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为何没能安排好两个儿子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20: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伯温为何没能安排好两个儿子的命运

刘伯温为何没能安排好两个儿子的命运

刘氏,在历史上是大族,不仅出了刘邦、刘彻、刘秀、刘备等诸多能君,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能臣,譬如,让世人佩服的就有明朝的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不亚于诸葛亮。他的军事战略,政治眼光,文学造诣,丰功伟绩,以及他的急流勇退,都让人刮目相看。

刘伯温“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治军打仗、治国理政都是拿手好戏。没有他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成不了大气候;没有他的“天命所在”论,朱元璋萌生不了帝王心;没有他的“陈氏灭,张氏势孤”,朱元璋平定不了江南;没有他的“劾无所避”,朱元璋的骄兵悍将早就无法无天了。如此大的功勋,没能封公封侯,只被封为诚意伯,应该是刘伯温“固辞不受”的结果。

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是刘伯温的选择,也是其性格使然。刘伯温“颖异”,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怎奈他“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且过于“廉直”,很难与同僚打成一片。再者,他追随朱元璋多年,对这位“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翻脸无情,磨刀霍霍的主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见好就收,及早抽身,离开官场是非地,避开皇帝猜忌,免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刘伯温的明智之举。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知子莫若父,对两个儿子的将来,刘伯温是早有打算和考虑的,这一点从其遗嘱可窥探一二。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刘伯温临终时,将平生所学《天文书》交给刘琏,嘱咐他“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赶紧呈报皇帝,刘家后人不能学,不能看,免得受到朝廷猜忌。此外,别无多话。刘琏除了“有文行”,别无长处,且性格过于柔弱。刘伯温死后,刘琏可以长子身份袭爵,衣食无忧,守成而已。

对于次子刘璟,刘伯温很不放心。刘璟“弱冠通诸经”“喜谈兵”,个性刚直,这一点很随刘伯温。关键一点,刘璟跟皇家走得很近。刘伯温归老于乡后,朱元璋“每岁召璟……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朱元璋特别喜欢刘璟,刘璟迟早是要在官场上混的。为此,刘伯温嘱咐刘璟,“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刘伯温是个“慷慨有大节”之人,凡事“不耐繁剧”,说话注重骨架,不谈细节。他这话,从大略上,说的是如何治国、理政;从细微处,则说的是如何修身、处事。

刘伯温死后,因为胡惟庸从中作梗,刘琏不但没能袭爵,反落了不是,惹了官司,后被朱元璋赦免。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以基(伯温)旧勋”,授刘琏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后放了外差,出任江西参政。后来,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以跳井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

再说刘璟。刘伯温死后,刘璟漂在京师南京,生活没问题,但无官职。这段时间,刘璟与几个年龄相仿的皇子都有过接触。刘璟棋艺高超,曾跟燕王朱棣较量过,把朱棣杀得丢盔卸甲。朱棣说,你不能让让我?刘璟把脸一沉回答,“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个性强悍,哪受过这等窝囊气,于是“默然”,不欢而散。由此,刘璟得罪了朱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去了北京。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浙东山贼叶丁香作乱,朱元璋派延安侯唐胜宗带兵前去镇压,考虑到刘璟是浙东人,又“喜谈兵”,故命刘璟随行,平叛行动“决策于璟”。朱元璋很高兴,夸赞刘璟“真伯温儿”,很厉害。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准备让刘璟袭诚意伯之爵,刘璟说有兄长刘琏虽死,但他的儿子刘廌在世,爵位还是让给侄子吧。朱元璋没办法,封刘璟为閤门使。次年,朱元璋的庶十九子朱橞封谷王,刘璟被擢升为谷王左长史,随朱橞前往河北宣化。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刘璟随朱橞回到南京,并向建文帝朱允炆“献十六策”,但没被采纳。后来,刘璟成为草包将军李景隆的帐下参事,随李景隆一起跟朱棣对杀。李景隆兵败后,刘璟回到浙江青田老家。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称帝后,突然想起了之前在棋局、战场上屡屡跟自己作对的刘璟,“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

在刘璟看来,朱允炆虽败,但他才是朱元璋正宗嫡传的真龙天子,朱棣只是一个残害同宗骨肉的谋逆篡位者,故死到临头也不承认朱棣这个新皇帝。刚直的刘璟在说出“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后,被恼羞成怒的朱棣关进大狱,刘璟自知难逃一死,在狱中上吊自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讨刘伯温两个儿子的结局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明朝初年,刘伯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然而,他的两个儿子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反映了古代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权力更迭的无常。本文将探讨刘伯温两个儿子的结
2024-10-15 21:10:00
刘伯温断言百年家族命运:九代后注定重现辉煌,历史竟奇迹再现
“刘伯温,你竟敢说九代之后刘家必出奇才?”朱元璋冷眼逼问,手中紧攥着刚掐断的龙脉图。刘伯温面色平静,缓缓道:“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改。”朱元璋眉头一皱,心中杀机暗生——他可以封侯
2024-11-18 11:41:00
刘伯温儿子见到朱棣后只说了1个字,就被朱棣下令斩首是为何?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谋臣,不仅智谋厉害,而且还懂天文风水,是元末明初高人。后人对刘伯温很推崇,甚至到了神话的地步。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刘伯温早就看出朱元璋的本质,辅佐朱元璋当皇帝后,
2023-01-18 10:51:00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之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了
...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与此同时,另一位历史风云人物——朱元璋,正在招揽天下英才。出身草根的朱元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迫切需要像刘伯温这样有真才实学的谋士来辅佐自己成就大业。朱元璋
2024-08-11 20:09:00
野史: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说起刘伯温,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神乎其神的才智、与朱元璋的传奇合作,甚至还有百年后竟然应验的神秘预言。这个明朝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被皇帝猜忌,最终含恨而
2024-11-03 09:39:00
刘伯温临死前留下了哪11字遗言
...子刘链和他的父亲刘伯温也有一拼,精通天文谋略,得到朱元璋赏识,还任命他当江西参政。毕竟他父亲的厉害,有目共睹,假以时日,相信刘链即使不能超过他的父亲,也可以与他的父亲比肩,但
2023-07-21 17:01:00
朱元璋的专职医生,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授意
在刘邦和朱元璋各自的团队中,张良和刘伯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作为两个集团的首席谋士,张良和刘伯温在建立汉朝和明朝的过程中,都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给各自的主公制定了正确的和详实的战
2023-08-11 17:49:00
刘伯温“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的神秘预言与明朝的危机
...代的明朝时期,国家的命运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忧虑。朱元璋登基为帝后不久,他身边的智囊刘伯温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有一天,朱元璋召见了刘伯温,他对刘伯温说:“国
2023-11-19 00:20:00
临终前,刘伯温对儿子说: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预言应验
...这个国家的灭亡也是迟早之事,内心十分悲凉。就在这时朱元璋听闻刘伯温的遭遇和确定此人确实有才学后,将他请到了应天作为谋臣。而刘伯温对于元朝已经是失望透顶,自然也是愿意为朱元璋鞍
2025-05-01 1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