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1:06:00 来源:戏说三国

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简直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从放牛娃到和尚,再到红巾军的领袖,最后成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皇帝,他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开挂”了一般。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他却偏偏对长子朱标宠爱有加,早早地就立他为太子。朱标这人也是争气,性格仁厚,聪明好学,能力也是极强,他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完美继承人,地位堪称明朝的“常务副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福气不够,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的皇位继承人计划瞬间泡汤。

这可愁坏了朱元璋,眼瞅着自己一把年纪了,得赶紧找个继承人。于是,爱屋及乌的他把目光转向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朱允炆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对朱元璋那叫一个孝顺,朱元璋一看,行,就他了!

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朱允炆终于顺利登基了,可惜老朱怎么也想不到,朱允炆因为削藩被手里只有800府兵的朱棣一路反推,最终生死不明。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84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457.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071.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90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18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7166.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341.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78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7143.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425.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754.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930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851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319.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498.html查阅:www.gywlf.com/nanjing/226532.html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朱元璋这么聪明,他为什么不提前削藩,给朱允炆铺平道路呢?

明初那会儿,朱元璋一口气封了20多个藩王,而且都是自己的亲儿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子们想要封个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朱元璋一口气就封了20多个,朱元璋这么做,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这些都是我朱家的血脉,都是我大明的顶梁柱!

可问题是,朱标活着的时候,儿子们不敢有什么想法,可朱标一死,朱元璋却没从儿子们中选继承人,反而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成继承人,这事儿已经让其他儿子们心里嘀咕老朱偏心眼了。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如果这时候再对儿子们下手削藩,那不得被骂死啊?朱元璋虽然狠,但对自己的孩子们,他还是下不去那个手的。

另一方面,这些藩王已经实在没什么可削的了。

朱元璋这个人虽然出身贫寒,但心思细腻,疑心病重,尤其是对权力的把控,那可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在分封藩王的时候就考虑到,等到自己死后,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儿子们会不会起兵造反,于是想出了各种办法来限制藩王。

首先,朱元璋给藩王们划定了严格的活动范围。他规定,每个藩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内活动,未经皇帝允许,不得擅自离开。

除了限制藩王们的活动范围,朱元璋还从军事上对他们进行了削弱。他规定,藩王们虽然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必须定期更换将领,以防止藩王与将领之间形成固定的关系,进而产生叛乱的可能。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此外,朱元璋还设立了各种监察机构,对藩王们的军队进行严密的监视。这些监察机构可不是吃素的,他们随时都可能对藩王们的军队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刻上报朝廷。这样一来,藩王们就是想搞点小动作,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另外,这些藩王们虽然名义上有封地,但实际上啥权力都没有,封地里的一切事务,都和他们没关系。官吏任免、军政大权、后勤补给,这些都是朝廷说了算,藩王们就只能在封地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朱元璋心里也清楚,这些藩王们已经被削得差不多了,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还是给他们留点活路吧,于是,他就这么“放过”了他们。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好圣孙朱允炆不给这些藩王叔叔们活路。

朱允炆登基后,在“建文三傻”的操持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先是黄子澄建议削藩,还建议从软柿子开始捏,结果湘王朱柏的惨死激怒了一众藩王,朱棣眼看装疯卖傻也躲不了,于是选择掀桌子起兵“靖难”。

但其实,此时的朱允炆赢面还是很大的,毕竟藩王本就兵权有限,况且除了被朱棣忽悠的宁王,其他藩王都不敢动弹,而朱棣自己也只有800府兵而已。

朱元璋为什么不提前替朱允炆削藩?他只是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蠢

但架不住“建文三傻”中的另外两员大将“神勇”发挥,驸马梅殷手握重兵稳如泰山,看着朱棣绕道南京,李景隆不仅带着明军精锐屡战屡败,最后还选择大开南京城门,朱棣兵不血刃拿下南京。

不知道朱元璋想不想的通,这么一手好牌,朱允炆是怎么打烂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为何不从自己的儿子中在挑选一位继承人
...做皇帝。很多明朝历史爱好者就有疑问,既然如此,当初朱元璋为何不直接就传位给朱棣?这样就能避免一场战乱,没准还能保全爱子朱标的后代。朱元璋在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朱标死后,为新继承人
2023-05-28 17:32:00
朱元璋制定嫡长子继承制却亲手毁了它,酿成靖难之役
...子不一定贤明,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室内耗,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除了分封子孙形成宗藩制度外,另一个稳定皇室的手段就是沿用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规定“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
2023-07-24 12:47:0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应该选择谁为继承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自己的太子朱标去世后,选择了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大明皇帝继承人,这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其过程也比较复杂。朱元璋在还没有当上皇帝只是吴王时,就立了自己的
2023-08-27 06:00:00
朱元璋传位于孙子朱允炆时,有没有想过儿子会篡位?
...嫡次子司马攸继位,晋朝的国运可能会好上许多。英明如朱元璋,在如此多的前车之鉴下,费尽心思地把嫡长子朱标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当时有人建议
2023-01-30 18:25:00
朱元璋再三警告朱棣不能去攻打此国,朱棣不听结局如何
明朝是由朱元璋一手打下来的天下,而他作为真正的草根皇帝一路走来有诸多不易。他深刻的知道如果皇帝或官府不作为,百姓将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管是严苛的税赋还是连年的战争,最苦的还是
2024-07-07 22:12:00
马皇后名字不详,史书中称为马氏,是朱元璋娶的第一个老婆,当时的朱元璋是郭子兴(朱元璋一开始的老大)的亲兵,而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发家的过程中,马皇后一直担任着贤内助一角。
2024-05-28 19:41:00
朱元璋临终前为何连喊三遍朱棣来否
朱元璋建国之后,吸取前朝的教训,严格制定了皇位的继承法,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他的皇位,因此他的太子朱标,是国家的合法继承人,可他没有想到,朱标会死在自己的前面,无奈之下,他只能
2023-07-21 21:58:00
靖难之役前朱棣为何要买500只大鹅
有明一朝,留下很多传奇。发生在朱元璋和朱棣身上的故事,就很让人玩味。朱元璋,从一个不谙世事,给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逆袭成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励志”二字;同样是朱
2023-06-18 21:52:00
朱棣打进南京就当皇帝,剩下的几十个藩王都在干什么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
2023-05-17 15: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