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5 10:15:00 来源:第一财经

日本总人口继续下跌,优秀的IT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甚至寿司手艺人等都存在被海外挖走的情况。

一场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悄然兴起。最新加入这场争夺战的是日本。

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发布公告,从4月21日起,面向外国人新增设的“特别高度人才制度”正式开始实施。据日媒报道,这项制度最吸引人的便是,只要满足特定条件,只需1年就可以获得日本的永住资格。

日本总务省4月1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日,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日本人口总数为1.22亿,较上年减少75万,创1950年以来最大跌幅。从年龄段看,15岁至64岁劳动力人口为7420.8万,占比59.4%,与上年创下的历史最低水平持平。

日本前国会议员小池政就告诉第一财经,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日本的各种产业中都很严重;在全球范围内高级人才的竞争中,日本也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经合组织(OECD)2023年的“人才引进指数”中,日本排在第22位;在瑞士商学院IMD的“世界人才排行榜2022”中,日本仅排在第41位,低于欧美,也低于韩国和中国。

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2022年,日本贸易逆差达1600亿美元,创有可比数据的197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人口加速萎缩与“人才逆差”相伴而来。

“疫情虽然限制了人的移动,但即便没疫情,那些因税金、社会保障等牵绊的高收入者以及希望能获得更高工资的高级人才向海外流出的情况也会增加。”小池说道,“现在在日本,优秀的IT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甚至寿司手艺人等都存在被海外提出更好待遇的国家给挖走的情况。”

小池认为,正是日本国内人手不足的窘境、国际间的人才竞争加剧、海外人才流失等内外危机裹挟下,促成了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日本人才新政与国际对标

此前,要取得日本“高度人才签证”的条件颇为复杂。比如,该制度对申请者的学历、工作经历、年收入等项目进行打分,超过一定分数将给予在留5年的“高度专门职1号”资格,经过3年后可转为无限期居留的高度人才2号签证(不同于永住签证)。

此次,为了加快吸引人才,日本政府放出了两个大招:第一招,针对外籍的企业经营者以及外籍的技术或研究人才,推出“特别高度专门职”的签证,使得合乎条件的申请者,可以绕过原先繁复的积分制度,赴日1年就可以直接拿到日本的永住;第二招则是以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年轻人为目标,向他们发放可逗留2年以方便求职的签证。

具体而言,对于外籍的企业经营者而言,要申请“特别高度专门职”签证,需要有5年以上的经营管理经历,年收入达到4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月薪17万元)以上;就外籍的技术或研究人才来说,在被日本企业聘用前,需要10年以上从业经历,或拥有硕士学位,聘用后的年收入达到2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万元)以上。

一位中介告诉第一财经,就申请“特别高度专门职”的人才而言,“其实就是简化了积分表里的各项软性要求,直接用‘工资’定胜负。但是,年收入2000万~4000万日元的门槛不低。日本企业讲究年功序列,一般企业的一把手年收入也在2000万日元上下。”

至于对留学生的新政,日本政府新规显示,对于从世界三大权威大学排名前100的大学毕业的学生,且毕业时间在5年以内,会发放“特定活动签证”,允许其在日本停留最多2年时间来找工作,以吸引其最终留在日本。

上述中介认为,这一调整措施是在与国际接轨。在欧洲,至少有10个国家此前就推出针对毕业生留学的工作签证。比如,英国就有为期2年的PSW签证,留学生在毕业后2年内可以留在英国找工作或者开展商业活动。荷兰,也有“一年内找工作计划”,旨在为荷兰毕业的非欧盟毕业生提供一年的居住许可,持有者不需要另外申请工作许可便可以随意工作。

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放眼全球,疫情之后,随着国际间的流动逐步恢复,各国对人才求贤若渴,把人才视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去年4月翻倍上调了家族办公室项目的投资门槛至1000万新币。去年8月底,新加坡人力部又宣布推出“顶级专才准证”,并于今年开始接受申请。同样倚重移民的加拿大也公布了《2023-2025年移民水平计划》。计划显示,未来三年加拿大的移民目标配额创历史新高,合计高达145万个,重点引进经济类移民。

在英国,虽然投资移民已成过去式,但在2022年5月下旬,英国宣布推出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HPI),为符合要求的全球前50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为期2~3年的工作签证,同时可以携带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赴英国居住、生活。另据美国移民局预估,2023财年美国职业移民绿卡将承接上一财年剩余的6万配额,总移民配额达20万。

日本劳动力短缺改善如何?

多年来,在高龄少子化的背景下,如何缓解劳动力的缺口,已成为日本历届政府的难题。2018年,日本国会参众议院正式通过关于放宽外籍劳工劳动签证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等修正案,被视为为缓解劳动力短缺迈出的重要一步。次年4月1日起该法案正式执行。当时,日本政府计划5年内在14个行业引进34.51万名外籍劳工,以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4年多来,尽管其间有疫情影响,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公布的截至2022年10月末的数据显示,在日本工作的外国劳动者人口数约为182.27万人,比前年增加了9.5万人。

小池告诉第一财经,虽然适龄劳动人口有所减少,在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率有所上升后,劳动力紧缺情况略有改善,但原本就业率高的男性劳动力人口在继续减少。“在以男性全职工作为主的职业中,由于女性和老年人无法弥补,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例如,在建筑业、医疗福利等领域,人手不足已成为严重问题。”他说道,“另外,随着疫情限制的解除,日本国内的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逐渐恢复正常,在旅游、饮食、物流、批发、零售、教育等方面也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

人口危机叠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抢人”大战

小池认为,目前除了努力提高日本国内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率之外,还需要通过改善工作方式和IT技术运用来提高生产率、委托海外企业和人才,以及接纳更多的外国人才等多方面来应对。

