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6-07 08:00:00 来源:搜狐娱乐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前阵子,《护心》的某位编剧和原著作者“吵”了起来。

号称贡献了“高光”前15集剧本的编剧刘宝琛及其好友,和以原著作者九鹭非香为核心的编剧团们接连开麦,把剧集讨论度推向峰值。

编剧大战给《护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同时也牵扯出了IP改编的种种纠葛。

是小编剧冒领功劳?还是原著作者不让改编编剧“上桌”?原著作者参与IP改编,究竟是福是祸?

作者型编剧

原著作者当编剧,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种跨界,有时是制片方促成的。

正午阳光的《开端》,包括《御赐小仵作》《阳光之下》等项目均是如此。这些IP的原著作者并非编剧出身,但都在制片方的支持下成为了联合编剧。

毕竟,在制片方看来,有作者的加入会更贴合原著,也可以作为一大宣传点。

不同于墨宝非宝、顾漫等可以独当一面做编剧,亲自操刀《归路》《你是我的荣耀》的改编。有些原著作者跨界当编剧,需要“配”上专业编剧团队。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对制片方来说,培养原著作者也不难,就是要配专业编剧,这是一个‘把你的专业统一成我的专业’的过程。”制片人阿梨说道。

不过,在编剧Ashes看来,陪着小说作者跨界当编剧,并没有制片人说得那么轻松。

“把作者薅过来当编剧,你还得花精力去调教他们,让他来适应你的需求,成本非常高。也只有非常看重的项目会费这种功夫吧,就我认识的圈子里面,并没有这种倾向。”Ashes说道。

也有部分作者,不惜“自降身价”也要当编剧。

按小说作者戚戚的话来说,大部分原著作者是“亲妈”一样的存在,对自己的作品多少带点“母爱滤镜”。

当大公司找到这部分“爱子心切”的作者购买版权时,他们很可能就会提出要承担责编,或者总编剧、编审、责任制片的工作。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通常情况下,原著作者兼任这些职位的工资,是和IP版权收益捆绑在一起的。

制片人阿梨透露,如果是IP版权+作者工资打包出售,IP的价格就会被压下来。“一个打包价40万的IP,可能原本单买IP版权就得出40万。”

可即便版权价格被压,很多人也坚持要参与到IP的影视化“成长”过程中。

编剧小叶曾操刀过爆款项目,算是经验丰富的专业编剧。她告诉搜狐娱乐,自己在和原著作者沟通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原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怎样怎样的”。

“原著作者有一种天然高位感,他们会不自觉的用审判的态度来看待编剧的改编,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责编位置上。”小叶总结道。

硬币的正反面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原著作者参与IP改编的利弊,也总是同时存在着。

有些题材的改编必须有原著作者参与,比如涉及到律师、法医等某些特定职业,以及其他小众圈层爱好的小说。

“网友看职场剧最喜欢吐槽‘编剧是不是没上过班’,确实,有的编剧一天班也没上过。他们对于坐班的职场生活一窍不通,就需要知道内情的原著作者来参与。”制片人阿梨科普道。

另一种情况是,制片方希望通过加入原著作者的方式,尽可能“还原”小说。

“如果担心编剧对风格和台词的把握不到位,我们就会找原著作者来。有小说作者的参与,更能体现原本的精髓气质。”阿梨告诉搜狐娱乐。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而对于编剧来说,有了原著作者的加入,就意味着能更直观地去挖掘故事的内核。“就像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一样,编剧可以和原著作者去探究一些事情。”小叶透露道。

但,原著作者和编剧工种不同、立场不同,参与到IP的影视化中,也抱有完全不同的心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之间天然存在着“矛盾”。

“小说作者直接告诉我,一个字都不许改,我当时就懵了。”编剧Ashes接触过一个言情小说的IP改编工作。由于原著作者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项目起步的时候,制片人也想参考作者的意见,结果得到了该作者“一个字都不许改”的回复。

此后,项目一度陷入停滞。

无奈之下,Ashes退出了这次改编工作。“毕竟这个作者江湖地位摆在那,拗不过,根本拗不过。”

一字不改的小说,可能拍成电视剧吗?

