20:29:00
“水上地图”上新!长江与京杭运河航道实现电子导航全覆盖
...这标志着我国智慧航运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长江三峡的西陵峡航道。通讯员林海 摄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建设是2023年交通运输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航道图作
2023-04-29 13:47:00
...塘峡的后裔;第二个是巫峡,从头到尾一百六十里;第三是西陵峡,夷陵位于西陵峡东口,是鄂西山地峡谷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三峡沿线百里,峰峦叠嶂。长江受制于狭窄的河床、激流和险滩,船
2024-06-29 14:57:00
湖北宜昌:黄金水道航运忙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8日,船舶行驶在长江三峡西陵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域(无人机照片)。随着三峡蓄水的有序推进,三峡水库水位不断升高,江面变宽,装运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往返穿梭
2023-10-08 21:28:00
前三季度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8亿吨
...领中外籍船舶4.3万艘次,同比增长13.2%。2023年,长江三峡西陵峡段。汪睿翔 摄今年1-9月,长江干线省际旅游客运量102
2023-10-13 16: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