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6日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获悉,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崇明东滩)成功晋升为世界自然遗产。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悉,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 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同时也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节点。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相关调查显示,有12种水鸟数量曾达到或超过迁飞区种群数量的1%。是中国履行国际有关公约和协定的重要窗口,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崇明东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提升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滨海湿地的有效保护与管理具有极佳的示范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开始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快速扩散蔓延,造成芦苇等土著植物群落面积不断萎缩,严重危害滩涂底栖生物的发育生长,进而影响到迁徙鸟类在滩涂湿地的取食和休息。从2013年9月开始,该保护区实施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主动采取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途径,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营造了近25平方公里的优质栖息地,维持和扩大了鸟类种群数量。(完)【编辑:房家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