要知道,小说和影视剧剧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文本。前者面向读者,叙事自由,后者则要考虑到预算成本、导演和演员发挥的空间,还需要让剧组的各个工种都能够理解。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完全按照原著作者写的来拍,根本执行不下去。”制片人阿梨告诉搜狐娱乐,如果原著作者不懂编剧的工作,很容易出现大问题。“超预算、看不懂、分场不合理、节奏拖沓,这些原著作者把握不好的部分,就需要专业编剧的帮助,靠责编去沟通。”

后IP潮时代

归根结底,编剧和原著作者的矛盾是前些年轰轰烈烈的IP潮带来的。

2014年开始,IP就成为了影视产业最火爆的主题之一。《琅琊榜》《花千骨》《甄嬛传》等大IP的热播,更是助长了圈内囤积、瓜分网文IP的热情。

版权战打得火热的那几年,影视剧版权身价暴涨了30倍,头部网文IP的版权普遍价格在5000万元,不出名的网文作者或者IP也能叫价到二三百万元。

到如今,IP潮虽然已逐年降温,但在业内仍留有“余震”。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我没有站任何一方的队,但我心里是有点同情《护心》这位年轻编剧的。编剧是核心主创,身为编剧,难免有能被大家认可的这种期待。把一部分编剧的名字放在片尾的操作,就隐隐透露出‘不让上桌’的意思。”编剧小叶告诉搜狐娱乐。

但在制片人看来,这只是IP潮乱象带来的一个变化而已。

阿梨告诉搜狐娱乐,编剧进入改编项目,而后因为种种原因退出项目,就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IP项目都会有。部分不靠谱的编剧,会“动些手脚”。

在她还是新人制片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得那么多。“哪个编剧的名字排在第一”、“谁的名字出现在片尾”,比起片子质量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但后来她遇到了这样一位编剧,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我们暂且称之为编剧A。A进入项目之后,负责的是故事大纲、人物小传这些零碎的工作,但即便是最基本的工作,A干得也并不顺利。很快阿梨发现A无法胜任改编工作,只好早早换人,重新签约编剧。

剧集播出后,阿梨按影视剧剧本的正常署名流程,给了最早进入项目的A靠前的编剧排名。

谁能想到,A就拿着剧集片头的那张截图,到处宣扬自己是该剧的首席编剧,“骗”了好几个项目的制片方。

被不靠谱编剧“摆”了一道后,阿梨格外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从此之后,我和编剧签合同都会特别标明一句话:署名根据乙方写的内容总量进行排位。有些实在署不上名的,可能也会放在片尾。”

“原始文件里面到底有哪句话是正片用过的,一个个数出来。算出这些内容在全集中的百分比,这就是使用率。如果哪位编剧写的内容能占到75%,就有申辩的权利。”阿梨告诉搜狐娱乐,要搞清楚某个项目中每一位编剧的贡献值并不难,只需要看原始文件。

防着改编编剧的同时,制片人也在思考如何让原著作者“放手”。

《护心》原著作者与编剧的“骂战”,牵扯出影视圈的署名潜规则

小说作者戚戚在深入了解IP影视化过程中编剧和作者可能要面临的尴尬局面之后,果断放弃了当编剧这个想法。

“我觉得我有我的局限性。作为原著作者,可能无法剥离掉‘自信感’,伤害到别人。因为其实作品的解释权并不归属于作者。从这个小说作品诞生的那一刻,就和作者切割了,解释权在观众。”戚戚觉得,无法做到“切割”,是很多作者一开始都会陷入的误区。

“当然,也可能出现小说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情况,那样我也会很受伤。归根结底,我希望这个作品被客观地呈现。”戚戚补充道。