“特别是关于从外国引进人才,日本国内的讨论有很多。”他说道,“但是,对于外国人而言,日本社会有天然的语言屏障。在职场环境中,年功序列、工资标准等日本独特的人事、工资制度又与全球标准存在差异。”

因此,小池认为,在广纳海外人才之余,还需推广用英语工作的职场环境,导入与工作内容相称的工资,对即使年轻也优秀的人才设定高报酬等,比如明确晋升和加薪的标准以提高待遇的透明性,推动劳动者的成长欲望,促进人才的稳定。此外,还必须纠正低效的长时间劳动。

“更重要的是,对外国人才家庭的配套支援也要跟上,比如外籍儿童的语言教学、配偶融入日本社会等问题。”小池说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5月1日,日本依旧有8183名适龄外国学生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问题并没有在日本的小学和中学就读。小池认为,在新政颁布后,日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配合协同,打造适宜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元暴跌!创今年新低!什么情况?
...元大幅下调到了152日元,这一水平将低于去年的最低点。日本政府今后是否会入市干预汇率,成为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来源:央视财经
2023-09-06 17:47:00
创34年新低,日元还要跌多久
...汇率一度超过1美元兑150日元的水平,日元跌幅超过30%。日本政府被迫3次下场干预,以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方式拉升日元汇率。去年,日本央行换帅,被外界视为日本即将收紧货币政策的
2024-04-24 09:29:00
日本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称,个人消费疲软、能源及日用品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给日本政府“制造了麻烦”,能否刺激消费将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短期内不容易解决。”孙承表示,日本经济长期低
2023-07-29 05:57:00
史上首破3万亿日元!日本1月贸易逆差飙升 全球经济放缓又一力证
...尽管包括春节假期在内的一次性因素拖累了日本出口,但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将需要密切关注海外增长放缓的程度。日本经济极度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出口产品以汽车、汽车零组件,还有芯片制造
2023-02-16 12:51:00
日本1月贸易逆差达3.5万亿日元创单月新高
...,由于进口额增幅远大于出口额增幅,日本1月贸易收支逆差达3.5万亿日元,创单月贸易逆差新高。数据显示,这是日本连续第18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日本1月进口额为10.05万亿日元,
2023-02-17 17:27:00
莫迪下令,全方位减少中国商品进口,找上美国,要做中国第二
...伴随着印度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不断加大,印中两国的贸易逆差也不断加大。而这一现状也让印度方面很是头疼。印度总理莫迪更是打算直接采取措施,减少从中国进口产品。本想让印度当上“世界工
2023-02-01 18:20:00
...,但是对于日本未来经济走势不能过度乐观,因为这并非日本政府“主动作为”之功。相比而言,日元贬值、能源价格波动、后疫情时期的反弹式消费等“被动因素”的权重反倒较大。而且,这些“
2023-10-30 07:06:00
...但在2010年被中国赶超,排名跌至第三位。日本2022年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日本财务省19日消息,由于日元大幅下滑、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进口成本,抵消了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带来
2023-01-24 09:06:00
特朗普说“我爱日本”,转身发动对日本关税战,石破茂的大礼白送
...根本不买账。他在与石破茂的会谈中,一直强调对日贸易逆差的问题,还表示关税依然是消除贸易逆差的手段之一。他觉得让日本在贸易方面让步是 “非常简单的事情”。日本媒体也很无奈,《每
2025-04-07 09:4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智元机器人入股华天电子旗下科技公司
近日,原江苏华芯智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江苏华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股东
2025-09-05 10:00:00
赣锋锂业等投资成立聚能智储技术公司
近日,青平聚能智储(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宋春阳,经营范围包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赣锋锂业(00246
2025-09-05 10:12:00
齐商银行:助力文旅企业提质发展
8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记者走进位于博山区的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放眼望去,群山叠翠,绿意盎然。乘坐游览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
2025-09-05 10:22:00
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违规被罚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42号显示,2024年5月22日
2025-09-05 10:23:00
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违规被罚35万元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37号显示,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的情况下
2025-09-05 10:23:00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违规被罚10万元
近日,信用能源公示了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文号华北监能罚〔2025〕40号显示,2025年2月13日
2025-09-05 10:23:00
齐商银行“家庭贷”助养殖大户渡难关
8月21日下午2点,淄博气温高达38℃,热浪滚滚。高青县昊然牧场总经理李家如刚刚驱车180公里结束送奶工作返回牧场,又钻进养牛大棚
2025-09-05 10:24:00
齐商银行:“人才贷”助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我们前不久拿到了烟台一个客户10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正在按客户的要求,加紧进行工业互联网实训室软件的设计和建设。”8月25日
2025-09-05 10:25:00
启迪环境控股子公司被罚60万元
近日,启迪环境(000826)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启迪环境于近日收到西安市阎良区应急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阎)应急罚[2025]1-005-2 号)
2025-09-05 10:25:00
嘉环科技新设子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启东嘉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倪毅,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
2025-09-05 10:00:00
OpenAI杀入招聘市场:打造AI技能认证体系+人才对接平台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赵昊)OpenAI计划在明年上线一款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求职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
2025-09-05 07:33:00
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
突破纯国产2.5D/3D先进封测技术空白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肖凡通讯员吴晓倩杨长松近日
2025-09-05 07:42:00
聚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东北亚新格局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坚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携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交通银行业务综合化
2025-09-04 15:46:00
京沪楼市8月份活跃度提升,现存房地产经纪相关企业超百万家
据媒体报道,8月份,在政策优化的推动下,北京、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出一定韧性。其中,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相比7月份均有小幅增长
2025-09-04 16:00:00
北京银行: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近日,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
2025-09-0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