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山网
1月19日,运行班长刘铁柱在查看仪器仪表数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摄
记者 于江艳 李杨
从塔里木盆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在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经过除尘增压后,汇聚到粗壮的黄色管道,一路向东奔腾而去,直抵15个沿线省区市。
1月19日,距离春节还有两天,西气东输第一站场站的装置设备推高负荷运行,蜿蜒曲折的黄色管道内,气流奔腾不息,像是一根根搏动有力的动脉。春节来临前,运行班密切监测着场站各类仪器压力、温度、液位等数据变化,运行班长刘铁柱手持移动终端,穿梭于管道丛林,仔细核对场站内每一块附着在管道上的仪器仪表数据。
西气东输第一站主要负责塔里木油田28个油气田生产天然气的集中计量外输,现有员工25人,年输气能力400亿立方米,被喻为塔里木油田的“心脏”。轮南油气储运中心主任周卫军2007年来到西气东输第一站工作,见证了场站数字化转型。“以前,我们手持巡检设备,挨个录入压力、温度等数据,现在我们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一次性巡检、一次性录入上传,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转型。”周卫军说。
2015年以后,轮南油气储运中心建成了集中管理远程管控系统,可远程启停设备,向无人场站目标建设迈进。2020年,操作工巡检用上了平板电脑,实现无纸化办公,包括签字、审批等都在平板电脑上进行。
伴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场站内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大幅减少,正常情况下,每天8人在岗即可,场站内大多数时间并没有人跑来跑去操作,但设备却在昼夜不停地运转。
在室内的监控大屏记者看到,这里可以随时查看并切换每一个油气生产场站画面,实现无死角监控。“生产设施数字化转型后,可实现在线智能化监测。有任何异常情况,可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处置。”周卫军说。
西气东输第一站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中国西气东输一线能源动脉外输第一站。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东至上海白鹤镇,东西横贯全长4200千米,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截至1月18日,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向西气东输一线管网输气3201亿立方米。
1月19日,在西气东输第一站,一位工人正通过大屏监控油气生产场站画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2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