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科技12月30日消息,临近年底,相信很多人都收到了积分清零、可兑换商品并附带商城链接的提醒短信。
看似是送福利,但这些短信里可能暗藏危机,一不小心将你的钱包清空。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郑州的赵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有35680积分即将到期。
他误以为是通信公司发送的短信,便打开了短信中的链接,发现“积分商城”内的商品远低于市场价,用积分还能抵不少费用。
赵先生心动后,便用积分+数百元在网页中换购商品,随后,商品平台来电称由于购买人员太多,需排队陆续发货,但如购物满5000元则可提前发货。
赵先生根据客服要求凑单至5000元,但事后想申请退款却发现平台并无退款入口,这才发觉被骗。
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诈骗分子冒充通信公司“官方平台”,向消费者发送“积分即将清零”的虚假短信或邮件,制造时间紧迫的假象,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行商品兑换。
第二步:诈骗分子在虚假通知中嵌入一个看似正规的钓鱼网站链接,一旦消费者点击进入,就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完成所谓的“积分兑换”。
第三步:等受害者下单成功后,诈骗分子再由“虚假客服”告知受害者,购物满一定数额可享“优先发货”。实际上受害者所换购的商品根本不会发货亦无法退款,而受害者的账户资金及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可能已被盗取。
深圳市消委会表示,当遇到来源不明“积分清零”短信时务必仔细辨别,建议消费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如官方网站、APP、客服热线等)进行核实,确认积分状态及兑换活动详情,确保积分兑换操作真实安全;查看活动商城所属商事主体信息,并多方了解商家的信誉及真实经营情况,谨防落入消费陷阱。
同时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积分兑换,警惕低价诱惑,兑换商品时要注意保存活动页面截图、支付记录及其他相关消费凭证。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拾柒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0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