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简直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从放牛娃到和尚,再到红巾军的领袖,最后成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皇帝,他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开挂”了一般。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他却偏偏对长子朱标宠爱有加,早早地就立他为太子。朱标这人也是争气,性格仁厚,聪明好学,能力也是极强,他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完美继承人,地位堪称明朝的“常务副皇帝”。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福气不够,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的皇位继承人计划瞬间泡汤。
这可愁坏了朱元璋,眼瞅着自己一把年纪了,得赶紧找个继承人。于是,爱屋及乌的他把目光转向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朱允炆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对朱元璋那叫一个孝顺,朱元璋一看,行,就他了!
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朱允炆终于顺利登基了,可惜老朱怎么也想不到,朱允炆因为削藩被手里只有800府兵的朱棣一路反推,最终生死不明。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84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457.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071.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90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18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7166.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341.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78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7143.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42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754.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30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51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31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49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532.html
朱元璋这么聪明,他为什么不提前削藩,给朱允炆铺平道路呢?
明初那会儿,朱元璋一口气封了20多个藩王,而且都是自己的亲儿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子们想要封个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朱元璋一口气就封了20多个,朱元璋这么做,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这些都是我朱家的血脉,都是我大明的顶梁柱!
可问题是,朱标活着的时候,儿子们不敢有什么想法,可朱标一死,朱元璋却没从儿子们中选继承人,反而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成继承人,这事儿已经让其他儿子们心里嘀咕老朱偏心眼了。
如果这时候再对儿子们下手削藩,那不得被骂死啊?朱元璋虽然狠,但对自己的孩子们,他还是下不去那个手的。
另一方面,这些藩王已经实在没什么可削的了。
朱元璋这个人虽然出身贫寒,但心思细腻,疑心病重,尤其是对权力的把控,那可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在分封藩王的时候就考虑到,等到自己死后,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儿子们会不会起兵造反,于是想出了各种办法来限制藩王。
首先,朱元璋给藩王们划定了严格的活动范围。他规定,每个藩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内活动,未经皇帝允许,不得擅自离开。
除了限制藩王们的活动范围,朱元璋还从军事上对他们进行了削弱。他规定,藩王们虽然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必须定期更换将领,以防止藩王与将领之间形成固定的关系,进而产生叛乱的可能。
此外,朱元璋还设立了各种监察机构,对藩王们的军队进行严密的监视。这些监察机构可不是吃素的,他们随时都可能对藩王们的军队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刻上报朝廷。这样一来,藩王们就是想搞点小动作,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另外,这些藩王们虽然名义上有封地,但实际上啥权力都没有,封地里的一切事务,都和他们没关系。官吏任免、军政大权、后勤补给,这些都是朝廷说了算,藩王们就只能在封地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朱元璋心里也清楚,这些藩王们已经被削得差不多了,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还是给他们留点活路吧,于是,他就这么“放过”了他们。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好圣孙朱允炆不给这些藩王叔叔们活路。
朱允炆登基后,在“建文三傻”的操持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先是黄子澄建议削藩,还建议从软柿子开始捏,结果湘王朱柏的惨死激怒了一众藩王,朱棣眼看装疯卖傻也躲不了,于是选择掀桌子起兵“靖难”。
但其实,此时的朱允炆赢面还是很大的,毕竟藩王本就兵权有限,况且除了被朱棣忽悠的宁王,其他藩王都不敢动弹,而朱棣自己也只有800府兵而已。
但架不住“建文三傻”中的另外两员大将“神勇”发挥,驸马梅殷手握重兵稳如泰山,看着朱棣绕道南京,李景隆不仅带着明军精锐屡战屡败,最后还选择大开南京城门,朱棣兵不血刃拿下南京。
不知道朱元璋想不想的通,这么一手好牌,朱允炆是怎么打烂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