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烽火观点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接受美媒采访,称“前线已经陷入僵局”的消息,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听说了。可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媒发布扎卢日内采访稿的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日常的晚间讲话中却对此保持了沉默,选择避而不谈,似乎就当作事情没发生过一样。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发布晚间视频讲话】
扎卢日内日前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因为双方目前的战斗已经“陷入僵局”,乌军难以突破俄军的防线。
在此基础上,扎卢日内强调,如果想摆脱这种局面,那么西方就应该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先进武器,包括空中作战的战斗机和无人机、新的排雷设备、大幅改进的电子战系统,以及更多的炮弹,这样才能帮助乌克兰军队打开新局面,拿下更多的战果。
【乌克兰军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坦言,乌军反攻不如预期】
这是乌军高层首次公开承认“反攻不利”,而泽连斯基对此保持沉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他与军方高层之间的微妙关系。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像一些俄罗斯媒体宣传的那么夸张,但从目前来看,应该是存在的。而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泽连斯基是一名政客,他是用政客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而扎卢日内则是一名军人,他是用军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这就导致两人有时在决策上会出现分歧。
泽连斯基认为,尽管乌克兰本轮发起的反攻行动不如预期,但不能往外说,而且不仅不能说打得不好,还要说乌克兰的反攻取得很大进展,正在逐步取得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内和国外对乌克兰的信心,尤其是美国方面的信心,从而获得更多的军事援助。比如在当天的晚间讲话中,他就强调“俄军正在逐渐失去对黑海的控制”。
【美国总统拜登正在与国会就143亿美元的援助法案,斗得不可开交】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总统拜登正在与国会就143亿美元的援助法案斗得非常激烈。拜登这边的态度很明确:如果这批援助计划只提供给以色列,而不把乌克兰纳入进去,那么我就不签字;而共和党人那边的态度是,这笔钱是用来支持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没有乌克兰的份。
截至目前,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这项法案,下一步将送至参议院审议,经参议院批准后,最后才送到拜登手中审核。不过,该法案的核心只有一个,即只向以色列提供援助。对于拜登来说,虽然三权分立的体制给予了他否决国会法案的权力,但如果真要动用这项权力,则需要很大的勇气,要顶住各方的压力。
那么,从这一点来看,扎卢日内现在对外承认乌军反攻不如预期、说乌军打得不好,显然会给共和党人更多不援助乌克兰的理由,并给拜登施加更多的压力。共和党到时候或许就会说:既然乌军都承认打不赢了,那么美国还有什么坚持援助的理由呢?
【乌克兰的反攻虽然取得不小战果,但目前的进展并不是很大】
而作为军人出身的扎卢日内,他就不会过于考虑这些政治因素。他认为,经过小半年的时间后,乌克兰的反攻陷入僵持,已经是掩盖不住的事实。那么与其继续掩盖下去,倒不如大胆承认事实,把自己面临的问题讲出来,让美国人知道乌克兰需要什么,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调整做好准备。
虽然从表面上看,扎卢日内的想法更正确,也比较符合目前的战场情况,但在泽连斯基的眼里,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不妥,甚至是极为幼稚的。因为政治上的东西,远比扎卢日内想的要复杂得多。
毕竟,在长达一年多的冲突中,西方之所以向乌克兰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援助,就是希望看到乌克兰能够取得胜利,然后从中分一杯羹。捞取政治利益。而如果说乌克兰自己都展现不出信心,不能向他们展现出胜利的图景,那么说不定就会有国家会放弃之前的沉没成本,停止支持乌克兰。
【泽连斯基非常希望以扎卢日内为代表的军方,能够跟着他的脚步走】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的打算是,希望以扎卢日内为代表的军方能够跟着他的脚步来走,即便乌军没有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宣传方面也必须要稳住,营造一种胜利的氛围。但问题在于,他没有这样的掌控力。泽连斯基虽然能够随意任免国防部长一职,但说到底这也只是政府内阁的事务罢了,涉及军方一把手这样的实权角色,他是很难撼动得了的。所以,对于扎卢日内的采访,他只能避而不谈,保持沉默。
当然,矛盾终究是需要解决的,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一个是乌克兰总统,另一个是乌军总司令,可以说是目前这个国家最具有权势的两个人,如果二人无法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继续放着矛盾不管,各说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出大问题的,并可能会对未来的战场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