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社团课上,同学们正在进行竹丝编织。
在长泰区林墩中心小学,有这么一片“竹林世界”,在学校竹编社团教室中,用竹子制作的凉扇、小包包、竹蜻蜓、中国结、灯饰品、箩、筐、篮等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摆满了整间教室,竹编社团的同学们将竹子的柔韧与编制的技艺完美结合,创造出各种实用的器物,一时间让人不由得感受到竹编技艺横竖交错之美。
“同学们,像我这样,横竖各十条竹片,采用挑一压一的方法,先编出正方形雏形,固定好后,在其中的一个对角穿上中国结,这样简单的挂饰就做好了。”每到周三,社团指导老师、非遗传承人林仁凤师傅在简单的教学演示过后,便走下讲台,到同学们身边一对一进行指导。整个挂饰做完之后,同学们便在上面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颜色。
为了能让同学们爱上竹编这项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林仁凤师傅根据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和一对一的指导,教导孩子们如何从开始选竹、分丝,到如何分类染色,到最后如何用薄如蝉翼的篾丝编织出精美的竹编作品。“在竹编社团中,学生可以学习竹编的基本技巧和工艺流程以及编制成篮、编制成椅等实用的器物。我希望通过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让这项非遗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林墩中心小学五年(3)班的林书妍特别喜欢竹编课,每次的社团课,她都很享受竹丝在手中编织的感觉。对自己编织出来的竹编作品更是精益求精,一个细节没有做好,她都会重新再制作一遍,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我很享受竹丝在手上相互交织的感觉。”
2020年林墩中心小学被评为漳州市首批非遗特色校,而竹编社团作为学校创建的特色品牌,目前已有了专门的《竹编校本教材》,竹编社团课程也深受学生喜爱。“我们希望通过开展竹编课程,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才艺特长。”林墩中心小学副校长林毅鑫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刘健宁 文/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