非专业出身的原著作者不再执着于当编剧,或许也是行业回归理性的一项征兆。

“原创剧本更干净。就算我前前后后找8个编剧,也都找的是我自己的人,没有那么多版权纠纷。”阿梨意味深长道。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7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琅琊榜》《长相思》到《与凤行》,网文作家改编个人IP是更优解吗?
...妈”改编自己的作品,依然存在质量问题?网文作家勇闯影视圈,到底是不是IP开发的更优解? 从临渊羡鱼,到愿者上钩如果倒退20年,作家参与改编自己的作品,还是行业的常态。在彼时
2024-03-27 10:10:00
圈内人细数“改剧本”的是是非非
...工作涉及到版权问题,而其他人其实都是劳务问题。对于影视圈不重视编剧署名的问题,汪海林吐槽:“影视剧海报上往往凸显主演、导演的名字,编剧的名字很难找。在一些电影节上,80%的海
2023-11-04 07:46:00
网文IP的风,吹到“下饭剧”?
...关时,网文与IP改编又会走向何方?热门IP“养活”半个影视圈今年的影视剧市场,网文改编持续火爆,网络文学依然是影漫创作的重要IP来源之一。前段时间,广电总局公布了今年7月全国
2023-09-22 15:47:00
作家文吉儿凭青春剧《一起长大的约定》获金莲花最佳编剧奖提名
...,成功打破观众对青春题材的传统印象,成为近年来华语影视圈备受瞩目的新生代编剧之一。从文学到影视:跨界的深耕者文吉儿自幼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求学期间便多次在全国性文学赛事中斩
2024-12-31 17:37:00
影版《长安的荔枝》口碑票房领跑 大鹏这次赢了?
...荧屏,再到如今其作品已有十余部处于待映或开发阶段,影视圈已掀起一股强劲的“马伯庸热”。 “改编自马伯庸作品”似乎已成为不少影视项目的“品质保障”,那么,这些顶着“马伯庸”光
2025-07-23 02:16:00
剧版《三体》官宣定档,一部注定轰轰烈烈的“剧王”要来了
...赖任何流量演员,便能让作品人气直接高开。类似的现象影视圈并不少见,比较典型的便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列,这两部IP是影视行业的香饽饽,无论拍多少个版本,都是热搜宠儿。《
2023-01-13 16:04:00
还原还是再造:改编文学名著的当代戏剧影视作品的两难抉择
...。举《三国演义》这个不合适的例子,其实是想提及国内影视圈另一个不成文的共识:所谓“二流小说出一流影视,一流小说出二流电影”。这实际上讨论的是文学和戏剧影视作为不同艺术形式在表
2024-02-20 15:59:00
完蛋!国产剧行业被“口贩子”编剧包围了?
...大为震撼,居然还能这样做中间商赚差价,但也感叹幸好影视圈,尤其是编剧的圈子有自己的人际网,不然很可能就会被一直骗下去。「“打工人型”编剧整顿职场」讲述人:编剧兼影视公司策划欧
2024-03-13 21:50:00
2025现偶大战开打
...亭和章若楠两位俊男靓女的搭档颇为吸睛,导演瞿友宁在影视圈颇具声誉、执导过《恶作剧之吻》《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多部经典台偶,还有毛不易、五月天、李宇春、汪苏泷、张碧晨等多位歌手大
2025-02-17 22:3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
“戏韵收官·薪火相传”十堰市艺术剧院在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中取得佳绩
11月12日,“太极惠民生”地方戏曲公益汇演暨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闭幕式在十堰市张湾区东风故里俱乐部举行。由十堰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郧剧《我们都是守井人》
2025-11-13 10:15:00
以真情破局 以匠心立艺——解析Z世代原创歌手乐天俞的音乐创作密码
近期,90后原创歌手乐天俞凭借《信号里的拥抱》《不想面对离别》两首作品强势出圈,相关话题#Z世代的离别嘴替乐天俞#登陆今日头条音乐热榜
2025-11-13 09:30:00
将用电影镜头勾勒厦门30年变迁 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终极路演举行
《南方蝶道》入选15强终极路演,两位导演上台推介。(本报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第七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终极路演在厦门举行
2025-11-13 08:53:00
电影工作者们走进企业一线、深入特色景区 感受厦门创新活力和闽南文化魅力
电影工作者们在“屿见闽南”体验布袋戏表演。(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在国贸中心,青年演员宋茜(中)上台,与国贸控股集团员工互动
2025-11-13 08:53:00
“无限X青春雅集”将走进奥体中心约汉服“同袍”唱响青春本报讯(记者吴若菡缪言信)非遗传承市集、国风路演、互动游戏、惊喜礼品……11月15日
2025-11-13 08: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我,这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眼下,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在热映
2025-11-13 08:06:00
《开始跳舞吧3》圆满收官,街舞少年高燃舞台闪耀终极盛典
由芒果TV、北京心有林夕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杭州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泰兰尼斯独家冠名的亚太首档街舞少年团节目《开始跳舞吧3》今日中午12点正式收官
2025-11-12 14:08:00
近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2025-11-12 15:39:00
当个性特质在趣味互动中绽放,当MBTI工具为团队协作赋能,一场聚焦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活动精彩启动。11月8日,由福州市委人才办
2025-11-12 16:28:00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走进普定,解密短篇小说创作
11月10日,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活动在普定一中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青年作家隆莺舞,以“从瞬间到腔调:一个短篇的诞生”为主题
2025-11-12 18:13:00
央视频全程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多维内容助推进博会盛况出圈
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圆满落幕。作为进博会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通过融媒体对话节目《虹观世界》
2025-11-12 18:14:00
唱响地方韵味 十堰10余部经典剧目集中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地方韵味。近日,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活动举行,10余部经典与新创剧目轮番登台,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5-11-12 19:19:00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