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在三级医院手术 去社区医院康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0 07: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我省三级医院探索共建社区康复联合病房

在三级医院手术 去社区医院康复

本报海口5月9日讯 (记者马珂 通讯员邓晓娟)手术做完了,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但三级医院“一床难求”怎么办?近期,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和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探索共建“社区康复联合病房”,让需要康复的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康复治疗。

75岁的伍阿公(化名)20多天前突发脑梗,在省内三级医院完成了手术。以伍阿公的病情,手术后3个月是黄金恢复期,需要持续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排不上队呀,等不到病床!”伍阿公虽然说话还很吃力,但这句话很认真地一字一句慢慢说也要“吐槽”给记者听。

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邱岳民也发愁,明明拥有19张病床,可是没有康复师,床位都空着,根本没有患者来住。

一边是患者的需求,一边是社区医院的尴尬。

海南省老年病医院用“社区康复联合病房”解决了两端的困惑。

2月21日,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和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社区康复和社区医养医联体合作签约。

省老年病医院派出诊断、康复和护理等科室主力医护人员,进驻滨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月7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该卫生服务中心一楼康复区,基本的康复设备一应俱全,省老年病医院康复技疗组组长陈增在帮患者做康复。

医院病房里19张床位都住满了,伍阿公也住进了这里,不用排队,没有错过黄金康复期。

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林慧怡白天在这里坐诊,晚上也随叫随到。“合作后,我们几个医生和护士就来社区医院上班了,患者回流很快。”林慧怡告诉记者,住院患者有些是从三级医院转诊下来,也有一些患者经他们诊断后从社区医院转诊去上一级医院,实现了上下转诊的通畅。

邱岳民告诉记者,中心服务10多万人口,除了日常的诊疗服务,他很早就看到了居民需要康复治疗,但无奈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康复师。“社区康复联合病房的方式,既能满足患者需要,又盘活了基层医疗机构。”邱岳民说,省老年病医院的医生扎根坐诊期间,积极带教社区医院的医生,直到社区医院医生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才会逐步撤离。

省老年病医院院长杨宝贵表示,医院一直聚焦解决老年人健康养老问题,不断创新医疗服务下沉社区医养模式。“我们将优质服务资源送到社区,送到老年人的身边,打通医养结合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缝康复 “医”路到家
为提升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医院、社区与居家康复服务的有机衔接,康复服务应真正贴近患者,提升其可及性和便利性。通过探索无缝康复道路,确保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获得连续、有效的
2025-02-10 09:43:00
康复回社区  方便更放心
...区。她本人来到社区任职之前,一直都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担任副院长,作为专业的康复医生,孟琼也有感于社区康复的巨变。她表示,除了硬件“挺括”之外,软件的提升也有目共睹。在该中心
2022-12-15 14:31: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福安市推动基层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打造大医疗资源共享机制——三甲医院病房“搬”到社区里□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李广“刚才帮您推拿拔
2023-09-12 06:55:00
社区也能住院?西安加速布局11家卫星医院
听说过卫星城市,您听说过卫星医院吗?从去年开始,一个个特殊运转的卫星医院迅速在西安市区布局,截至目前,已经有11家,很多患者已经抢鲜体验了社区的住院服务。什么是卫星医院,能提供哪
2024-04-18 20:04:00
...州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王振军、江光耀)2月4日,市中医医院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和健康关爱。当天,该院党委书记陈华侨、院长熊前荣带领医院工作人员,前往新庙镇上门
2024-02-08 10:41:00
四会慈航精康医院,携手广宁民政,铺平精障患者社区康复的“最后一公里”
精神障碍患者从医院康复到回归社区康复,看似是一条最平凡的“回家路”;医院康复有着精良的仪器、专业的医生以及科学的治疗模式,社区康复则受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无论
2024-03-31 17:18:00
社区医院不停诊 春节随时可“寻医”
... 北青报记者深入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社区医院不停诊 春节随时可“寻医”春节假期,当市民沉浸在农历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时,基层的医护工作者们却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百姓
2023-01-24 00:06:00
市中医医院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
...复训练。本报讯(通讯员王韶徽)12月12日下午,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医护人员走进滨湖社区,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进行康复评估,同时开展康复指导及服务宣传。85岁的柳婆婆股骨骨折长期
2022-12-16 11:20:00
串个“同心圈” 帮卒中患者尽早康复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56岁的丁先生突发卒中,被急送市二医院救治,检查确诊为“右侧基地节区出血”,人虽然救回来了,但造成了肢体功能障碍。该院神经/康复MDT团队将丁先生纳入“卒中患者
2023-12-28 03: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
跨国寻美终圆梦!崔昌墉院长以“定制化美胸”技艺,助其重拾自信光芒
2025年10月4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氛围肃穆且专注,一场关乎美丽重塑的精密隆胸手术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接受手术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伟大妈妈索菲亚(化名)
2025-10-13 17:15:00
腱鞘巨细胞瘤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正式启动
为提升腱鞘巨细胞瘤(TGCT)患者群体的生活品质,全国首个TGCT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由蔻德罕见病中心与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
2025-10-13 17:15:00
高三学生考军校请收下!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
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近视手术,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蒋乐文院长特别推出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军校要求高考当年3月1号前完成手术,寒假成“黄金窗口”“军校招生对视力要求严格
2025-10-13 17:17:00
健康问太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用怕!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破解康复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家中的老年人而言,摔跤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不慎摔倒髋部
2025-10-13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